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孟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有了很大变化。英语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思路,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出被社会承认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目标方法创新
一、英语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2000年9月,教育部高教司出版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教学课程基本要求》指出:“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根据这一要求,结合能力本位教育的思想,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应做出相应的调整。
(1)要把使学生掌握“够用”的英语基础知识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高职高专基础理论教学并不是越学越好、越全越好,而是要突破系统性、完整性,按照“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指导思想,做到恰到好处。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才能进一步发展英语应用能力。但高职英语教学课时的限制,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基础知识传授的“度”,处理好基础与应用的关系,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2)要把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的中心任务。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社会对人才的英语听说能力要求将会越来越高,这一点外语教学界早已认识到,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也应注意把握能力要求的“度”,对学生不宜有太高的要求,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应根据不同专业对英语能力的不同要求,使英语教学有所侧重。例如,据用人单位对英语应用能力要求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对理工科专业,阅读及翻译能力被认为最为重要;而对文科学生,听说能力被认为最重要。笔者对高职毕业生作的—项关于英语在工作中的应用的需求分析,也得到同样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把握,合理组织教学。
2、具体目标。外语教学目标是在较短的学习时间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向他们传授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之掌握适用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能力,并帮助学生树立自学的信心和终身学习的信念。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对职业英语教学的重视也是认真工作的前提。正如刘世生博士所言,由于普通学校的教学过程较长,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易在学生身上反映出来,而职业外语教学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教育专家认为:“职业教育中的外语教师应该比其他学校的外语教师水平更高,知识更多。”有了这样的思想准备,才能科学地投入到英语教学的实践中来。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努力正视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从教材的选择到课程的设置都应尽量避免把学生带人刻板学习的误区。高职班学生经历了应对高考而进行的高中英语学习,一时还不能脱离应试教育的学习习惯和心理。英语学习自觉性较好的学生带着这种学习心理,反复寻找另一个代替高考的测试制度。譬如英语A、B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他们甚至直接向教师提出如何才能通过考试;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则置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于不顾,课堂上积极性不高,课后更加放任自流。
总之,高职英语教学需要在与其他课程一起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据此,目标定位应为:首先,需传授必要的基础知识,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继续学习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和应用英语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其次。更重要的是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英语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侧重于有关专业技术的需要,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英语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
1、英语教学方法。高职英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如何在学时不多的情况下,既传授一定的基础知识,又培养较强的应用能力,对所有高职英语教师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针对高职学院学生的特点以及培养目标,教师应在围绕培养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灵活多样使用各种方法,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并将竞赛机制适时地引入课堂。如讨论(discussion),即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个话题进行讨论,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表各自观点,进行辩论;演讲(speech),即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主题,进行课堂英语演讲。这些活动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英语写作和口语能力,也能培养他们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等多种能力。高职英语教师需要不断进取,勇于探索,大胆改革,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闯出一条英语教改的新路,把教学推上一个新台阶。真正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2、教学心得。
(1)教师应该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尽量创建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比如,在上对话课时。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对话练习。教新单词时,不要教师读。学生跟,等单词读完了,前面的也忘了。可以让学生先读懂、看懂后,再结合课文,以增强对单词的记忆。另外,在测试卷中也可以穿插一些开放型试题供学生练习,不要听力、阅读、翻译等内容一以贯之。
(2)在教学中要有选择性的精讲。传统的课文教学见什么讲什么,既浪费了时间,又导致学生没了思想。因此,教师永远说课时不够用。试想一位教师如果对什么内容都教得很细,都教得很完整,那么,学生就没有了思维,成为了一个被动学习的机器,永远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笔者在处理比较简单的课文时,不再通讲全文,而是采取让学生提问的办法。比如,给学生一定时间浏览全文并找出问题,让其他学生讨论并解答、他们就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自信和乐趣。如果所有学生都不知如何解答,笔者才给他们讲解疑难,他们此时会很容易接受且印象深刻。常言道:“No problem,No thinking,”只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出问题,才具备了终身学习的基础,具备了基本的自学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掌握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加以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