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行为科学理论矫正学生的逆反心理

2009-09-24 03:43朱亚云
天津教育 2009年7期
关键词:功课挫折矫正

朱亚云

逆反心理是指人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或行为产生反感情绪,意欲做出与常理相悖的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在心理上表现为厌烦、厌恶、反抗和对立;行为上表现为拒绝接受教育,不愿执行合理的要求,故意对抗,行为上具有对立性、抵触性、放任性的特点。逆反心理容易导致学生形成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性格,还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因此,加强对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和矫正的研究,是保证德育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课题。

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是其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经历。一方面,随着身体的发育、心理的完善,学生的活动范围扩大,活动能力增强,自主意识萌发,学生们由此产生了独立、自主的心理需要,常常想摆脱师长的控制、挣脱成人的束缚而自行其事;另一方面,学生的认识能力不足,对客观世界认识有限,也不能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主观世界,心理上显得幼稚、自私、冲动,从而表现出逆反心理的特征。随着知识的积累、阅历的增加、认识水平的提高,学生往往能自行克服不良心理状态,但教师也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行为科学的理论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正确认识需要、动机、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

逆反心理有时是批判性思维、求异性思维及好胜心强的表现,如果一味地扼杀,往往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不利于其形成开拓进取的个性。根据心理学所揭示的规律,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研究需要、动机、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根本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矫正方法。

教师要深入细致地观察学生的行为,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往往有多种多样的需要,有合理的、切合实际的需要,也有不合理的、不切合实际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合理需要和当前能够满足的需要,教师应尽力满足;如果一时不能满足,教师就要向学生讲明道理,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接近学生的期望值;对于学生不合理、不正当、不现实的需要,要通过有效的沟通,晓之以理,动之有情,加以说服教育。

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内在动机,对于纠正学生的逆反心理、有效进行心理疏导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一动机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同一行为可能出自不同的动机,合理的动机也可能导致不合理甚至错误的行为。内在动机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常会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教师应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有效的沟通,分析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背景和动机,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加以正确引导,从而找到逆反心理产生的根源。

二、重视环境因素在学生逆反心理形成中的作用

很多学生由于思维能力有限,对事物的判断能力较差,不愿意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因此当他们的态度、意见、行为与别人保持一致时,他们会产生“没有错”、“不会错”的安全感,在团体的压力下产生从众的行为。可见,环境因素对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会产生较大影响。通常情况下,逆反心理较强的学生一旦形成团体,往往会对其他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昔孟母,择邻处”,说的是孟子小时候,母亲为了给他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曾三次迁居。“交必择友,居必择邻”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不同的环境条件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既受内部条件的制约,又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要避免逆反心理较强的学生结成团体,就要发挥一批优秀学生的团体示范作用,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形成学生之间有益的情感渗透和人格影响。

三、提高学生的挫折容忍力

在人的生活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挫折是避免不了的。当人们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在复杂的环境中遇到干扰和障碍,并受到个人自身条件的限制,因此导致需要得不到满足,动机得不到理解,从而引发挫折感。每个人对挫折的“适就”能力(即挫折容忍力)不同,有的人百折不挠,意志坚定;有的人则意志力薄弱,容易心灰意冷,产生逆反心理。对学生而言,重要的是培养挫折容忍力,通过提高思想觉悟,树立远大理想,加强身体煅炼,增强体质,来提高对挫折的耐受力。教师可引导学生多接触生活,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事件,积累经验,丰富阅历,对挫折做好心理准备;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克服困难,或者重新调整目标,避免因情绪失控而产生攻击性行为,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告诫学生,面对挫折时不能找借口推卸责任,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幼稚倒退行为;不能失去信心,茫然忧虑,形成自私冷漠的人格;不应悲观失望,无所作为,一再重复同样的错误。对于受到挫折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关怀和帮助,伸出热情的双手,帮助他们恢复心理平衡。对遭遇失败的学生采取冷嘲热讽、歧视鄙夷的态度,只能激化学生的对立情绪,加重其逆反心理。

四、针对行为改变的不同时期,分别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

个体行为的改变要经历三个时期。一是“解冻期”,这一时期个体开始正视自己行为的改变,认识到改变的必要性。对于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而言,“解冻”意味着逆反心理的“松动”。促使其“解冻”的方法是,增加改变的驱动力,减少反抗改变的遏止力,注意将学生自我改变的意愿与实际奖赏联系起来,将不愿意改变与适当的处罚联系起来,从而加速“解冻”的进程。二是“改变期”,这一时期关键要引发学生的“认同”与“内在化”两种动机。“认同”和“内在化”产生的基础是好的行为模式的渗透,这就需要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和教师自身的人格影响力。三是“冻结期”,这一时期新行为“冻结”为习惯,教师要对学生的新行为进行定向控制,对新行为加以肯定、表扬、鼓励。这是说,当学生趋向于好的行为模式时,教师应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人格和行为习惯。

另外,矫正学生的逆反心理还应把握以下原则。第一,消除学生的疑惧心理、对立情绪,使之确信教师的真心实意;第二,发现学生成长中的积极因素,点燃他们内心深处的“向善性”;第三,抓住“解冻”的关键时期,促使学生发生心理转变;第四,针对个体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教师要知道,学生最需要的是温暖,最感动的是信任,最渴望的是尊重,最担心的是冷淡,最反感的是歧视,最害怕的是“看不到未来”。

五、采用目标分解的教育方式

恰当的目标能够给人以希望,使人产生心理动力,激发人的热情,引导人的行为。首先,目标要与学生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相联系,使他们从目标中看到自己的利益。其次,要让学生感到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很大。如学生甲和乙,两人均有四五门功课不及格。甲的父亲得知后,狠狠训斥了儿子,并要求他下次必须把这几门功课考及格。乙的父亲则采取了另一种方法:帮助孩子分析成绩差的原因后,用自己的切身感受给孩子讲解掌握知识的重要性,最后对孩子提出要求,下次考试中原来及格的功课继续保持,将不及格的某一门功课考及格。结果是,甲因为达到目标的难度太大,于是学习更加不在意,成绩更差了。乙觉得可以达到父亲为自己设置的目标,于是抓紧时间学习,最终较好地达到了父亲的要求。这时父亲给其鼓励,“这学期你的进步很大,说明很有潜力,下学期再把另外一两门功课考及格”,乙通过努力从全部及格进步为几门功课优良,再从几门功课优良进步为全部优良,最终跨入了“优等生”的行列。这种目标分解的方法就是将似乎高不可攀的目标拆分为若干较易达到的阶段性目标,然后通过目标导向、定向控制、分步实现,最终完成任务。矫正学生的逆反心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目标分解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六、排除沟通障碍,改善沟通方法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主要是借助语言来进行的。语言只是工具,而不是思想本身,因此对话者之间往往产生理解上的差异和沟通上的障碍。这就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精心组织语言,寻找“共同的经验区”,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接受教师的语言信息。同时要注意,在接收信息时,情绪急躁的人对信息的理解容易片面化,待自身情绪稳定时才能更好地接收、理解信息。因此,在学生情绪不稳定时应避免信息的沟通,以免招致对立情绪,加重其逆反心理,阻碍教育目标的实现。沟通信息也不宜过量,在沟通过程中要提供充分、有用的优质信息,重在增强师生沟通的效果。还要采取双向沟通方式,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并及时对理解歧义进行有效地更正,尽量使用学生易懂的语言,做到表意明确,条理清楚,不要模棱两可。良好的沟通要先澄清概念,明确目的,注意信息的内容和谈话的语气,选择恰当的时机与环境,传递有用的信息,及时进行反馈。同时,教师要言行一致,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真正了解学生的想法,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沟通的前提是无条件的关爱,不能因为学生存在逆反心理就放弃沟通,要尊重学生的真实需要和内在动机,让学生敢于说出心里话,并尽量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正确看待和处理学生的心理需要,疏通师生交流的渠道,是矫正学生逆反心理的关键。

(责任编辑邓蕙)

猜你喜欢
功课挫折矫正
有思想的评课:做足四项功课
我国古代女子出嫁之前的功课
挫折使我更坚强
我本想把功课做完
人生有门功课叫不辜负自己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改良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