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芳
摘要: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因为入校生的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在有限的学时内,既要完成目标教学计划,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对教师是很大的挑战。“图示教学法”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讲解学习内容,通过图形、表格、符号及其组合的方式来辅助单一的理论教学过程,对于活跃课堂氛围,减轻学生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图示法;高职;英语教学;语法;词汇
传统大学英语课堂基本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在讲解语法和词汇部分内容时,不少教师都遇到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动力不足、容易懈怠、学习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在高职类专科院校,入校时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如何改善课堂氛围,降低难度预期,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成为高职英语教学的一大难题。笔者发现,在教学实践中适当运用图示教学法,对于这一难题的解决有着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图示法”与语法教学
一提到语法,许多学生都感到头痛,但在日常学习和各类考试中无法回避,虽然大学生已经脱离了高中时期高强度的题海战术,但是入校后为了将来的就业,各种英语考试证书仍然是他们当中许多人渴望借以证明自己英语能力的材料,而英语教学中语法无论如何都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不管是从学生角度还是从教师角度出发,如何更快更牢固地掌握语法知识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和任务。
“图示法”与虚拟语气虚拟语气是英语语法学习中较难的部分,也几乎是各类英语考试的“宠儿”。动词变化多,特殊结构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有防不胜防的感觉。但事实上,像这种大块的语法点,如果能掌握其精髓,就可以“以一敌百”、“不战而胜”。笔者先从概念入手,借助“时间轴”(见图1)帮助学生理解虚拟语气中的时态变化,这就为整个学习过程打下了最重要的基础。第一根轴线是正常情况下的时间发展图:过去——现在——将来,适用正常的谓语动词变化,即过去用过去时,现在用现在时,将来用将来时。第二根直线则是虚拟语气中的时间发展图,可以看出箭头是倒走的。体现在动词时态上就是倒推一格,即过去用过去完成时,现在用过去时,将来用现在时。这样一对比,就很容易得出表2中的变化,粗体部分为虚拟语气中的动词形式。当表2中的动词形式得以明确之后,虚拟语气中最核心的内容非真实条件主从复合句中的动词变化通过一个简单的推导过程,就可以正确而完整地记忆下来。这一步,有赖于主句中的情态动词对于其他动词天然的约束力——其后只接动词原形。所有表2中虚拟语气部分的动词形式在主句中要与情态动词兼容,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因此导出表3(表3,情态动词以would为例)。表1和表2的存在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正确地推导出表3,实际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很容易记忆,学习积极性也被激发出来,曾经视为畏途的表3在表1的引导下变得“平易近人”,此时再辅之以适当的练习,在课文和日常对话中鼓励学生发现和使用虚拟语气,这个以往的难关反而成为了坦途,尤其练习题的正确率大大提高了。在表3已为学生接受认可的时候,这时必要的修正或者对表3中的特殊变化就必须“趁热打铁”,向学生指出有两点例外:(1)系动词be一律以were形式出现;(2)将来时中的情态动词有特殊要求,were to或者should选其一。
“图示法”与时态对于已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来讲,单一的时态变化并不难掌握,难点在于一些复杂的时态形式,虽然这种情形出现的几率不高,但是心理层面的影响很大,学生遇到困难容易形成挫折感,对于英语的“善变”产生厌烦甚至反感。所以,这虽然不是教学中的重点,但对于提升学习英语的信心会有很大的帮助。一般时、进行时、完成时这三种时态模式,每一种下面都附有三种变化,与现在、过去、将来有关。重述这一观点时,必须要尽力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譬如,认为进行时只有现在进行时一种变化。为了明晰这个观点,笔者仍然借助于“图示法”(见,以动词do为例),向学生演示表2并简略讲解后,马上安排学生自行变化完成时的三种形式。课堂实践表明,学生动手兴趣浓厚,演变出来的形式一般不会有错误。通过巩固练习,在学生已经比较牢固地掌握了上述九种时态变化的同时,借助适当的时机(如习题或者阅读中的句子),可以让学生初步认识另两块比较复杂的时态变化:过去将来时与完成进行时。教学中我不纠缠于两种变化的理论解释,侧重于教授学生掌握正确的变化方法。如“过去将来进行时”,名称很复杂,似乎很难掌握,这时,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突破心理障碍,抓住关键,简明扼要地实现时态形式的拓展。“过去”由动词“过去式”体现,“将来”要靠情态动词体现。以will为例,will承担“过去将来”的变化,“进行时”则由be doing体现:will→would + be doing→would be doing。再以更复杂的“将来完成进行时”为例(见图3)。可以看出,上述的流程俨然与数学中的公式十分相似,在文科纯理论的语法知识中导入数学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颇为新鲜的经验,实际教学效果也不错。
“图示法”与词汇教学
基础词汇学习目标图词汇学习应该分四步走:拼写、发音、词义、词性。在教学当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在前三项花了不少时间,许多学生也就仅止于前三项。而这就是“死记硬背”最发挥作用的地方。英语词汇最大的麻烦在于其形式的“可变”与“善变”,这令许多学生深受困扰,总感觉防不胜防。教学过程中,笔者一直强调基础词汇的深度学习。从中可以看出,在强调词性学习的前提下,对于四大类词汇又各自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其中以动词的学习目标最为详尽:不规则动词变化表、及物不及物动词以及系动词的区分、常用词组搭配。基础词汇总量不大,有助于学生加强学习信心。尤其对于英语后进生而言,基础薄弱,信心不足是很大的阻力,在控制任务量的前提下,明确学习目标,对于提升学习效果有明显的帮助。
形容词与副词修饰功能区分图关于这两种词汇,学习的误区主要集中在对于修饰对象的混淆,能力稍强些的学生能记住“形容词修饰名词,副词修饰动词”,但对于其他的修饰功能就没有把握了。在实践教学中笔者发现,采用语言讲解的方式收效不大,即使辅之以练习效果也不是很好。后来,笔者借助数学中的“集合”概念,在图5中可以看到形容词与副词修饰的对象没有交集,而形容词修饰的对象仅有名词,这样教学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形容词的修饰对象,即节省了时间,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量,有“出奇制胜”之功。
英语介词图英语中的另一个困扰是介词,这是词组搭配的重要成员。单凭讲解难免抽象,为了使介词的概念更清楚地体现出来,笔者仍然借助图形,不但简明易于理解记忆,还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展示图6的同时,教师辅之以适当的讲解,这几组介词的用法基本上就比较明确了。再如,在讲解“及时”in time与“准时”on time两个词组时,我使用了一个圆形(见图7)。在图形的帮助之下,学生能够很快地记住in time 与on time的不同意义,并通过不断的练习巩固这种效果。
词汇练习图在知识点讲解之后,必然要辅之以一定量的练习,词汇练习的种类很多,本文着重介绍一种以图表方式练习词形转换的形式:列出10个单词,要求按照词性放入表格,如dead是形容词,放入形容词项下,然后在其他空格处填出相应的词形,每个单词至少要求一种词形转换,一般需要3名以上的学生依次共同完成这项练习,能力越强的学生能够转换的单词越多。学生板书时,还可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以示区分。见表3(因篇幅限制,以4个单词为例)。
总结
俗语说,“教学相长”、“寓教于乐”,这是每一位教师所希望达到的境界,对于承担高职公共外语教学的英语教师来说更是如此。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尽可能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并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授知识,从而达到提升学习效率,完成学习目标的任务。
英语教学中可以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很多,“图示法”是其中的一种。这样一种开放式的思维方式,打破了传统理论教学模式的桎梏,实现了认知过程与情境过程的有机结合。它的优点非常明显,能帮助学生加快理解过程,相应地也就帮助教师减轻了讲解的负担,改善了教学效果。更为有利的是它明显地简化了记忆过程,提高了记忆速度,当学生发现实际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大大低于自己的预期时,心理上会更乐于接受,而这种乐观的情绪对于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它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架构了一座互动的桥梁,也使原本枯燥深奥的语法词汇的学习转变成简洁明快的图形式学习。
参考文献:
[1]闫英琪,王立明.通过思维导图用词根架构英语单词[J].甘肃科技,200,7(10).
[2]张淳.英语阅读教学的思维导图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
[3]陈敏.思维导图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5,(2).
[4]魏利霞,郭鸿雁.思维导图与英语学习者元认知能力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11).
[5]邵晓霞.用图示理论指导学生在语境中习得词汇[J].社科纵横,2006, (5).
[6]杨先明,何明霞.图示理论与口译记忆能力训练[J].上海翻译,2007,(3).
[7]周荆洪.图文结合教生词[J].职业教育研究,2005,(1).
作者简介:
廖芳(1974—),女,苗族,硕士研究生,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