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新媒介视域下学校德育的主体间性

2009-09-23 04:55宋红岩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德育工作媒介

宋红岩 杜 刚

新媒介作为一种关系向度的介质,与当前学校学生德育存在着一定的共通性,为学校新媒介德育工作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而学校德育主体的离散性、新媒介自身间功能的现状以及学生反制机理的彰显都消解着新媒介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本文本着共建、共享、共创的原则,解读新时期师生关系的演变与出路,探讨学校新媒介视域下德育工作的生成,从而落实与创新师生主体间性作用的新框架。

一、新媒介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融通

当前,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介开始在我国学校普及,为学校学生德育工作实现途径提供了充足的客观物质技术条件。新媒介打破了传统大众传播的线性传播的界限,具有“互网络性”与“交互性”这与主体间性教育共同具有交互性的特质。哈贝马斯认为“以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和社会一致性以及语言的乌托邦潜能为基础致力于达到理解,形成非强迫性的共识。”这也就是说,在某种意义上新媒介生成机理与学校德育主体间性存在关一定的耦合。

1单向线性传授向交互性合作转变

当前学校学生德育工作主要采取的是课堂式集体教学,强调的是线性的、纵向式的传习与听受。而新媒介相对于“课堂式的集体教育”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场域,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强调从对立走向合作,在平等、民主、互动的基础上达到主体的共识。新媒介所呈现的网状分布立体结构打破了原有的单一德育途径,超越了单纯以教师或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单子式主体”,师生关系由原来泾渭分明的主客关系,变成平等的“信息人”。

2刚性封闭控制向自由开放转向

传统的学校学生德育工作主要是建立在奖赏以及破坏信任得到惩罚威胁为主体的控制(计算)信任管理的基础上,强调学校的规范管理与制度约束。而新媒介的“零准入”机制规避了大众传播活动中的“控制”与“把关”设置,学生通过自身信息的自由选择,以其“平民化”色彩、“反中心”的准无政府主义状态以及松散的传播模式,借助后现代媒介微小叙事,凸现学生话语权的新媒介回归。而这种强调人的个性发挥与人性自由发展的特性弱化与规避了学校师生身份地位、话语表达、现实利益等方面的差异与冲突,让师生的交往更深层次地体现为“自然之我”的宣泄,心灵的沟通成为思想意识联系的纽带。

3静态分离向动态参与共享过渡

从个人本体意义上讲,新媒介是在主体平等地使用的条件下进行的,也是一种更加民主的对话和生存方式,它摆脱了固有“教育设计”的束缚以及学生“模子”角色定位,赋予师生现实的关照,强调的是师生双主体或多主体之间的互助与融合,形成双向度的共通与共享。学校师生通过虚拟范式的社群协定建立并维系其群体的共文化现象,形成以技术代码为传播、识别、交流的新媒介生态,在社群里使其得到共享和传递。师生就相关问题或话题,依据教育内容运用形象直观的视频、音像等教育形式,让师生在主动参与中自主接受信息,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学相长”。

二、新媒介视域下学校德育主体间性的新挑战

1学校德育主体指向的离散

在哲学领域中,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与统一性,是两个或多个个人主体的内在相关性。落实到学校德育过程中,主要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以对方作为自己认识和活动对象的实践活动,主要集中在传道授业功能的实现上。而当前学校新媒介德育主体出现了新的趋势。

(1)主体样态多元化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社会体制的不健全,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了阶段性的社会群体分化现象。这种社会现象延伸到学校中,主要表现在学生来源与构成上出现了诸如贫困生、心理问题学生、学习落后、情感问题等等学生亚群体。同时,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投射到学生身上也表现出各种亚文化现象,譬如流行亚文化、消费亚文化、婚恋亚文化等等。这些亚群体与亚文化在学生新媒介使用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演绎与呈现,大有层出不穷、种类繁杂的趋势,极大地消弭与分化了学校的主流文化与统一教育格局,对学校学生德育的正面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主体利益复杂化

当前我国社会上的竞争意识、市场意识等非主流价值观以及各种矛盾与利益冲突渗透到“象牙塔”中来,学校教师“春蚕”、“残烛”等贡献价值取向有所弱化,校园中纯洁的尊师重道的风尚往往被现实的各种考核与评比所蚕食。更有甚者,有些教师被学生戏称为“老板”,师生关系走向知识交易与二元博弈。同时,由于师生双方信息不透明、不对称,以及新媒介的渲染与夸大效应,使学生言论与学校管理出现了抵触甚至对抗,师生矛盾与紧张的关系也成为学校一个不和谐之音。

2新媒介间作用的再认知

间(inter-),作为一种交互的存在,它既可以是一种关系与状态,也可以是某种中介或载体。当前以新媒介为主导的学校德育颠覆传统主要靠面授或以书本为中介的静态师生交流模式,形成新型人际互动关系模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我们也要辩证地考量新媒介作为这种介质的价值与作用。

(1)师生情感的疏离

新媒介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新媒介的同步和异步传播模式形成一点对一点,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的状态,使得师生双主体的共时性被打破,他我与共现被割裂,呈现出多范式的话语。师生之间大多仅仅是依靠信息符号与图像进行交流与互换,缺乏面对面的内心情感体验与互动,剥离了以往靠教育者情感的熏陶、超凡的人格魅力、亲和的工作手法、强大的师德风范的个人人格教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师生亲密感与信任感。

(2)表达范式的物化

从人学理念出发,新媒介使人类交往从群体形态走向个体本位取向,即个人认同与依存失去方向,转而依赖科技的发展,形成新的物的依赖性。以QQ、MSN、BBS等交流平台或载体,通过在线交流与视频对话,出现泛主体的样态,话语趋向平庸化与世俗化。特别是学生猎奇、求异、追新的心理个性,容易被网上繁杂的信息与图像所吸引,出现游戏消费与娱乐审美的价值取向,容易产生游戏成瘾、交友成瘾等新媒介诟病,出现人机互动(我—他)的现象。同时,师生碑片化的参与和实践,符号与图像的非连续性表达也消解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连续性与系统性。

三、新媒介视域下学校德育主体间性教育的创新

1树立学校新媒介德育工作理念——加强民主对话

新媒介作为一种对话式媒介,它赋予主体信息发布者和信息接受者双重角色。学校新媒介德育教育覆盖了以往“课堂契约”式的教育模式,彰显“自由参与”的后现代主张,强调的是师生双主体或多主体之间的对话、协商与共享,而当前学校师生二元博弈关系的解决必然要契合时代的发展需求,由传统自上而下的权威式“灌输”转向新对话主义,即师生主体之间通过交互性交往达到主体间的理解、共识和融合,通过对话而达成主体双方或多方合作与协调,寻求共存、互利发展。伽达默尔认为主体间通过对话能够超越自己个体的有限视界,使对话双方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境界,从而实现“视域融合”。而在这过程中师生主体双方的情感、认识、思想、意见、知识都在交往中相互传递着,主体之间不断重构与提升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

2转变学校新媒介德育途径——推行移情体验

现象学大师胡塞尔认为“他人”的存在通过移隋和共现的方法可以被先验地构造出来,将“自我”(ego)与“他我”(alter ego)的主观性都置于“主观间共同性”之中,将每一个“自我”所感知的世界作为“大家的世界来构造”。从这个意义上讲,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可理解为他者间性(inter—otherness),而新媒介的隐蔽性与利他性回避了现实中师生正面交往的不便与冲突,容易达到互为他者,实现视角互易沟通。

师生主体通过新媒介移情体验,以对方或他人的“镜像”为尺度来反观自我,从而形成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当个人与社群之间存在冲突时,个人就被置于一种反思的境地,他会检查当下所持有的价值观与道德规范是否需要修正,这也有效地规避新媒介对人的异化与背离(人—机),在对方中发现自我、理解对方。真正达到主体(我—你)之间的有效互动、理解与宽容,从而实现个人人性乃至社会和谐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郭英等_我国近年来关于教育主体间性问题的研究述析,教育导刊,2005(8)

[2]张全新,林辉基,学习江泽民关于创新组织的论述,发展论坛,1998(8)

[3]廖为仁,在参与性教学中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人文性,教学与管理,2008(12)

(责任编辑付一静)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德育工作媒介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