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霞 曲学利
[摘 要] 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有了一定的数量和规模,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育模式。但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出现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今后,政府主管部门要明确分工,整合资源,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规划,完善职高、普高双轨制,做好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学校要调整培养目标,创新教育模式,增强学生竞争力,多方努力,共同促进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6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9)08-0004-04
残疾人教育自创立以来,培养残疾人职业技能,为残疾人提供谋生手段就成为其首要目标。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是适应社会文明发展和市场经济需求,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尊重残疾人基本权利,推动其融入社会、奉献社会、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扶持下,我国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进一步发展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分析现状、发现问题、发挥优势、提出对策,将有助于推动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一、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截至2008年底,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县(区、市)三级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系、专业)达1757个,接受残疾人职业培训的普通机构有1974个,77.4万人次残疾人接受了职业教育与培训,并有10.7万人次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具有中等学历教育资质的职业教育机构有162个,在校生9932人,毕业生6033人,获职业资格证书4460人
1.办学模式
形成了三种办学模式:(1)传统的职高办学模式(残疾人职业高中、残疾人职业中专、技校),如广州聋校、北京第三聋人学校等注重职业技术教育,一般学制三年;(2)职高、普高双轨制办学模式,随着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出现和发展,基于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轻视文化基础教育的现实和学生要求进入高等院校深造的愿望,顺应残疾人教育的发展规律,部分中等残疾人职业学校开始创办普通高中教育,如北京第四聋人学校、青岛聋校、合肥特教中心;(3)中等向高等延伸的办学模式,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残疾人高等教育创立并日渐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造成了强大的冲击,使其毕业生竞争力趋于劣势,于是部分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开始向高等职业教育延伸,具体的实施方式:一是“3+X”的方式,如长春特殊教育学校;二是“联合办学”的方式,如甘肃省兰州市特殊教育中专、山西省特殊教育中专。
2.专业设置
形成了适合残疾人生理要求和就业需要的专业设置。聋人倾向于注重视觉效果和手工操作的专业,注重视觉效果的有:工艺美术、服装设计、美术设计、电脑绘画、雕刻等专业;注重手工操作的有:计算机应用、中英文打字、美容美发、烹饪、糕点制作、刺绣、编织、印刷、机械、金工等专业,并且超越生理障碍限制,尝试了健全人从事的专业,如社会福利事业管理。盲人倾向于非视觉专业,如针灸推拿、按摩、钢琴调律等。
3.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方面:由于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早,所以在硬件设施上相对比较完善,在校园建设、教学设施设备等各方面都比较成熟,尤其是职业教育必然要求的实验室设备相对比较完备。师资队伍方面:师资队伍是教育质量的最大保障,随着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了重视和加强,教师学历上大部分达到了本科,并且硕士的比例逐步提高。
4.培养目标
与办学模式相适应,培养目标大体有三种类型:职高模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突出应用性和技能性;职高、普高双轨制模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及为高等院校培养合格的生源;向高等职业教育延伸模式,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现状分析
我国的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自创立至今已有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又出现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1.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
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由于适应了残疾人教育的规律与需求,在残疾人教育体系中发展比较早,也相对比较成熟,具有了一定的数量规模,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育模式;具有比较完善的软硬件设施,尤其注重职业技能培养的设施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具有较为强大的师资队伍,开始注重师资队伍的总体学历水平;专业设置较为合理,符合残疾人的生理特点以及其就业要求,并且开始探讨超越其生理障碍的专业,如社会福利事业管理;开设的课程符合职业教育的需要和规律,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具有良好的效果;教育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逐渐形成了符合新世纪教育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
2.适应新形势,出现新变革
随着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出现与发展,对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形成较大的冲击和压力,因此,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也开始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以适应新的挑战。其方式大体有两种:一是开办普通高中,形成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两种教育模式并存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志愿及学习成绩进行分流,既可以满足一部分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获得基本谋生技能的需要,又可满足部分学生希望继续深造,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二是开始向高等职业教育延伸,利用较强的教育资源以及多年的教育经验,采用“3+X”或“联合办学”的方式,提高办学层次。
3.存在一定困难和挑战
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在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为残疾人事业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还不是很高,发展还不是很均衡,与残疾人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第一,政府宏观管理方面还存在分工不明确,资源整合不够有力的现象,导致学校办学能力较为薄弱;第二,对于职业教育的特点与规律认识不够清晰,未能科学地制定培养目标和计划,办学质量不高,学生就业压力大;第三,办学条件方面,虽然2007年,中国残联和教育部联合颁发了《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但目前还有很大一部分学校未能达到要求,硬件设施受经费限制还不能完全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师资队伍方面,“双师型”教师比较缺乏,教师专业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第四,在整体的规划和学科建设方面,缺乏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和统一管理,在与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方面出现矛盾;第五,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出现与发展,给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负面影响,部分学校为提高自己的层次向高等职业教育延伸,虽然能利用其优秀教育资源,但有的学校不能较好地处理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对今后发展的几点建议
今后的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应该怎么发展,向什么方向发展,这是一个宏大的课题,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特殊教育研究者、特殊教育工作者群策群力,从不同的高度、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去研究。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在此,笔者提出一点自己的想法。
1.明确管理,整合资源,增强学校办学能力
由于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属于残疾人事业,因而要接受残联部门的管理,我国目前还有一部分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是由残联主办的。同时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又属于教育事业,要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在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时,又要同时接受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和特殊教育事业主管部门的双重管理,存在分工不明确,资源整合不够有力的现象。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明确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分工,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残联部门作为残疾人事业的主管部门,承担着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责任,可以利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加大对学校的投入,扶持建立符合《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要求的规范化学校,这也是促进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条件;教育行政部门中的职业教育主管部门要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对学校进行管理和指导,使学校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的特点与规律,探索更加有效的办学模式,科学地制定培养目标和计划,提高教育质量;特殊教育的主管部门要从特殊教育的角度加强度学校管理和指导,使学校能够进一步了解残疾人和特殊教育的需求,建立符合残疾人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符合特殊教育需求的专业化教师队伍等,多方努力,共同增强学校的办学能力。
2.加强统筹规划,完善双轨制,增强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能力
随着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出现与发展,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矛盾与不协调日渐凸显。首先,残疾人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科目、时间不统一,造成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不科学、不稳定;其次,教学内容上课程设置和文化素质要求与高等教育不协调,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向高等职业教育输送生源的重任,但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往往有重技能轻文化知识教育的倾向,导致生源文化基础差,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的生源水平;其次,专业设置上没有和高等职业教育沟通,有的专业中等教育中设置了而高等教育中未设置,导致想要升学深造的学生没有机会,有的专业中等教育未设置,而高等教育中却设置了,导致生源没有专业基础,从而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将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统筹规划,对其专业与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计划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加快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研究与实践,引导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完善职高、普高双轨制,强化文化基础教育,调整专业与课程计划,做好与高职的衔接,保证高等教育的生源质量,如此以来,既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又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可谓双赢。
3.调整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竞争力
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一项对全国113个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最急需的前3位人才依次是营销、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分别占企业需求比重的14.4%、12.1%和10.9%,加上排在第6位的一般技术工人,企业对技术工人的总体需求占比达到了31.9%。这表明,全国技术工人供不应求,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有关人士将其称为“技工荒”现象。迄今为止,各地不同程度的技工荒已经开始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对此,国家在政策上进行了调整,2005年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并且《残疾人教育条例》中也明确提出了要重点发展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这都为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既然承办高等职业教育存在某些心有余力不足的现象,倒不如调整好心态,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经验,踏踏实实把自己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技术工人上,适应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的市场需求,探讨新的培养模式,加强自我生涯发展教育,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如济南特殊教育中心,打破以往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模式,把教学由课堂转向实习基地,把先理论后实习的“学中做”转向以完成某件作品为目的的“做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己解决问题并能有所创新的能力。或者和企业合作办学,既可保证学生的实践,又保证一定的就业率,解决了残疾学生的生存问题,也为其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可能。比如,上海聋哑青年技术学校,面对各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竞相开设各种工艺美术广告设计专业的现状,不盲目攀比,而是实事求是地从实际出发,坚持把培养目标定位在聋人中等技术人才和智能型的操作人才上,毕业生基本上都走上工作岗位。
当前,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特殊教育,党的十七大首次在党的工作报告中提出“关心特殊教育”,2008年,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今年5月又召开了全国第四次特殊教育工作会议,同时教育部等8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当然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和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也为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挑战。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多方努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一定会获得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俊卿.关于辽宁省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普教研究,1996(5).
[2]罗关怀.关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的思考[J].教育导刊,1999(3),(4).
[3]《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年鉴》(2009)[R].北京: 中国残联信息中心.
[4]《残疾人教育条例》[Z],1994年8月23日发布
作者单位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潘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