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普通的人
在共和国60年前夕,毛泽东逝世33年之际,以毛泽东的后人们作为封面,或有策划者一点苦心。
学做一个普通人,是毛泽东生前对子女不断的告诫。
毛泽东的后代,随着风云流转,时局更新,已适应现实需求。他的第二代命运跌宕起伏,但第三代已更加融入了普通人的生活,毛泽东的警示和告诫,似乎也成为这个家族一个精神传承。
做一个普通的人,要求不高,但知易行难。
一位中国农民的儿子,因缘际会,经过近30年的努力和打拼,成为新中国当之无愧的领袖,无论今天的人们对他的一生有着多么错综复杂的历史评价,却不能不对其严格告诫自己的子女不以任何名义谋私利,搞特权,有一种由衷的钦敬,毕竟,并不是所有人们熟悉的领袖人物,以及他们的后人,都能做到这一点。
感慨万千,万千感慨。
杨锦麟(凤凰卫视)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家的后代摆脱不了毛泽东的印记,从孔东梅的脸庞轮廓可以隐隐约约看到毛泽东的影子。当然,印记不仅仅留在外表上,还伴随着他们的生活和事业,更烙在他们的思想上。
面对这个与生俱来的印记,毛新宇选择了坦然去面对它、继承它,乃至将其发扬光大;而孔东梅则选择淡化它,甚至抹平它,做一个“和家族无关的人”。
毛新宇,更多的称号是“毛泽东唯一的孙子”。因此,他认为,他担当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工作是理所当然的。
而在孔东梅身上,我看到的是一个个性解放女性,“我首先是我自己”。放下伟人后代的光环,做个普通人,失去了很多那个光环可以带来的好处,孔东梅活得更加潇洒自如。孔东梅的自力更生在这个追求个性的时代无疑是潮流的。
无论是毛新宇的继承还是孔东梅的求新,他们身上的毛主席印记已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的今朝。
滴水(广州)
找回平凡
风云变幻,时代更新,无意政治的毛家第三代学着“做一个普通人”。不过,如今的毛家第三代都仍生活在毛泽东的影子下。毛新宇自述走上研究毛泽东思想的道路,原因是受家庭的影响,他把研究毛泽东思想看作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选择。
而身穿丝绸的紫色连衣裙,一条长长的鲜红色围巾,对穿着有独到见解的孔东梅在她的“菊香书屋艺术空间”内显得悠闲自在。背景中一排关于外公毛泽东的传记、雕塑、书画等等,这些是798“菊香书屋”的标识,当然也是孔东梅作为毛泽东唯一的外孙女抹不去的印记。一眼便能识别的,是她下巴上一颗与外公一样“卓尔不群”的伟人痣。
同毛家的所有后人一样,孔东梅也是做人低调,不张扬。同时,她有多家自己的公司,尝试做影视主持,关于外公的书写了一本又一本……作为一代伟人的外孙女,她做的事业与众不同:历史把他神化,孔东梅要把他人化。
蒋政(南京)
又到新生报到时
今年的大学新生基本上已全部报到,开始军训或上课了。我的一个大学好友刚好在四川某重点大学做辅导员,应他之邀,趁新生报到时前去打望一番,观察下传说中的“90后”大学新生初来乍到时的别样风景。
第一道风景看交通工具。与我们当年上大学,远途以火车为主,省内及本市以公共汽车为主不同,校园里拖着行李的新生,不少拉杆箱上民航托运的行李标签还未及拆除,打“飞的”报到者已非个别现象。而省内及成都,不少孩子是乘私家车前来学校,更有自驾车前来报名者,点个到便又飞奔而去。在校园的马路上,不到上午10点,已停满了各式车辆,除“川”字头外,还有大量“粤”、“渝”、“鄂”、“豫”等牌照的外省车辆,其中不乏沃尔沃、奔驰、宝马等豪车,甚至还有加长版豪华轿车,气派十足。
第二道风景看着装。“90”后大学新生的确新潮,不少女生穿着性感的吊带衫、热裤、迷你裙,相当数量的女生烫了头发或染了颜色。男生戴港式黑框眼镜、做了爆炸式发型的也不乏其人,哈日哈韩族更是何其多。
第三道风景看“四大件”。如今,新生报到的四大件已颇为闪亮,主要是电子产品,包括手机、MP3/MP4/PSP、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从很多学生手里攥着的手机来看,低端简易型手机不多,千元左右的手机属于主流,也有学生拿着iPhone、N97等高端手机招摇过市。
下午,我移步大学绿色通道。到这里办理入学手续的多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不少还是去年汶川地震的遇难家庭。这些孩子大多言语甚少,穿着素朴,有的一坐下来就开始打听勤工俭学岗位如何申请。一个河南农村来的孩子默默地告诉询协助办理助学贷款的老师:“我脚上的皮鞋是20年前父亲结婚时候穿的。”
社会的贫富差距近几年毫无悬念地蔓延到大学校园,这原本是孩子涉足尘世前的最后一方净土。感叹无用,还是由衷祝福所有今年入学的大学新生们前程似锦。
本刊记者 陈彦炜
“美国人”的中国观
我的表妹今年14岁,在比利时出生,在巴西待了一年,5岁从美国长大。每年暑假,父亲都强迫她回中国来看看,并无可救药地说她是个“香蕉”,还偷偷给她喂狗肉,并骗她说是牛肉。今年暑假她回来一个多月,去了贵阳和北京,以下是她英文日记的摘抄,里面写了对中国的印象。
我们开车上路后,我的耳膜只跟一种声音碰撞了起来:汽车喇叭声。喇叭的鸣响,高音,低音,谁又知道F调在中国人的手上可以有那多的变化呢,鸣喇叭快乐一族?在美国,10天内你能听到喇叭声一次或两次,并且只是在你离死还差两秒或者某人在路上确实激怒了你的情况下。
……被带到中国后,这个国家的确给了我一个关于毒品的文化震荡。几乎我去的每一个地方,无论是在街上还是在晚宴的饭桌上,肯定会有人在抽烟,而且在晚餐的时候,酒精几乎到处都是。每一个地方!
……我觉得在中国过马路是一样艺术和巨大的挑战,因为在美国你可以蒙着眼睛过10次8次马路也没事。不幸的是在中国每个人都横冲马路,几乎没人用斑马线。也许我只是个胆小鬼,但老实说,中国人为何过马路不得心脏病?我几乎无数次差点被极速移动的汽车撞到(包括单车),以至于我都数不过来次数,这真遗憾。
……我只在美国遇到过警察(谢天谢地),那次是我的表哥玩电话的时候不小心打了911,把警察叫了来。几分钟内,警察来到了房间并问我们发生了什么事情。不幸的是,在贵阳花溪,他们用了20分钟才来到,之后他们是如此的不专业(按照美国的标准),开始抽烟和用手机聊天,换句话说,基本上什么都没干。
本刊记者 王大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