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伟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普通高校军训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当前基地化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基地化健康发展的思路。要为基地配备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对各高校的训期要统筹安排,提高基地的利用率;加强理论教学的建设与培训工作,为地方高校培养一批军事教学骨干。
【关键词】 普通高校;军训;基地化
自19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以来,学生人数急速上升。同时,随着我国普通高校学生军训工作由试点到普及,开展军训工作的院校数量也开始陡增。这使得参训学生数量成倍增长。而另一方面,承训部队却是有减无增(裁军有一定影响)。这一矛盾造成了军事技能训练的场地和军训教官的严重不足,制约和影响着普通高校学生军训工作健康深入发展。许多高校不得不采用了请教官到校内训练的模式来开展军训工作,这一模式暂缓了场地限制,但在校内开展训练,受外界干扰因素较大,且有的训练科目和内容也因场地要求而无法开展。更由于部队官兵有自身任务,能抽调出来的教官人数极为有限,使得教官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保障,军训的质量自然而然受到了冲击。为缓解这一矛盾,部分地区采取政府投资、军地筹资、社会融资的办法,新建、改建和扩建了一批学生军训基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学生军训基地化发展探索了路子。
一、普通高校军训基地化发展的必要性
军训基地的建立,使得学生军训的环境近似军营,即便于日常训练管理,又能让学生体验军营生活的氛围,无形中接受我军优良传统的渲染。训练内容和科目也不会受场地设施限制,能较高质量完成大纲中所规定的所有项目。且基地与地方高校可以长期稳定合作,基地亦可能把军训任务当成本职工作来抓,有利于提升部队官兵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而目前的几种军训模式,军训的部分内容常常不是由于场地因素,就是因为要与部队的任务冲突而不得不取消,严重影响了军训的质量。开展军训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忧患意识,为部队培养后备人才。如果军训质量得不到保障,其目的何以实现。而当前普通高校军训基地化发展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军训工作面临的难题,保证了军训质量,这是普通高校军训工作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普通高校军训基地化发展现状
在普通高校军训工作开展矛盾日益突出的现实面前。云南、贵州、重庆等地分别投资8000余万元新建学生军训基地,辽宁省军地筹资近5000万元扩建了一个规模较大、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学生军训基地,河北省投资3亿多元用于新建、改建、扩建7个学生军训基地,四川省军区合理设计新建民兵训练基地,取得了一“地”两用的成效。与此同时,所属地区各部队积极为基地选派素质过硬的军训教官,保证了军训基地的正常运作。到去年底,全国已共有军训基地近500个,这些军训基地的建立有效缓解了学生军训人数众多与训练场地不足的矛盾。但是,相对于参加军训学生人数的庞大,军训基地显得略有不足。再加之目前军训基地的运作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得军训基地闲置时间过长,造成了对基地资源的一种浪费。
三、普通高校军训基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基地利用率不高
由于各高校习惯于在新生入学后便开展学生军训工作,这使得高校开展学生军训工作的时间段过于集中,造成了军训基地在很短的一个时期处于吃不消的状态,而过了这一段时期,又是很长一个时期处于吃不饱的状态。反过来高校这边的情况却是很难找到满意的军训地点和组训官兵。
2、基地组训官兵的队伍不稳定
由于训练周期比较短暂,目前军训基地内没有固定编制。其参训教官大多从各方部队抽调选派而来,致使教官的素质参差不齐,且军训结果的好坏对其个人的发展影响不大。导致了有的教官责任心不强,带训时不认真的现象,影响了军训的质量。
3、军训基地“软件”建设有待加强
军训除了要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军训技能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其思想的培养。军训基地在教官言传身教军事技能之余,还应充分考虑到接受训练的对象是大学生群体,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不仅仅是简单的实践和体会,这就使得军训过程中安排一些大型的专题讲座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军训基地很难有这方面能力的人才,因此,军训基地除了在抓好训练上下功夫外,还应注重对学术的研究。
四、普通高校军训基地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1、为基地配备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军训基地光有良好的硬件设施还不够。各省军区应该从部队选派军官和士兵,形成编制建制,并对所属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以教官身份上任,组建一支专业化的军训教官队伍,保证军训质量。
2、统筹安排,提高基地的利用率
各省军区军训办公室要联合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集中地区进行统筹安排,在对高校的参训人数统计整理后进行分组,分批次到军训基地进行训练。而各高校也要确实把军训工作纳入教学计划,服从大局。只要有关部门出面协调,各高校亦鼎力支持,相信可以使军训基地被闲置浪费的现象消失。
3、加强理论教学的建设与培训工作
目前,军训工作中的军事理论教学环节还比较薄弱。军训基地在有专门的人员配置后,应加强在理论教学方面的建设。并适时举办军事教师培训班,为地方高校培养一批军事教学骨干,提升其师资队伍水平。同时加强与地方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做到军地联手,共同提高理论学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全国学生军训工作检查情况的通报.2007.
[2] 孙殿玉.论高等学校建立学生军训基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9(2):209-209.
【作者简介】
李 伟(1979-)汉,男,四川中江人,讲师,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