张 坤 钟 声
[摘要]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1、开发内需,促进外贸长足发展;2、支持本土企业的研发活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3、加大金融部门对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部门的技术改造。
[关键词]外贸结构;外贸依存度;金融危机;汇率
我国对外贸易近几年来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2008年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5616.3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其中:出口14285.5亿美元,增长17.2%;进口11330.9亿美元,增长18.5%。目前,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德之后的第三大贸易国。虽然提出了一些调整对外贸易结构的措施,使得我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呈现不断优化的演进趋势,但是,我国对外贸易依旧存在着总体发展水平依旧不高的问题。
一、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现状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势头,进出口总额继续稳居世界第三位,贸易对象已达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保持着对外贸易增速如此之快的情况下,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是否合理,值得思考,尤其是结构仍比较落后,贸易流向的集中化趋势等较为突出的问题。
1、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失衡
进出口商品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我国进出口的商品结构相似,劳动密集型产品居多。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在对外贸易中只是数量上的优势,而没有把数量转换成利润。服装及衣着附件、玩具、游戏或运动用品及其零附件、家具等均是我国对几大贸易伙伴的主要出口商品;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同样为我国从几大贸易伙伴进口商品的主要部分。这样的产品结构使得创新少,产品结构单一。
在近几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已经占很大一部分了,2008年达到82.4%,近几年也一直保持在75%以上。这说明我国的一些调整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措施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效,可是不能忽视的是即使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很大,那是因为我国的加工贸易占很大比重,而加工贸易则是两头在外的贸易。
在中国对外出口产品中,虽然工业制成品的比重逐年增加,但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依然很低。国内自主创新的高技术产品仅占外贸总额的2%。产业的生命力要靠不断的创新来维持,产品结构失衡使得我国产品很少将精力放在创新上面,而一味的追求低成本,低价格。
2、对外贸易主体结构的不合理性
中国的贸易总额很大,但是出口的大部分产品都是由三资企业完成的。据统计,在2004年以来,中国对外出口中外资企业所占比重已经超过50%接近60%。该数据在2005年以达到58.3%。其中,在外资企业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为国际知名厂商的贴牌生产,由于中国缺少自己的品牌,大部分利润都由外商赚去了。从这方面讲,目前中国的贸易结构仍停留在“以外商为主”阶段。据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近几年外资企业在出口时所占比重接近60%,而且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外资在出口中所占比重呈逐年递增的状态,产品一般出口到东道国。外资企业的进出口增速超过了国企的增速,国有企业一直以来都呈现出缓慢增长的态势,这种状况使得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缺乏自主权,处于产业链条的低端部分。
3、对外贸易市场结构的单一性
在中国对外贸易中,亚洲占据着主导地位,其次为欧洲和北美洲。中国外贸伙伴近几年来固定在欧洲,美国,日本,香港和东盟,这五位的比重加起来在60%左右。2006年,中国与亚洲的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56%,与欧洲和北美洲的贸易额占中国外贸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9%和16%。同这三个洲的贸易额合计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
我国与美国、日本和欧盟的经济连接较为紧密,过度的依赖某些地区有可能对国内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当这些地区出现经济萧条甚至经济危机时,就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冲击国内市场。此外,过分密集地进人某些区域市场,同样会对东道国的国内产业产生压力,引起贸易争端。所以,应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缓解市场过于集中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因素
1、汇率变动直接影响贸易的变动
自2005年7月21日起到2009年,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7元人民币。它传递给全世界的信号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但不可否认,人民币升值将削弱当前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抵消中国低成本的资源优势,直接打击我国制造业。
人民币升值后,出口产品成本相应提高,将削弱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劳动力价格优势将逐渐消失。一直以来,依靠价廉物美攻城掠地是大多数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共同形象,但低价竞争不仅容易引发贸易摩擦,而且产品利润微薄,人民币升值将使单纯依靠价格竞争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更大的挑战。况且,从某种角度说,价廉物美不应是中国商品的优势,而应是中国企业的悲哀。我们必须调整竞争手段,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这也是中国企业的必由之路。
2、出口退税是我国外贸企业的生命线
在加入WTO后,从2002年开始,我国的贸易战略开始逐渐向调整贸易结构和平衡贸易的方向转变,尤其在2006年和2007年分别大规模调整了出口退税制度,取消了多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众多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这样就会使那些低附加值高污染的以及没有竞争力的产品为了盈利而不得不革新技术,提高我国出口产品中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减少低附加值的产品的出口。
3、金融危机直接影响我国外贸出口额
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不断增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美国“次贷危机”的狂潮席卷美欧和日本的金融市场,其对经济的破坏性不断蔓延和日益严重,最终演变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也造成很大的影响。
首先,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增长速度造成影响。据海关统计,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的出口平均增长的速度达到了18.1%。2008年上半年用人民币计价的出口的增长率是11.2%。此外,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其中服装和玩具前3季度出口分别比2007年同期回落21.2和16.3个百分点。在2008年第104届广交会上,成交247.6亿美元,机电、家具、玩具等商品的成交均有所下降,显示金融危机对“中国制造”的冲击不可避免。许多加工贸易企业不得不选择退出中国市场,到第3季度,东部沿海地区已经有10万家左右的企业倒闭关张或撤离,造成2000多万劳动者失去原有工作。
其次,造成中国出口市场转移。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是欧美地区,根据近几年的估算,美联储预测美国GDP增长率下降1个百分点,中国出口率将下降5.2个百分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2008年1季度,中国向美国出口534.5亿美元,同比增长5.4%,增幅比2007年回落15个百分点。金融危机促使中国进出口市场转移,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前3季度,我国对巴西出口增长90.2%,对印度增长43.1%,对韩国增长41.8%,对东盟增长28.4%。
三、对外贸易结构失衡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1、对外贸易结构失衡会影响我国企业的发展
中国对外贸易的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对某一地区出口量长期过大会对当地市场的本土产业产生冲击,因而我国产品就会成为其反倾销对象,外国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出口企业的产业安全。中国产品之所以成为欧美市场的反倾销调查对象,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偏低,出口国家过于集中。
我国对外贸易主体主要是三资企业,其中多数为大型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进入一方面使得我国现存企业面临大的竞争压力,挤占了国内份额,很多企业因不堪竞争而宣布破产倒闭,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在对外贸易中占很大份额。
2、对外贸易结构失衡影响我国外贸的利润
从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看出,我国的加工贸易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即便是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加工贸易,也主要是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装配环节,而在研发和营销两端均处于弱势。因此,尽管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外贸依存度和贸易顺差持续扩张,但由于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所占有的地位以及上述特点,使得中国在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中只能控制生产中的低附加值加工环节。而且,由于我国的加工贸易主要是由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因此,尽管我国保持了巨额对外贸易顺差,但在巨额的顺差中,我国只获得了很少的加工劳务收入,而绝大部分则为外国投资者获得。在我国大量吸引外商投资的同时,也伴随着很多利润的流失。
四、我国如何应对外贸结构失衡
1、开发内需,促进外贸长足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私人消费支出在按支出法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在2005年仅约为40%,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2008年11月,国务院进一步颁发了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加快我国对外贸易的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
内需规模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能够带动企业进行研发和技术革新以调整产品结构,使得企业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成为可能,从而在出口市场上形成竞争力。同时,内需规模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还能够扩大进口,有利于贸易平衡。
2、支持本土企业的研发活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贸易结构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作为加工贸易的加工方,我国承接的主要是劳动密集阶段的组装和生产,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核心技术往往由境外公司拥有。要在国际分工重组中占据有利位置,我国的企业必须要在中高端产品上具有竞争力,这就要求企业增大对研发的投入,以提升产品质量和开发新品,特别是要在高新技术产品上建立起竞争优势。我国的贸易战略除了通过出口退税调整等手段来引导资源流向高新技术产业外,还应当在组织、协调行业性研发活动方面探索新的可行措施,加大金融部门对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部门的技术改造。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是由特定时期我国的经济状况决定的,要达到贸易结构平衡需要国内企业以及政府长期不懈的努力,为了我国经济能够长远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处于领先地位,把我国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在贸易分工中处于核心地位,我国应采取各项方针调整贸易结构。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R].
[2]李瑞红、韦海鸣.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失衡对产业安全的影响[J].中国商界,2008.
[3]徐扬辉.人民币升值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J].商场现代化,2003.
[4]羌建新.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特征及影响[J].思想战线,2007.
[5]方虹、张帆.金融危机的贸易传导机制及其对中国出口企业的传染[J].中国科技投资,2009.
[6]冯雷.大国条件下招致的关注[J].国际贸易,2003.
[作者简介]
张坤(1987-),安徽六安人,安徽大学龙河校区经济学院2008级国际贸易研究生班硕士研究生在读.
钟声(1987-),安徽六安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