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斌
[摘 要] 对于军队院校来说,通识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在这方面,外军院校通过长期以来的摸索与实践,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文章通过对外军院校人才培养理念的剖析,总结了外军院校关于通识教育的特点和做法,并从中得出对我军院校的借鉴和启示,力求进一步推进我国军校通识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 外军院校 人才培养理念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培养的是由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它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对于军队院校来说,通识教育是军校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军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通识教育方面,外军院校通过长期以来的摸索与实践,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结合我军院校教育的实际,借鉴和总结外军院校的做法与特点,为加强我军院校通识教育提供了有益经验。
一、外军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
1. 既强调核心课程,又兼顾宽广基础
西点军校教学大纲中指出,21世纪的陆军军官需要具备的素质包括:道德规范、领导及合作能力、多样性才能、交流技巧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为此需要了解掌握的知识有:专业技术、信息系统、历史、人民和社会以及文化。同时要求领导者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都具有扎实的基础。可见,作为一个合格的指挥军官,仅仅懂得军事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为此,西点军校在设置31门不分文理科的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又提供了380门科学文化选修课程,学员可选学其中13门,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涵盖了数理工程、军事、政治、经济、人文、社科、公共事务等诸多方面,为拓宽学员的知识面及专业学习和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既强调文理渗透,又兼顾专业教育
美国西点军校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就实行科学文化教育的双轨制,根据这一规定,学员在学习完内容广泛的公共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分数理工程轨和人文公共事务轨继续研修其余的核心和选修课程,分轨后的核心课程大同小异,文理并重,只是侧重点不一样,旨在让学员打好知识基础,选修课程则是专业课程,突出专业特色。可见,“双轨制”的内涵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文理分科,而是在广泛接受文理教育的同时有所侧重,避免了“学文的不懂理,学理的不懂文”这一大学教育的通病。“双轨制”在广博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员的特长和志趣,通过选轨(选专业方向、选研究领域以及毕业前选军事专业),逐渐实现分流,逐步强化专业教育,使学员在自己所选择的学术领域钻研得更深、更广,获得较高学术造诣,形成专业特长。
3. 既强调知识基础,又兼顾发展潜力
西点军校的总教学目标明确指出:使毕业生能够预见技术、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不确定性并有效地作出反应。在当今知识激增、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一个人在专业上的发展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知识基础,特别是数理基础。加强这些基础学科的教育,主要是为学员未来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普遍的职业基础,提高军事人才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外军院校普遍认识到,知识在没有转化成能力的时候,并不能显示力量,因此在通过广泛的知识灌输奠定学员科学文化知识基础的同时,必须注重能力、素质、智力的开发以及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从而使学员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有助于在今后的任职中不断进步。
二、外军院校加强通识教育的做法
1. 开设人文类专业,文理并重
外军院校特别是学历教育院校,通常同时开设有人文类专业和理工类专业,文理并重,为学员建立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打牢宽厚的文化基础。美国的斯普林斯空军军官学校以理工科见长,但它所设的30个专业方向中,也包括人文科学、法学、历史等11个人文专业,比例占到37%。同样偏重理工科的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设有19个专业,其中也有4个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德国联邦国防军大学共开设有18个专业,其中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教育学等文科专业有10个,占到55%。文理并重的专业设置,使学员不仅在工程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得到均衡发展,并且能在自己所感兴趣、有特长的学术领域和专业上获得较高的学术造诣,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
2. 设置通用课程体系,课程比例文理兼顾
美国西点军校的课程设置比普通高校更广泛,适应性更强。在它的通用课程中,核心课程不分文理科,包括由哲学、政治、国际关系、外语、计算机、数学、物理等31门课程组成的必修课,贯穿全部4个学年。其中,数理工程课18门,约占58%,人文社会科学课程13门,约占42%。美国斯普林斯空军军官学校同样开设有31门核心课程,其中世界史、伦理学、语言与表达等人文类课程12门,占到39%。俄罗斯从1995年开始,在初级指挥院校中,普遍增设全民通用的课程,特别是人文教育,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过程中走了一条从“军事专才”到“指技合一”再到“新型通才”的道路。在高等军事学校中,开设社会人文、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及部分军事课程共26门,其中哲学、历史等社会人文课程9门,约占35%。
3. 重视课外文化活动,发挥第二课堂作用
外军院校通常都非常注重以情景和活动为中心的各种课外文化活动,学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感性经验、气质特征选择活动项目,全面自由地展现个性。这体现出通识教育符合学员的意愿、情感、个性差异,因人施教的特点。“学员艺术论坛”是西点军校最大的学员课外活动组织,对舞蹈、戏剧、摄影、雕塑、绘画、诗歌、电影和音乐有兴趣的学员都可以参加这个组织的一系列艺术讲座。每年的演出季节,西点军校都要邀请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团、歌舞团等来校演出。此外,西点还有学员管乐队、鼓乐队、伴舞队和福音圣乐队等音乐组织。学员主办的出版物有年鉴《榴弹炮》和年鉴光盘、杂志《指南针》、文学期刊《螺旋圈》和新生手册《军号音符》等,这些刊物为学员提供了提高写作、摄影、绘画等各种能力的机会。
4. 创设校园人文环境,加强文化氛围熏陶
外军院校历来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学校全面建设的重要地位,注重加强文化氛围和气息对学员的熏陶。西点军校以“责任、荣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为主体,结合美国的民族文化和军队特点,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法和制度。它的校训在校园里到处可见,通过价值理念的植入和渗透,学员不自觉地同化在这种精神中,从而逐步具备美国陆军军官应当具备的价值取向。同时,西点军校十分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以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只要走进西点校园,那些凝聚着国家荣誉和优良传统的各种景点、名人纪念碑和雕塑,以名人和杰出毕业学员命名的建筑物和道路等,使人仿佛沉浸在西点光辉的历史长廊中,接受着一场无声的西点光荣传统的教育。
三、对我军院校的借鉴与启示
1. 转变教育观念,逐步提高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
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是:确立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观,以及坚持以人文、科学创新的统一为核心的现代大学教育观。军队院校培养的学员,同样要坚持全面提高素质、均衡发展,因此首先在教育思想观念上要转变,应倡导文理渗透,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在课程设置与教学保障上,要逐渐削弱“重理轻文”的倾向,使教学评估、职称评定等更趋合理。简言之,要多途径、多层面协调与配合,使学员既有较强的科技素质,又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以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 加强课程建设,扩大非人文专业中的人文课程比例
设置通识课程,对于学员比较系统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是十分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在非人文专业中,更要重视人文课程的作用,扩大人文课程的比重,但是目前我国军校中普遍课程结构不合理,理工及政治理论课程较多,人文课程的设置比例不高。因此,要提高学员的全面素质,必须注重加强课程建设,合理调整课程结构,特别是加大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比重,增加课程门类和内容,以形成适应军校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另外,还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增加选修课、自修(讲座)课的比重,可考虑开设一些旨在提高学员素质修养和综合能力的选修课,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适量举办一些有益于增强素质和拓展知识面的讲座,如文学欣赏、历史方法论、心理训练与心理战等,为拓宽学员的知识创造条件。
3. 开展社会实践,全面增强学员综合素质
社会实践是学员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能力,提升为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参加社会实践,一方面能使学员较多地接受校园内、课堂上接受不到的信息,开阔他们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范围;另一方面,能更有效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心智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学会许多应付环境、适应社会的策略和手段。其实,强调培养综合素质的首要目的就在于满足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求,生存与发展又必须以“社会适应性”作为其基点,否则很难生存,更谈不上发展。而“社会适应性”的培养必须经过大量积极主动的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因此,我们应重视学员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开展一些社会调查、科技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人文历史景观游览活动等不同内容的社会实践,使学员能够在耳闻目睹中亲身感知和体验,树立积极沟通的态度,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训练有效创新的技能,从而为综合素质的养成提供更加合理的途径和手段。
4. 创设文化环境,不断加强文化氛围气息的营造
校园文化具有极强的导向性,要加强学员的素质修养,必须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因此,要着力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教学氛围和文化氛围,使学员从中受到良好的熏陶。要把校园文化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如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运动会,开展书法比赛、文艺欣赏等活动,通过高品位、高质量的文化活动,形成全员参与的、生动而健康的文化氛围,使学员在耳濡目染中得到熏陶。同时要加强校园的物质环境建设,通过灯箱标语、橱窗板报、文化名人塑像等,让学员置身于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另外要提升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教师不能满足于自身专业知识的丰富,还要努力学习,追求知识面的宽广,追求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在具体教授每一堂课时,不能只局限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学科思维的培养,还应重视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多种思维的培养,使二者有机结合,增加学员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于大清.目击西点[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
[2] 吕云峰.名校之路——世界军内外知名院校办学特点探析[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
[3] 王春茅.美国军事教育现状与发展展望[M].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
[4] 孙银玉.军校人文素质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5] 赵惠君,曾明.外军院校的人才培养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1(3):18-24.
[6] 杨成平.西点军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12):10-14.
[7] 李心民,代树兴.外军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及对我军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4):32-34.
[8] 田少文,关增林,高善民.外军院校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报,2000(4):58-60.
(作者单位:解放军炮兵学院)
责任编辑 张 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