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原则:银行的绿色宣言

2009-09-23 08:46
董事会 2009年8期
关键词:兴业银行赤道金融机构

2009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人类社会从未像今天这样休戚与共——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讨如何通过国际协作解决全球共同面对的金融危机和气候危机。全球经济一体化彻底改变了世界的经济格局和环境生态,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孤立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与金融危机相比,应对气候危机需要更强大的国际协议和更深的合作智慧,因此,2009年12月将于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毫无疑问成为了本年度最受瞩目的国际会议之一。

与以往不同,关注这个气候大会已不再限于政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对商业机构来说,环保、绿色消费以及节能减排同时也是一个风险和机会并存的市场。今天,众多企业已经把环境和气候变化因素纳入整体发展战略,探求可持续商业模式。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公众企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资源配置的枢纽,银行的行业特性要求其对环境和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而在商业银行群体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那些采纳了赤道原则,把环境风险和社会风险管理纳入日常经营管理和业务流程的“赤道银行”。作为中国唯一一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也因探索可持续商业模式和社会责任有机统一的不懈努力,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

认识赤道原则

赤道原则形成于2003年6月,是由全球主要金融机构参照国际金融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指南建立的一套自愿性金融行业基准,旨在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是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之一,也是国际金融机构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之一。

根据现行的自2006年7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文本,赤道原则适用于总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新项目、可能对环境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旧项目扩容与更新现有设备有关的项目融资,以及项目融资财务咨询服务等金融行为。赤道原则要求金融机构将这些融资项目,按照潜在的环境社会风险和影响程度分为高(A)、中(B)、低(C)三类,银行要结合项目分类审查其环境和社会风险,在借款合同中嵌入承诺性条款,聘请独立外部专家审查项目的社会和环境评估报告、行动计划以及磋商披露的记录等资料,对项目建设和运营实施持续监管,并定期披露银行在赤道原则方面的实施情况。

截至2009年6月30日,全球已有包括汇丰银行、花旗银行、巴克莱银行、瑞穗实业银行以及兴业银行在内,共计69家金融机构宣布采纳赤道原则,其中绝大多数是各国金融行业的领先机构,其项目融资额约占全球项目融资总额的80%以上。

对金融机构而言,赤道原则是对其履行社会责任具有内在和外在约束力的行为准则。内在约束指金融机构接受赤道原则是出于企业伦理、法律和经济上考虑的一种社会责任的自愿承担,表现为银行对达到一定规模的项目融资给予仔细慎重的审查并分级,评估该项目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要求项目制定行动计划、建立申诉机制、建立社会和环境管理体系等;外在约束主要表现为银行要通过聘请社会或环境专家进行独立审查、定期报告和对外信息披露等方式接受社会公众和投资者的监督。尽管赤道原则不是正式的国际公约或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但正是通过这种内外约束力来影响银行的内控管理和信贷机制,从资金源头上制约企业对社会、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体现了金融机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赤道原则确立了国际项目融资的环境与社会的最低行业标准,使得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有了量化指标。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本质在于平衡并构建和谐的多元利益主体关系,即在强调股东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其公众属性和社会责任。赤道原则要求金融机构在项目融资中审慎考虑环境和社会风险,强调环境、社会与企业发展和谐统一,推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目标从早期的“股东利益最大化”向“充分考虑多元利益主体诉求”的新阶段发展。某种程度上,“赤道银行”已经成为推动商业银行管理模式和公司治理理念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的领跑者。

赤道原则走进中国

兴业银行是中国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采纳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从历史和规模来看,与国际上那些声名赫赫的“赤道银行”相比显得年轻,有些单薄,但这并不妨碍兴业银行成为中国最具战略眼光的银行。

回忆起三年前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首次听说“赤道原则”这个词时的情形,兴业银行董事会秘书唐斌先生至今仍记忆犹新。当时兴业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刚刚启动能效融资项目合作,开始涉足可持续金融领域。唐斌好奇地向IFC的官员询问了“赤道原则”为何以赤道冠名?谁也没想到,这个不经意的“好奇”竟触发了其领导的董事会办公室长达两年多的对赤道原则课题的研究和对兴业银行采纳赤道原则的论证,并最终推动董事会于2008年6月全票通过关于采纳赤道原则的议案。应该说,初识赤道原则,兴业银行就敏感地意识到,赤道原则可以成为推动银行谋求长远发展战略和提升银行治理文化的重要切入点。

与以往单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营运思路和模式不同,兴业银行董事长高建平的想法是:要从战略高度出发,把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金融作为现代银行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导向,充分考虑多元利益主体的诉求,有效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矛盾;尤为关键的是,需要建立一套与战略思想和治理理念相配套的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

这些重要思想与赤道原则的宗旨不谋而合。从能效融资到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这两年极不寻常,我们完成了重大发展战略和公司治理理念的转型。”兴业银行董事长高建平深有体会。

早在2006年5月,兴业银行就联合IFC在国内首创推出能效融资项目,将双方的市场化融资优势、公共事业服务优势和风险管理优势等融合,结合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融资需求特点,创造性地引入风险分担机制,为51个节能减排项目提供了逾12亿元人民币的贷款,每年可减少约400多万吨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

该期项目的成功推广让兴业银行在2007年6月获得由英国《金融时报》和IFC联合颁发的“可持续交易银奖”,成为当时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金融机构。

当年10月24日,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应邀出席墨尔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全球圆桌会议,正式签署了《金融机构关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声明》,此举代表兴业银行正式加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行动(UNEP FI),进一步表达了兴业银行关注环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决心和信心。随后的11月27日,李仁杰行长借会晤时任IFC环境与社会发展局局长瑞秋・凯特(Rachel Kyte)女士以及东亚太平洋局局长任康德(Richard Ranken)先生之际,再次重申了兴业银行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金融的原则立场。

2007年12月14日,兴业银行董事长高建平在广州会晤专程前来参加兴业银行和IFC共同举办的“能效融资项目圆桌会议”的世界银行行长佐力克(Zoellick)先生,双方就节能减排、绿色信贷对中国的重大意义以及中国银行业采纳赤道原则等展开高层对话。这次对话及所产生的成果,被美誉为中美第五次战略经济对话合作交流的一个成果。

2008年是兴业银行可持续战略转型的关键一年。

这年2月,兴业银行又与IFC就节能减排项目签订了第二期合作协议。本期合作共提供节能减排项目贷款人民币约15亿元,预计每年可减排超过500万吨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关闭10座100兆瓦的火力发电站。4月,高建平董事长在股东大会上提出了公司治理理念的总体战略目标,即“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对银行社会责任与自身可持续发展间关系的认识,积极探索以多种方式推动银行践行社会责任,构建人与自然、环境、社会和谐共处的良好关系”。

猜你喜欢
兴业银行赤道金融机构
勇攀赤道雪峰
环球旅行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最热的地方不在赤道
飘,雪的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