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与婚恋的变奏曲

2009-09-22 08:04李春侠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8期
关键词:婚恋妇女婚姻

【摘 要】 本文立足文本,通过《氓》的解读,分析其经典意义,探讨妇女问题。内容分为两大块:前一部分着眼于文学意义的剖析,从语文的角度感悟人物形象的心路历程;后一部分着眼于哲学意义的剖析,从诗教的角度讨论现实生活中妇女的婚恋问题。文章主张妇女克服爱情至上的不良婚恋观,强调妇女权益的捍卫,呼吁广大妇女作自信、自爱、自强的新时代女性。

【关键词】 《氓》;爱情;婚姻制度

《氓》出于《诗经》中的“卫风”。这首诗所讲的故事发生在2700多年前,它以一个女子的婚恋教训告诫所有进入青春期的女孩们:不要为男子的爱情所迷惑。婚姻真是爱情的坟墓吗?

其实,从几千年的封建婚姻制度来看,这个卫国女子已算是很幸运的了,她拥有自由选择的机会,经历过甜蜜浪漫的爱情生活,也享受了携带爱情步入婚姻殿堂的温馨。“氓中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他一脸忠厚的样子,抱着一卷布来到我跟前,假装换我的丝,其实他是来和我约会的。热情的女主人公送心上人氓过了淇水,哗啦啦的淇水为他们的爱情唱着赞歌。“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显然,他们的约会并非第一次,而他们的恋情尚未公开化,女孩子提醒心上人还需托媒郑重提亲赢得父母家人的首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秋后咱们就可以结婚了:柔顺的女子安慰着似乎已发了脾气的氓。女主人公的言语看似轻率,实则出于自信。她对自己的眼光有信心,对氓有信心,对父母有信心。

《氓》的前两章以倒叙的形式铺叙了女主人公甜蜜的回忆。正如艳丽的花儿不一定能结出甜美的果实一样,女主人公美丽的爱情之花结出的却是苦涩的婚姻之果。中间两章都以桑叶作比起兴,表达了女主人公对多年婚姻生活的失望与伤心,重在抒情。“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这是她以自己的青春为代价悟出的道理。“淇水荡荡,溅车帷裳。”曾经是自己爱情见证的淇水依旧流淌,此时却似乎是在为一个痴心女子的不幸遭遇呜咽。“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足知氓家并不富裕,可见女主人公嫁与氓乃重恋情之故。可多年的辛苦操劳换来的却是丈夫的“士贰其行”“二三其德”,这如何不使人心碎!这两章的比兴手法丰富了诗歌的意蕴。从“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到“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似实而虚,似虚而实,就近取喻,周致自然。色衰而爱驰是千古以来女子的爱情“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普遍原因。我们的女主人公就这样掀开车帘,一边望着淇水两岸令人联想到自己已然逝去的青春的桑树,一边倾听着淇水给自己的不幸婚姻所唱的挽歌,心中充满感慨充满痛悔充满怨恨地行进在回娘家的途中。

诗的最后一部分也有两章。第五章极言女主人公归途中的痛苦、伤心和无奈。“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十六个字是这个曾经对爱情充满梦幻的女子嫁为人妇后生活的概括,为了这个贫穷的家,她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当她皮肤变粗了,手变硬了,脸上的红晕褪尽了的时候,丈夫的心肠也变狠了——“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目下丈夫变心,弟兄冷漠,也只有自个伤心罢了。这一章内容由五个“矣”排比,插叙多年来在氓家吃尽苦头却不被人理解的痛楚,贫贱夫妻百事哀,辛酸、愤懑、悲苦齐涌心头,真有道不完的苦水,说不尽的恓惶。第六章既总括全诗,又表明了女主人公决绝的态度,使女子的形象平添了一层刚毅果决之气。

得益于对比,全诗不过区区240字,一个性格鲜明形象丰满的女性形象却已跃然纸上。无疑,女主人公是坚强的。此一形象虽不如千年之后的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那般流光溢彩,却比之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现实性,这也正是《氓》的经典意义之所在。

女人的出路在哪里?早已化为泥土的卫国女子当然不知道,为了争取到与她一样的婚偶自由选择权,她的后辈们经过多少代人不懈努力,以血泪与青春为代价绕了两千七百年的一个大弯子,才终于能够面对相爱的人说一声“秋以为期”。人类已进入二十一世纪,“婚姻自主”“男女平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重要诠释。可为什么身边类似卫女的故事仍屡见不鲜?本以为不幸婚姻源于包办,谁承想自由恋爱甚至曾经非你不娶非你不嫁辛苦争取来的婚姻反而更为不堪一击。结婚了,最高兴的是女人;离婚了,更受伤害的多半还是女人。离婚的女人哪里去?职业妇女回到事业中去,经济的自立多多少少减轻了她们精神的创伤。而家庭妇女尤其是处于偏远农村的社会最底层的家庭妇女是承受着家庭暴力威胁的主要人群,她们一旦不堪忍受虐待而离异——没了家又无一技之长且实质上并不具备法律上所规定的继承权——便成为文明社会的新版卫女形象。所以,《氓》的诗教的意义更有甚于其文学意义。

“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卫女如是警告女同胞们。但自古哪个少女不善怀春,问题不在于追求爱情的行为,而在于对待爱情的态度。用时髦的话说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目前,我们的婚恋模式基本上与卫女的情况相类,如何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是我们每个将要步入婚姻或已经处于围城之中的人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1、要把权利当机会。男女平权受教育,同工同酬同劳动,这是进步的时代赋予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比卫女争取到更多出路的机会。独立的人格是建立在独立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卫女时代,女人的劳动难以转化为社会劳动,也就意味着妇女难以获得经济上的独立。卫女的痛苦绝不单纯来自于丈夫的背叛,生存的压力是更深层次的苦痛。现在,有幸生活在这个给妇女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展示自己的舞台的多元化社会里,我们没有理由碌碌无为坐吃山空。良好的学识修养是走向社会展示自己的绿卡,从数字0开始,从字母a开始,只要刻苦努力,谁说女子不如男?读书、劳动是取得经济独立铸就独立人格的唯一途径。

2、靠人不若靠自己。女人的爱情多由下嫁而来,卓文君、崔莺莺、祝英台莫不如是;林黛玉一个孤女想要高攀宝二爷,只能含恨焚帕魂归离恨天。那些像押宝一样把自己的前途寄托在一个自以为优秀的男人身上的女人是愚蠢的。自信、自尊、自立的男孩子招人喜爱,自信、自尊、自立的女孩子令人倾慕。有人说,爱情的保鲜期六个月,保质期三年,保修期七年。话虽粗,理不糙。古今文人都将女子比之为花,可见其不长久。在男女平等的社会里,夫妻之间不存在谁养活谁的问题,因需要而爱不是成熟的爱,因需要而缔结的婚姻是最脆弱的结合。作自己的主人,提升自己展示生命的魅力,便是为爱情注入激情,为婚姻增添光彩。

3、爱情至上多危险。时下,有一句挺时髦的话:“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只篮子里。”爱情高于一切的思想要不得。爱情是人生的点缀,婚姻是人生的责任,社会精英的爱情、婚姻会受到更多关注,却没有哪个平庸之辈因私生活而发迹。爱情是美好的,婚姻是重要的,但爱情与婚姻加在一起也不是生活的全部。那个卫国女子在前途渺茫的情况下尚且能“亦已焉哉”,现代女性受到更高的教育,具备更多的技能,又何必吊死在一棵树上?

“男儿当自强”,这话对女人也适用。自信、自爱、自强——给爱情保鲜之道,给婚姻保险之法。此,即《氓》给我们的启示。

【作者简介】

李春侠,女,陕西省洛南县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婚恋妇女婚姻
觉乃藏入赘婚姻中的两性关系
对婚姻的忠诚
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的
如释重负
当代妇女的工作
婚恋心理探秘
门当户对的婚姻最幸福?
婚恋陋习
婚恋陋习
妇女的脚变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