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勇
摘要:针对电类课程教学的特点,将抽象的理论教学变得具体、生动,可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深深感受到学电有趣,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电类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电类课程一般是专业技术基础课,本身的知识容量大,涉及面广,理论抽象,实践性较强,学生在学习时易产生畏难心理。学习电类专业既要动脑,又要动手,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中专与技校的学生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很难完全听懂并掌握其理论内容,这就严重影响了其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因此,在电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结合,努力为学生营造主体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使静止的文字变为形象的实物展现,便于学生切实理解抽象概念。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电工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电类课程的教学必须不断改革,方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体会到,电类课程教学采取理论教学与电工实验课相结合的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出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可以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电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良师益友,当学生对所学课程产生兴趣时,就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会使学习变得积极主动,从而树立自信心,提高教学效果。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课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培养。这就要求教师根据电类课程学习的特点,运用各种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引发师生互动,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学生对自己将要学习的内容都有很强的好奇心,迫切想了解课程的内容和实用性,这是一种潜在的学习兴趣。在电类课程的教学中,如果能够重视知识的实用性,以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不仅可以使学生充满成就感,而且还会使其从“无奈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自觉地参与师生互动,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注意趣味性题目的研究。比如,讲变压器时,改变一次侧和二次侧的线圈匝数,就可以得到升压和降压的效果;在讲交流电路时,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合适的电容器,就可以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充分发挥电源带负载的能力。又如,在讲串联谐振时,笔者是这样引入课题的:“收音机调台时,调的是什么?”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生动的事例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想学、爱学。例如,讲解触电急救时,可举一些因不懂急救方法危及生命的惨痛教训以及利用触电急救挽救宝贵生命的例子,并进行对比,同时将前几届学生制作的有趣实验作品向学生展示(如对讲机、声光控延时开关等)。这样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求知欲。
加强直观教学,建立学习自信电类课程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用性,照本宣科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俗话讲得好:百闻不如一见,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笔者利用实物、模型、演示、多媒体、教具等直观手段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以加深直观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二极管的结构及伏案特性”时,可边讲理论知识,边拿出不同类型的发光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等,让学生观察其外形及各自的特点,然后逐一分析讲解各种类型二极管的结构与作用,启发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可适当深化知识,拓宽知识面,并且可举出各种二极管在实际电子线路中的具体应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电类课太有用了”。这样就会对电类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实验教学环节与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开辟了趣味教学的新天地,教学中一些抽象知识无法通过仪器和设备让学生观察,这是电类教学的难点,此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制作逼真的模拟课件,帮助学生摆脱认识障碍,例如电源内部电子与离子的移动、电动势的方向、电容器充放电、交流电的产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等内容都可以运用多媒体。又如,在讲三相交流电路中负载星形联接的中线作用时,可利用计算机将实验装置画出,负载全部采用普通灯泡,利用动画效果将整个实验过程通过模拟方法完成,这样不仅可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学生易于接受,更重要的是能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教学效果。
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相结合,培养综合能力实验是理论教学的延续,有利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利于验证理论知识,降低理论知识的难度,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可增强学生观察与实践的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最佳途径。电类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大力加强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是学好电类课程的一个重要措施。因此,必须在理论教学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为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将素质教育融入实验教学的整个过程,既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常言道:听别人讲十遍,不如自己亲自动手做一遍。因此,实验课应尽量减少演示性实验,增加验证性实验和学生必做的实验,适当地变换不同的实验课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理论教学与实验课紧密结合,可以变抽象为直观。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学生对理论课的接受与理解能力较差,而动手操作的积极性远大于课堂听课的积极性。根据这一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正弦波振荡器时,由于其电路与简单电路相比要复杂得多,加上类型多样,理论分析抽象,如采取单一的讲授方法,则不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此时可借助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连接电路,通过示波器观察波形,并且可以改变实验方法,使实验方法多样化。如在振荡电路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先将电路接好,并有意地设置一些小故障,使学生从示波器中观察不到应有的波形,然后鼓励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利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决,使学生在排除故障的过程中得到乐趣,学以致用,从而产生一种成就感。通过实验,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了验证,化抽象为具体,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电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项目之外,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使抽象的理论教学变得具体、生动,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深深感受到学电有趣、学电有用,为学生学好专业课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冼凯仪.虚拟电子实验台在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1,(2).
[2]尹仕,杨泽富,刘志强.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创新实验室建设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4).
[3]成谢锋,蒋桂霞,冯志全,等.电工电子网络化教学系统[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1,16(3).
[4]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丛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411.
作者简介:
孙勇(1958—),天津市劳动保护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电类课程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