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西谛
再美好的理想也只是遥不可及的,敌不过现实里一个小小的诱惑
尽管时隔一段日子,关于威勒夫妇的故事带来的余震,似乎并未就此从我心头消除。我想,或许真的要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才行。威勒夫妇生活在彼时彼地,我们生活在此时此地,但分别不大,分别不大于彼此生活的地名——他们住的地方叫革命路,我们呢?也许叫解放路。电影里威勒夫妇的世界是模型式的:丈夫进城工作、妻子居家劳务,他们除了彼此拥有,还有孩子、邻居、朋友、同事。背景都是典型的,并没有被赋予过多时代的、社会的氛围。
威勒夫妇的生活的确是典型的,是模范的,他们是人人羡慕的完美一对,是“特别”的。尤其是,他们自认为是“特别”的,这是最终造成悲剧的源头。如果我们回头,看影片的开场,弗兰克与爱波的浪漫相遇,真是恍若隔世。接着的第二场是数年之后,就是弗兰克·威勒创作、爱波·威勒主演的舞台剧以失败落幕,然后夫妻间相互攻击讥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裂痕一下子展现在我们面前。被生活钳制住的人生、家庭和爱,令人多么沮丧和悲哀,并且这种被平庸腐蚀下的日子一望无际。妻子爱波意图挽救他们的生活,想要抛下现有的一切,投奔遥远的巴黎开始彻底的新生活。不用说电影里的角色,就是电影外的旁人,但凡在生活里打过滚的观众,看到这里也会五味杂陈——而最后恐怕都要暗道一声:幼稚。而在电影里,威勒夫妇的友人听到他们要去巴黎生活,竟然暗地失声而哭,哭得看似莫名,却让人寒意直起。
起初,弗兰克是应允的,巴黎是他信念中仅剩的梦想了,而妻子描绘的未来,听起来如此美好。他是这么说现在的生活来着:无望的空虚。但是,当一份高薪的工作突然摆放在面前后,弗兰克放弃了他们夫妻共同的理想。再美好的理想也只是遥不可及的,敌不过现实里一个小小的诱惑。《革命之路》的转折处,是弗兰克录下的一段话,可能是电影里最重要的词句:“了解你现在所拥有的,了解你还有所需要的,了解什么是你不能够没有的——这就是所谓的‘库存控管”。弗兰克在这个人生的“库存控管”条规下退缩了,被爱波视为不可饶恕的背叛,最终导致这个家庭走向“毁灭之路”。人生的库存控管,大概就是让你趋众而活,让你牢牢地握住现实不放。电影里的那个被电击疗法治疗过的、天才精神病人道破了弗兰克的内心:或许你觉得,还是在无望的空虚里要过得舒服些。
因为迪卡普里奥与凯特·温斯莱特的主演,很多影迷都说也许《泰坦尼克号》上的杰克没有死,和露西从此生活在一起,也许就会变成这部“续集”里的样子。但是,这条中产家庭的“毁灭之路”的指向,远不是“婚姻通往爱情的坟墓”这么简单,指向的是人心当中的患得患失的思量、导致最终的进退失据的必然命运。是的,进退失据的人生。为什么萨姆·门德斯在语带调侃的《美国美人》之后,又要拍一部更加阴郁、压抑、气场汹涌,甚至让人有点喘不过气来的电影?我最近在读雷蒙德·卡佛的小说,他都是在写日常生活的阴暗面,他自述:是为了让读者联系到自己,被感动,并想到自己的存在。同样,看完《革命之路》,我想能让自己感受到家庭和生活中有这样那样的悲哀是重要的,只有诚恳面对,才能更真实地意识到自己还在活着,还在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