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小学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

2009-09-23 04:55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馆员柔性

杨 梅

在“应试教育”环境下,中小学图书馆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逐步被弱化和边缘化。学校课堂教育似乎成了学生知识的唯一源泉,这种教育取向使得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逐步远离了所谓的“闲暇”书籍,而成了一种潜在的读者群。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学图书馆顺理成章地成了学校可有可无的一部分。在没有知识、信息需求这种动力的情况下,图书馆是很难发展的。再者,图书馆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学校财政不太充裕的情况下,就很难把图书馆的发展提上议程。因此,中小学校图书馆在学校的整个系统中便处在一种“边缘”的状态。

一、中小学图书馆传统管理模式分析

多少年来,图书馆就是作为搜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信息的集散地,发挥收藏保存功能,图书馆虽在保存人类文化典籍、优化藏书方面有独到之处,但其不足之处也日益暴露出来。

图书馆的传统模式表现为以下几种形态:第一,在馆藏建设上,重藏轻用,采用封闭式闭架借阅,藏书和读者隔离,主要靠图书馆目录、馆员中介提供文献服务;第二,封闭的服务和运作态势,其服务对象十分固定,服务范围以校园为限,服务方式是守株待兔,服务缺乏个性化;第三,信息资源以纸质文献为主,文献加工停留在手工阶段,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比重小;第四,计算机网络程度低,未实现资源共享;第五,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低,虽然图书馆的数量,藏书数量有所增长,但服务工作长期处于低层次的“借借还还”,文献信息缺乏深层次的开发;第六,图书馆的职业是一种比较稳定平静的职业,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不求进取的思想严重。我国图书馆的事业不能停留在落后封闭的管理模式上,这种管理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不能满足科学进步发展的要求。我们要打破这种局面,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实现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就必须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图书馆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也只有通过创新才是图书馆唯一的出路。在现代化的今天,要创新图书馆的管理,就要针对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服务内容、管理模式、方式进行创新,实现技术现代化的创新、管理人员知识现代化、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使图书馆的管理取得最佳效果。

二、改进中小学图书馆管理模式是课程资源建设的需要

课程资源建设问题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直接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体系中该如何定位呢?本次的改革纲要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图书馆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从而把图书馆纳入了课程体系的视野中。图书馆不再是游离于学校教育之外的可有可无的一部分了。课程资源概念,从范围上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从功能上看,又有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素材性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而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条件性资源的特点则是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中小学图书馆作为一种广义的课程资源,兼有素材性和条件性特点。所以,在新课程体系中,图书馆不但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同时又是课程实施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长期以来,在所谓“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图书馆只是被简单地理解为“图书借借还还的地方”,在这种认识的影响下,图书馆在中小学校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并处于一种低水平的发展状态。而课程资源的观点则突破了这种狭隘的认识,赋予了图书馆以新的内涵,为图书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三、中小学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方向

1更新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意识。首先要改变以收藏文献种册数作为衡量图书馆规模、等级、服务能力的思想观念,树立以信息利用效果作为标准评估图书馆工作的观念,大力倡导开拓进取、无功即过的观念,将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引向深入。广大的信息服务人员要自觉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时效观念、创新观念、服务观念,自觉运用新观念去指导工作,强化服务意识。这样馆员才能从陈旧、落后、保守的管理模式中跳出来,图书馆才能逐步形成新的管理机制。

2重组管理模式。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一般是以文献管理为中心,按文献类别或工序来设置部门,如采编部、流通部、阅览部、期刊部、技术部、参考咨询部等。这种模式将采购、加工、整理、服务相分离,部门划分过细,不利于信息时代的高效率管理。重组管理模式应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其一,市场运作方式。目前大多数图书馆在分类编目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实这些工作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运作来完成。把采购、分类、编目、数据交换合为—体,组建信息整理部,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可达到相同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其二,流通、期刊、咨询部门一体化管理方式。流通、期刊、咨询一条龙服务,为读者提供中外文图书、期刊一次性信息管理服务,减少读者查找信息的盲目性,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这就需要馆员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如何通过多种方式获取文献信息满足读者的需求上来,将分散的文献信息集中起来变为有序信息,按读者需求有针对性地总结、概括、加工提炼,二、三次开发文献,达到文献深层的利用,使流通、期刊管理的档次上一个新的台阶。

3用于建立馆员继续教育管理机制。信息时代,掌握现代技术,提高服务技能,是馆员的职责要求。加强对馆员继续教育的管理,也是图书馆在新形势下的重要工作。图书馆员要不断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装备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带有特色、富有个性。但事实表明,还有些馆员没有意识到接受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图书馆要打破陈旧、落后、保守的管理模式,在建立现代化信息管理模式基础上建立馆员接受继续教育的管理机制,订出具体详细的馆内学习培训计划,设专门的监督检查人员,督促每个馆员达到要求和目标。强化馆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思想意识,使馆员清晰地认识到接受继续教育势在必行,从而主动利用自学、培训、专题辅导、进修学习、脱产学习等形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水平,跟上时代的步伐。

四、中小学图书馆的柔性管理模式

柔性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指的是一种生产体制,强调以人为中心,以人性化为标志,讲求管理的软化,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更科学、更合理地区别不同岗位、工种、工作性质而采取不同管理思维和管理的方式。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主要是不依靠外力,而是依靠人性解放、权利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在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力量源泉。

1中小学图书馆实行柔性管理的可行性。柔性管理具有质的模糊性、方法上的感应性、量的非线性、效果的滞后性等诸多特征,图书馆服务的诸多特点,与

柔性管理的特点具有相似性或相关性,使中小学图书馆实行柔性管理具有可行性。

2中小学图书馆实行柔性管理的特征。中小学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文化的集中和传播场所,对读者进行基本的素质教育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知识的无限性使读者在图书馆所获得的知识无法在短期内产生重大的效果,也无法马上创造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图书馆管理效果的发挥较一般管理周期更长,这与柔性管理的特征—效果的滞后性相一致。

3中小学图书馆实行柔性管理的目的。激发全体图书馆员的积极性、开拓性和创造性。在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中,通过柔性管理,全体图书馆员把自己真正当作图书馆的主人,自觉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先进技术的学习,自觉将自己的知识、智慧奉献给图书馆,从而实现图书馆“人力资源共享”和“知识资源共享”。

4营造“以人为本”的图书馆工作环境。柔性管理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以人为本就是以全体图书馆员的智慧和能力为本。因而在图书馆的日常服务和建设过程中,实行柔性管理,为图书馆员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稳定、宽松的工作环境,能极大地提高图书馆员的工作热情。激发他们的工作斗志,成为他们工作的基本动力,使他们既能自我约束又能自我完善,达到人力资源最大程度的开发。

5满足图书馆柔性生产的需要。中小学图书馆作为知识生产型组织,组织、开发、利用、管理知识已经成为其重要特征,这种变化必然反映到管理模式上来,以柔性管理、知识管理、人本管理、竞争管理等为代表的管理模式正是满足这种生产的需要。

6中小学图书馆实行柔性管理的方式方法。中小学图书馆要建立一整套适合于图书馆柔性管理的运行机制,如创新机制、激励机制、人才机制。要鼓励图书馆员在服务工作中不断进行方法的探索,建立柔性的组织结构,加快对信息市场和竞争动态的反应,生产出适合市场的信息产品,并建立能激发馆员潜能的评价体系和分配制度,这样才能真正对馆员起到激励作用,坚定他们的事业心,增强他们对图书馆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周琦,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2]任美林,周良华_图书馆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构建,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

[3]张俊梅,探析现代图书馆柔性管理,黑龙江档案,2008(4)

[4]盛月仙,论图书馆的柔性管理,现代情报,2008(9)

(责任编辑付一静)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馆员柔性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提高公共图书馆员素质与读者服务水平的思考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