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 宪
9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同时出现在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有线电视新闻网和全视野5个电视访谈节目中,这在美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一件事情。在这5个访谈节目中,奥巴马谈论的是同一个话题:美国的医疗改革。
在这个将“人权”挂在嘴边、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度,迄今仍有约400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不仅无公平所言,且效率欠佳。奥巴马所疾呼的为所有美国公民“提供费用适度的医疗保健服务”的主张显然具有社会进步意义。但在短短8个月执政生涯中,奥巴马在此问题上所经历的挑战足见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
医疗改革是目前美国国内争论最为激烈的话题。自上任以来,奥巴马将医疗改革作为其国内政策主攻问题,但遭到强烈反弹。9月12日华盛顿发生奥巴马就任以来最大规模抗议示威,还有人将奥巴马比为“希特勒”。
美国国内围绕医疗改革问题所出现的白热化角力有着深刻的历史根由,是美国历史长河中在追求平等与自由竞争悖论中来回摆动的继续。早在上世纪中叶,杜鲁门在任期间就曾效仿欧洲国家准备建立普遍的医疗保险制度,终因阻力太大未能如愿。约翰逊政府通过了“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两个法案,但其保险覆盖面仍很有限。克林顿政府于上世纪90年代初再次选中医疗保险制度作为改革突破口,但终因阻力太大和克林顿绯闻引发弹劾案等原因功亏一篑。
奥巴马所推行的医疗改革触动的是美国社会一根极为敏感的神经,牵涉到家家户户的实际利益,也必然遭遇医院、医生、护士、药商、私人保险公司等形形色色利益集团的抵触乃至强烈反对。奥巴马所主张的医改“对我意味着什么”几乎是每一位美国人必问的问题。加之奥巴马“决心成为最后一位实行医改的美国总统”,诸多错综复杂的利益矛盾因此更加激化,美国的党派政治也因此显现出更为诡谲的局面。
除利益斗争外,意识形态上的矛盾也是美国医改难的一大原因。美国毕竟是有着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实用主义沃土的社会。在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的抉择中,崇尚自由竞争理念的人必然重视机会平等,贬斥重在缩小贫富差距的结果平等,进而视将医疗保险事务管起来的“大政府”为洪水猛兽,也因此将奥巴马医改主张斥为所谓“社会主义”。
美国医疗改革问题正在产生“蝴蝶效应”,种族、非法移民、对明年美国中期选举政治影响等问题都与医疗改革联系起来。尽管奥巴马仍然坚持继续其“战斗”,但这种“坚持”已有了妥协的成分。无论是与医生、药商等利益集团,还是与国会中共和党议员,白宫与其公开和私下的“协调”时有所闻,“拾得半块面包便宣称胜利”的论调渐有市场。果真如此,美国便没有逃出一个魔咒般的轮回:每一项改革立法在经过各种利益集团和各种思潮代表激辩后,最终达成走“中间路线”的妥协,整个社会也因此在改良与妥协中画出了又一个圆圈。▲(作者是人民日报驻美国首席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