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MBA教育比较研究

2009-09-27 07:07马爱民
世界教育信息 2009年8期
关键词:课程设置中国英国

马爱民

[摘 要] 英国是MBA教育强国,在全球享有非常高的声誉。中国的MBA教育相对而言比较“年轻”,尽管发展迅速,潜力巨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文章回顾了英国和中国MBA教育的发展历史,以从总体上把握两国的MBA教育情况,并从入学要求、学习方式、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学位授予要求、认证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对比,从而就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国的MBA教育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英国 中国 MBA教育 课程设置

MBA是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英文缩写,即工商管理硕士。英国的MBA教育在全球享有盛誉,拥有许多世界顶尖级商学院。相对于英国,中国MBA教育起步较晚,尽管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但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仍然很多。将两国的MBA教育进行比较,不难从中得出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英国和中国MBA教育发展概况

1. 英国MBA教育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MBA教育始于美国。英国大学的商业教育可以追溯至1901年伯明翰大学设立商务系。① 1889年英国有一批商学院宣告成立,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这些院校才开始提供学位性质的商业课程。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一些大城市的大学开始提供贸易、企业管理等性质的课程。第一个研究生层次的商业课程出现在1926年的曼彻斯特技术学院(即后来的曼彻斯特理工大学)。总体来说,这一时期商业教育的影响很小,主要是为管理者提供一些非学历教育的职后课程。

二战结束以后,英国的管理科学获得较快发展,开设管理科学课程并颁发管理科学文凭,为培养中层管理人员作出了重要贡献。英国政府1961年邀请弗兰克勋爵对管理科学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1963年发表的《弗兰克报告》提出一些建议,包括:在伦敦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建立两所高质量的商学院,允许其拥有完全的办学自主权;另外建议商学院要位于大都市;商学院要开设研究生课程等。1964年,伦敦商学院和曼彻斯特商学院成立,两所商学院都采取美国的两年全日制教学模式。1965年,曼彻斯特商学院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伦敦商学院则于1966年开始招生,学位名称初定为理学硕士(MScs),1985年时更名为MBA。克兰菲尔德大学、华威大学等也相继在英国设立了MBA课程,它们采取的是欧洲一年制的模式。20世纪60、70年代,欧洲人更倾向于到美国学习MBA。在这种背景下,英国开始逐渐意识到与美国在商业教育方面的巨大差距。1979年,英国打破了伦敦商学院和曼彻斯特商学院两家垄断MBA教育的局面,允许任何英国大学开办MBA课程。从此,英国MBA教育步入快速发展时期。1986年,英国政府委托福瑞斯特教授做了一份有关MBA教育的报告,即《福瑞斯特报告》,提出一些重要建议,如英国急需增加商学院的数量;MBA学位资格应成为中高级职业管理人员的必备条件;有影响力的管理学专业组织应主动推广全日制和非全日制MBA项目的价值;政府对MBA项目提供多种方式的支持;放宽MBA入学限制;商学院应在体制上保持一定的独立自主权等。这份报告的大多数建议都已付诸实施,对英国MBA教育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英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MBA课程提供国,MBA教育在全球享有盛誉。英国有100余所商学院,其中多数开设了MBA课程。英国《金融时报》2008年评出的全球全日制MBA课程100强中,英国院校占据14席。

2. 中国MBA教育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中国的MBA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相对于美国和欧洲来讲,非常年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培养务实型高层次企业管理人才成为当务之急。从1984年开始,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与美国、欧共体等陆续联合举办国际合作工商管理培训和MBA教育项目,如大连理工大学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合办MBA教育以及中国企业管理培训中心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合办的MBA教育等,中国开始逐渐探索MBA教育的发展道路,为中国MBA教育的试办及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8年,原国家教委研究生司、国务院学位办、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教育司下达题为《“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两专业硕士生(应用类)参考性培养方案》的通知,以培养金融部门的中高级管理人才。这是中国培养应用型金融类管理硕士的一次有益尝试。1988年~1989年,中国的MBA事业处于研究阶段,并组织专门人员对国外的MBA教学进行考察。1989年3月,国务院学位办、原国家教委研究生司批准成立了“培养中国式MBA研究小组”,提出了在我国设置和试办MBA学位的论证报告和参考性培养方案,对MBA教育试点工作的诸多环节进行总体设计和论证。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决定在我国9所高校开始设置和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这是中国第一个MBA专业学位,开启了我国MBA专业学位教育的先河。

1991年,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等首批进行MBA教育试点的9所高校开始招生。为保证和提高MBA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和水准,1994年成立了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请国内管理教育专家和企业家组成,每届聘期为4年。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是MBA教育的专业性组织,在协调MBA教育活动、制订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开展师资培训、教学评估、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994、1997、2000、2003、2005、2007年六批共计118所培养单位经批准开始MBA招生。2001年,在中国MBA教育十周年庆祝大会上,原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宣布:我国MBA教育试点阶段结束,开始正式举办。中国的MBA教育已经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从1991年9所试点院校招收人数不足百人,到2007年127所培养单位招收3万余人,培养单位遍布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其间,2002年8月,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国家又设立了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EMBA),这是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目前我国已有EMBA培养单位31家。截至2007年底,EMBA招生人数从2004年的2 720人上升到5 174人。中国大陆的MBA教育已经达到相当规模,截至2008年9月,全国已累计招收MBA学生21.2万人,其中10万余人获得了MBA学位。①

二、英国和中国MBA教育情况的比较研究

英国的高校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因此各高校的MBA教育情况有很大差异。相对而言,中国的高校在MBA教育的许多方面有较大的共性。下文结合英国爱丁堡商学院的具体情况,对两国的MBA教育进行比较。

1. 入学要求

在英国读MBA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具有荣誉学士学位或同等级的资格证明;具有管理工作经验,一般来说,英国的MBA项目会要求候选人在入学前拥有3年左右的管理经验,但也有一些高校接收仅有非管理性工作经验的候选人;有些商学院会要求候选人取得一定的GMAT成绩;对海外学生还要求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一般会要求雅思成绩达到6分~7分。

爱丁堡商学院要求申请人必须获得以下条件之一才能注册入学:获得赫特瓦特大学的一等或二等荣誉学位①;获得赫特瓦特大学承认的大学或高等教育机构的一等或一等荣誉学位;通过三门指定科目的考试(其中至少包括一门核心科目);具有学校评议会认可的其他任何资格证明。

中国大陆的高校一般只允许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参加初试,初试通过后参加复试,最终通过复试方能注册入学。中国大陆分别在1月和10月举办两次MBA入学考试,存在春季招生和秋季招生两种方式。②春季班一般要求考生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具有学历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还要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春季班重点招收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人员。秋季班一般则要求考生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还要求工作满3年;或大专毕业,工作满5年且具备同等学力;硕士毕业后工作满2年也符合要求。对于专科毕业生,有的高校还要求其具备一定外语水平、工作业绩或科研能力。

2. 学习方式

英国MBA学习方式较为灵活,英国爱丁堡商学院提供的学习方式包括:全日制在校学习、非全日制在校学习、远程教育、混合型学习(包括全日制在校和非全日制在校及远程教育的任意组合方式学习)等。

英国爱丁堡商学院的MBA课程鼓励学员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了使不愿或不能在校学习的学生获得MBA学位,学院还开发了自学课本,其中包括必要的学习辅助资料,以帮助这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爱丁堡商学院非常重视课程网站的作用,网站上的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学生可以把问题张贴在教师网络论坛上,向教师求教;也可以使用个案研究,浏览以往的试卷和电子教材;还可以通过互动软件来完成自我监控和反馈,自主检查考试的准备情况。

中国MBA学习方式一般只有两种,即全日制脱产学习和非全日制业余时间学习。

不难看出,英国MBA教育方式非常灵活,远程教育方式也已经成为其MBA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一些高校远程教育注册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学习方式的注册人数。如爱丁堡商学院的MBA远程教育规模近几年来始终保持全世界第二位。而中国目前的MBA远程教育基本处于空白,尚缺乏政策支持。

3. 学习年限

在英国,MBA的学习时间总体来说较短,但不同的学习方式要求各不相同。例如,爱丁堡商学院规定全日制学习需要12个月,国际商务MBA的学习需要15个月,其中包括实习和海外学习,晚上授课的非全日制业余课程则需要27个月,混合型学习方式则要求48个月左右。

在中国,MBA脱产学习一般为2年~3年,在职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一般为2.5年~3年,但一般都不超过5年。

4. 课程设置

在英国,MBA课程要求完成一定数量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各学校规定的课程名称和开设数量有很大的差别。如爱丁堡商学院要求学生必修7门核心课程,包括:会计学、经济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项目管理、战略规划。选修课程包括:联盟与合作、竞争战略、消费者行为学、公司管理、信贷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谈判等几十门课程。

中国的MBA教育一般把课程分为核心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规定MBA教育课程,如要求在以下10门核心课程中至少要开设8门:管理经济学(或经济学)、组织行为学、数据、模型与决策、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学生至少要修满45个标准学分,其中大部分学分应通过考试取得,专业课(不含政治、英语)学习应不少于600学时。核心课程教学中至少有1/4的时间用于案例教学,其他选修课至少1/5的时间用于案例教学。①

相比较而言,英国在MBA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没有统一规定,各高校开设的课程丰富多样、特色鲜明,都紧密围绕自身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特色,很难找到设置完全相同的课程,如英国利物浦大学开设了全球第一个以足球为特色的MBA课程。

5. 学位授予要求

在学位授予的要求上,英国的高校一般都要求学生通过规定学分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但在是否完成学位论文上要求不尽一致。有的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有的则只要求完成项目论文即可。而中国一般都不仅要求通过规定的课程,而且要求撰写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才能授予学位。

6. MBA认证制度

英国高校的MBA教育非常重视认证制度,绝大多数高校都参加了各种形式的MBA认证,有些高校则参加了两三种认证。一般来说,英国高校参加的MBA认证制度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美国的AACSB国际教育认证制度,这是世界上标准最高、制度最严的一种认证制度;第二种是英国的AMBA教育认证制度,这是英国MBA协会设立的一种认证项目;第三种是欧洲EQUIS教育认证制度,这是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创办的一种认证制度。而中国大陆目前不仅没有MBA教育的国际认证项目,而且仅有极少数高校参加了国际认证,如清华大学通过了美国AACSB和欧洲EQUIS认证,上海交通大学通过了英国AMBA、欧洲EQUIS认证等。

三、进一步发展我国MBA教育的建议

中国目前的MBA教育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发展速度比较快,但与美国和英国相比,差距仍然非常大,在许多方面还需要不断改进。

1. 进一步扩大MBA教育规模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举世瞩目,MBA教育必须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尽管中国目前不可避免也会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无论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趋势来看,还是从经济结构转型对高层次工商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来看,中国的MBA教育规模仍然远远不能满足要求。截至2008年,中国大陆MBA每年的招生规模也只有3万人左右,远远低于美国和英国的招生规模,仅约占全部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10%,而美国MBA学位授予人数即占到硕士研究生总数的20%左右。美国开展MBA教育的高校则在700所左右,占高校总数的15%以上;英国开展MBA教育的高校则有100多所,占能够开展本科以上教育的大学和学院总数的60%左右。中国大陆仅有127所培养单位,占高校总数不足7%,且分布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高校较为集中的地区。因此,中国大陆MBA教育的招生规模还需扩大,区域布局也需要调整。

2. 加强MBA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在发达国家,商学院的教师一般都拥有博士学位,且多数顶尖级商学院的教师本身就读过MBA。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限制,MBA教育的发展还不到20年,这就使得中国MBA教育师资队伍在知识结构、学历层次、实践经验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中国高校MBA教师的学历层次提升很快,青年教师的博士学位拥有率提高很快。然而,在短期内提高水平是很难的。可以通过继续提高教师准入门槛,改革教师考核评价方式,鼓励教师加强同企业的合作,鼓励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商学院进修、访学,招聘国外商学院教师来校任教以及与国外合作办学、招聘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企业人才任教等多种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 教育方式多样化,积极稳妥地发展MBA远程教育

英国的MBA教育形式多样灵活,充分体现了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中国目前的教育形式一般只有全日制教育和非全日制教育两种形式,缺乏弹性。全日制教育和非全日制教育之间难以转换,春季班和秋季班之间也难以转换,无法保障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学习方式。为了拓宽教育市场,更好地满足企业和学员的要求,有必要改革MBA教育的管理体制,使教育方式更加灵活,并积极把各种教育方式有机地统一起来。另外,还要积极稳妥地发展远程教育。放眼全球,MBA远程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英美等国家发展已经比较成熟。MBA远程教育有着学习不受地域限制,对工作影响较小,可根据学习者的时间灵活安排学习及交流方式,有利于自主学习等其他学习方式难以比拟的优点。当然,这种学习方式并不适合所有人,存在着缺乏面对面交流,需要较强自主学习能力和较强的技术条件支撑等缺陷,因此可在有条件的高校先行试点,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和扩大。

4. 把生源的国际化作为一种发展战略

许多发达国家的商学院都把学生生源的国际化作为MBA教育水平的一种重要体现。美国许多大学的MBA学生中,外籍学生的比例超过1/3,欧洲一些学校的外籍MBA学生比例相当高。如爱丁堡商学院MBA课程的学生中,已经有超过150个国家或地区的约1万名外籍学生。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70%的学生来自非欧盟国家,其中北美30%,亚洲30%,其他地区10%。越是顶尖级的商学院越重视学生来源的国际化,因为它们认为不同民族、不同国籍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共同学习,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探讨问题,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和思路,也有助于拓展学生未来的职业领域和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中国的MBA教育招收的绝大多数都是本国学生,生源非常单一,因此需要把教育的国际化作为一种发展的战略来进行总体思考。

5. 加强MBA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中国大陆自开展MBA教育以来就比较重视加强MBA教育的质量保障建设,主要是通过成立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来指导全国的MBA教育活动,编写教学大纲来规范MBA教育要求,实行MBA入学联考,组织师资培训,组织教学质量检查和评估,有力地保障了我国MBA教育的质量。然而,中国目前的评估基本属于教育系统内部的评估,即通过教育系统内部组织的专家组来实施评估,而教育系统外部进行的评估比较少。在英国《金融时报》每年评出的全球商学院100强中,有95%的商学院已经至少通过了美国AACSB、英国AMBA、欧洲EQUIS认证中的一种,有的商学院还通过了两种甚至三种认证。中国目前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仅有极少数高校参与了认证活动,这也是中国大陆MBA在全球排名中靠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势必大大影响中国MBA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因此,一方面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国内的MBA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另一方面也要鼓励我国高校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际认证体系中,去参与国际竞争,拓展国际市场,在国际化过程中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张 鹤

注:

① Andrew R. Lock,The future of the MBA in the UK,Higher Education[J],Springer Netherlands:171

① 以上数字来自马凯同志在第四届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

① 英国学士学位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普通学士学位,另一种是荣誉学士学位,后者级别高于前者。荣誉学士学位分为三类:第一级荣誉学位(最高级),第二级荣誉学位(通常又下设二级I等和二级II等)和第三级荣誉学位。

② 通过10月初试和随后复试的学员,属于在职人员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因其在每年的春季入学,所以也称为春季班。而通过1月初试和随后复试的学员,属于攻读统招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因其在每年的秋季入学,所以也称为秋季班。两者在入学要求、培养年限等方面有较大区别,但最大的区别在于春季班学生毕业符合条件只能获得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证书(单证),而秋季班学生毕业时符合条件可以获得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证书及研究生毕业证书(双证)。

① 以上规定出自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文件《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若干基本要求》(2005年5月修订)

猜你喜欢
课程设置中国英国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
拔牙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