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岚
摘 要:马克思哲学彻底抛弃本体思维方式,在欧洲哲学史上实现了思维方式和哲学观的根本性变革。在马克思哲学中,只有某个关系或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没有本体。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没有体现这一革命性变革,它的逻辑起点是具有浓厚本体色彩的“物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彻底抛弃本体思维方式,把“现实的人”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既符合马克思哲学的本质要求,也符合当代哲学的主要价值和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逻辑起点;本体;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
传统欧洲哲学的逻辑起点往往是某一本体,本体是由哲学家设定的、决定感性存在的超验存在,即“存在的存在”,它在西方哲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是其典型代表,哲学“本体论”就是以这一概念性存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欧洲近代哲学虽然有认识论转向,但追求“存在的存在”依然是传统哲学的主旨,并在黑格尔哲学中达到高潮。马克思哲学完全抛弃了这种追求绝对的、终极的、超验的本体思维方式,实现了思维方式和哲学观的根本转变,正是由于思维方式和哲学观的根本改变,使马克思开辟了哲学新的对象域和问题域,马克思哲学不再以这个终极的、超验的存在为核心,他所关注的对象是现实的社会和现实的人。马克思在不同的关系或理论体系中会确定逻辑起点,但我们不能把这些逻辑起点称为本体,因为这些逻辑起点完全没有了“存在的存在”的意义。重新梳理这一问题,对于我们确定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重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
众所周知,由于在哲学观和哲学思维方式上的根本性转变,马克思没有建立他的哲学本体论,在他的论著中也从未提到过本体论问题,马克思彻底抛弃了传统本体观。现实主义的思维方式引导马克思从超验的玄想回到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社会,在马克思看来,抽象的、终极的本体并不属于他的新哲学研究的范围,他的哲学探讨的不是与人无关的彼岸,而是人类社会的现实世界和现实生活。在马克思眼里,抽象的彼岸无论是精神性还是物质性的都毫无意义,他关注的是现实的存在。在马克思哲学中,曾经被误以为是本体的要素实际上是马克思在某一关系或某一理论体系中确定的逻辑起点,在马克思哲学里存在诸多这样的要素,如:实践,现实的人,社会生产关系,商品等等。从马克思的下列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所确定的这些前提,如马克思认为:“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制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1]在这里,马克思肯定了生产实践对于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地位。而面对“从天上降到地上”的德国哲学,马克思声明:“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2]“社会结构和国家经常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3]很显然马克思在论述国家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的关系时又强调了现实的人的优先地位。在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形态时,马克思认为:“一个黑人就是一个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中,他才成为奴隶。一架纺纱机就是一架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中,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就不再是资本了,就象黄金本身不是货币,砂糖本身不是砂糖的价格一样。”[4]在这里,马克思又把生产关系作为了他研究的前提。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资本社会最基本的要素——商品出发,以商品为逻辑起点来构建他的理论,他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商品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5]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地看到马克思在不同关系或理论体系中所确立的逻辑起点,但它们的优先地位仅仅存在于特定环境中,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产生万物、决定万物的终极原因,它不是时间在先,而是在特定关系中的逻辑在先;它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是逻辑的,不是终极的。正是由于抛弃了传统本体观才使马克思哲学摆脱了追求世界终极本体的思辨玄想。所以,把马克思哲学某一关系或某个理论体系中的逻辑起点认定为本体是不恰当的,在欧洲传统哲学中,本体确实是哲学的逻辑起点,但我们不能把逻辑起点都称为本体,本体是在本体论语境中使用,它具有自身特有的涵义,把马克思哲学中的逻辑起点称作本体,必然导致对马克思哲学当代价值的误判。
二
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虽然没有提到本体,也没有构建欧洲传统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但传统的本体论思维在教科书体系中是存在的,只是教科书体系用“世界观”的称谓替代了“本体论”。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用物质作为整个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它认为:“‘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6]但把物质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点显然违背了马克思哲学的本质,没有体现马克思哲学在哲学观和思维方式上实现的革命性变革。首先,把物质与精神对立起来不符合马克思的新哲学观。马克思的对象域从未离开过人类社会,即便是谈到自然,马克思也认为,自然是人类活动的产物,“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7]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对事物、现实不能仅仅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方面去理解,而应该从“人的感性活动”、“实践”去理解。[8]可见,把物质与精神对立起来是被马克思抛弃了的旧哲学观。其次,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物质观实际上是传统本体观的延续。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本体论问题,但从其内容和论述方式来看,它坚持的实际上是物质本体论的观点,只是在表述上用“世界观”代替了“本体论”。 从表面上看,这种本体观超越了古代和近代唯物主义以具体的物质形态或具体的物质层次作为世界本体的缺陷,但它仍然是抽象的终极本体,依然是“存在的存在”,马克思从未把抽象的、超验的物质作为他的理论的逻辑起点,在马克思看来,抽象的物质与唯心主义殊途同归。最后,传统哲学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阻碍了对马克思哲学本质的正确理解。在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与精神绝对对立,坚持物质第一性是唯物主义,坚持精神第一性是唯心主义,在这样的思维方式的指导下,“现实的人”在那个体系里面就成为一个唯恐避之不及的东西,其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是精神的载体,似乎谁碰到他,就有陷入唯心主义的危险和嫌疑。这样,马克思所关注的“现实的人”就必然溢出来人们的视线,这样的理论除了成为支撑阶级斗争的工具,失去了其他意义。所以,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是我们重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要前提。
近年来,受当代西方哲学复兴本体论思潮的影响,我国哲学界也力求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提出了实践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生存论本体论、生产关系本体论、实践——生产关系本体论等等。由于马克思在不同的关系或理论体系中有不同的逻辑起点,所以,这些哲学本体论都能在马克思论著中找到一定的理论支撑,但逻辑起点并不等于本体,这些本体论都很难自圆其说,更难在哲学界获得认同,其主要问题就出在重建本体的意图上。众所周知,本体是“存在的存在”,它具有终极性,但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社会,就不可能找到一个终极的因素,比如实践本体论者认为实践是本体,但实践又是人的实践,按照本体思维模式,人的存在是先在的,因此,人应该是本体,可问题并没有就此结束,因为,人之为人又依赖实践、依赖社会关系……那谁是“存在的存在”呢?显然,按照传统思维在现实社会中寻找本体是行不通的,除非在现实社会之外设定一个类似“绝对精神”的存在。哲学的形而上本性并不等同于本体论追求。所以,我们应按照马克思所创立的哲学观和思维方式去重新确立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逻辑起点。
三
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逻辑起点。抛弃本体思维方式,依据马克思所创立的现实主义的哲学观和思维方式,把“现实的人”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是合理和恰当的,其理由如下:
一是马克思关注人的生存状况,为寻求人类解放奉献了自己的一生。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就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这一理想和价值追求为马克思实现哲学观的根本变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学时期,马克思虽然深受黑格尔哲学影响,但在《博士论文》中就已显露出面向现实、面向生活的思维倾向,马克思认为,自由意识不能仅仅作为意志力量,它应该“在自身中变得自由的理论精神成为实践的力量,作为意志走出阿门塞斯冥国,面向那存在于理论精神之外的尘世的现实”[9],而在《第179号“科伦日报”社论》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哲学家的成长并不像雨后的春笋,他们是自己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10]从此,马克思哲学不再是脱离时代、脱离现实的玄学,无论是对异化劳动、私有制、资本的研究还是对共产主义的探索,马克思的目的都是为了寻求一条如何克服“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极端不幸的灾难”,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道路,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他们所为之奋斗的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1]可见,“现实的人”是马克思研究的核心,如何实现“现实的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从事艰苦探索的原动力和最终目的。
二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们提供正确的思维方式。从西方哲学发展过程来看,无论是古代狂热的本体追求,还是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无论是把哲学定位于“科学之科学”,还是现当代哲学的人本倾向,哲学无一不与人的智慧相关,它的最大功能就是力求为人们提供正确的思维方式,所以,哲学无论它形式上多么抽象、变形,它的最终目的都是力求为人们提供智慧。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应如此,按照马克思现实主义的哲学观和思维方式,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立足于现实社会和现实生活,关注人类总体生存状态和生存意义,抓住时代课题,通过反思和批判,为人们提供生存智慧,从而使人们获得新的生存方式。
三是把“现实的人”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符合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趋势。欧洲在经历黑暗的中世纪后,文艺复兴运动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强调人的价值和现实意义,但以这些理念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却并没有给世界带来自由、平等和博爱,反而是给人们带来了诸多“极端不幸的灾难”,劳动异化、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等,这些灾难已严重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促使人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发展和如何发展”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上世纪,“以人为本”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进入21世纪的中国紧紧抓住时代课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使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使人得到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正在实施的政策和追求的理想目标。不断改善“现实的人”的生存状况,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发展的动力和目的,所以,把“现实的人”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符合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7页
[2][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0页、第29页、第3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74页
[5]资本论(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47页
[6]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8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76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5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120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