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成因及对策

2009-09-21 07:15
企业导报 2009年4期
关键词:国际收支

王 萌

【摘要】 近些年来,我国国际收支一直持续双顺差的状况并在继续扩大,本文引用近10年的数据阐述了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现状并分析其原因及利弊,最后提出一些相关对策。

【关键词】 国际收支;双顺差;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

一、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一直保持着双顺差的状况即经常项目的顺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顺差,随之而来的是外汇储备大量增加,虽然2008年10月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了短暂的下滑,但最后依然处于1万亿的大关之上,数额接近1.95万亿美元。

巨额的外汇储备加强了我国的对外金融实力,也可以体现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但持续的双顺差和过多地外汇储备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但由此可以看出,尽管资本与金融项目余额也为正,但相比而言,经常项目有更强劲的上涨趋势,成为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最主要来源。

二、双顺差成因分析

由图一可以看出,尽管资本与金融项目余额也呈顺差走势,但相比而言,经常项目有更强上涨的劲头,因此构成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最主要来源。

1.经常项目顺差的原因

构成经常项目的账户包括:货物(或商品)、服务、收益、经常转移。虽然经常项目巨额顺差从国际收支项目构成上看主要是进出口贸易导致的,但进出口贸易的顺差趋势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居民的高储蓄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高储蓄一直是我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宏观经济内外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造成高储蓄的直接原因是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非常传统和保守,尤其相对外国的超前消费倾向而言。虽然十几年来我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其实也在发生着变化,但较传统的消费观念依然主导着这个社会,人们不愿意把即期收入全部用作当前消费,更不愿意借债超前消费,而是一旦有了结余就把资金存入银行,保证稳妥和安全。但为什么我国居民“不敢消费”?有两个联系紧密的原因:

a.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虽然我国已逐步建立起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险为重点的社保制度,但由于资金筹集渠道、方式等方面的原因造成资金供给和资金需求存在严重不平衡,使得我国社会保障程度依然较低。而且我国社会保障的立法不健全。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适用范围比较大的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社会保险费用的征缴、支付、运营、统筹管理也不规范;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的立法也很欠缺。其实社会保障工作在许多方面只能靠政策规定和行政手段推行。

b.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人们将自己手头的资金实现保值、增值的方式一是存入银行赚取利息,二是投资于金融市场,而我国金融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利率还未市场化,金融创新不足,金融工具主要以股票和债券为主,所以人们的可选投资方式的范围很小。而且我国股票市场还存在较大的缺陷如IPO发行制度、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制度,很多抹不去的灰色记忆——圈钱、庄家做市、造假、基金黑幕,中小散户往往成为亏损的主体,于是人们为了防范风险,保证资金安全,他们更愿意存入银行尤其是对大多数风险厌恶者来说。本来如果在发达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恰恰是有效防范风险的措施,我国这种相反的动机对比更折射了我国资本市场的严重缺陷。

(2)出口导向政策

近些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促进沿海向外向型经济发展。1994年人民币汇率实行并轨改革,取消外汇留成制度,出口商向有关的外汇指定银行结汇,停止发行外汇兑换券,这些政策都大大促进了出口贸易。加入WTO后,我国在在出口方面享受着优惠政策,这也加大了出口量。2005年初,纺织品配额被取消。这些措施都促进了我国外向型经济环境的形成,使我国出口商品竞争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加快出口的高速增长。

(3)国际间产业分工

我国处于全球国际分工的低端地位,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产品结构。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跨国外包业务与供应链重组加速发展,使劳动密集型生产和服务率先外包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而我国正是具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成为外国的瞄准对象。这就不难理解加工贸易成为我国货物贸易出口的主体,而高端的服务贸易总是逆差趋势。

2.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的原因

(1)FDI快速增长

长期以来,我国采取鼓励外资流入的各种优惠政策使得国外资金可以通过合资和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远远小于外商在我国的直接投资规模,两者的差额形成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顺差。

另外,外商直接投资也会对经常项目有影响,外资企业向中国转移的过程中大多选择加工贸易,以此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来完成简单的装配,由于加工贸易条件下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这使得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呈顺差。

(2)较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

心理预期对我国的资本流动始终具有很强的影响力。2002年以来,受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和个人出现了人民币升值预期。同时,媒体也沸腾地讨论着人民币升值问题,导致人民币升值预期进一步被强化。在存在利率差、汇率差的情况下,社会中的每个企业和个人都会成为潜在的投机者。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出口企业会尽可能早收汇、多结汇;进口企业会推迟和减少购汇、付汇,老百姓也不愿意持有外汇。这些行为直接导致我国资本流入增加和资本项目顺差扩大。

三、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利与弊

1.有利的方面

国际收支双顺差可增加外汇储备,提高国际经济清偿力和增强综合国力。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带来的巨额外汇储备有利于我国应对国际金融风险,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双顺差也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

2.不利的方面

(1)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加剧了通货膨胀

因为随着收支顺差带来的大量外汇储备,中央银行为稳定汇率,被迫发行本币收回外币,这就加大了中央银行通过冲销方式维持国内货币供给稳定的成本和难度,加大了基础货币供给增长的压力,即增大了本币通货膨胀的压力。2006年以来物价不断攀升的事实论证了我国已经面临着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2)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

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带来了经常账户的顺差,同时加剧了全球出口市场的竞争,对其它国的出口构成威胁,很容易招致世界一些国家的不满和报复,那么国

际贸易摩擦将不可避免。近年来接连发生的贸易摩擦使我国需紧迫采取抑制双顺差的趋势的措施。

(3)国际投机资本对我国经济造成冲击

由于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账户顺差的增大,国际储备迅速增长,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但由于单一盯住汇率制度的制约,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不仅不能得以释放,反而随美元的大幅贬值而加剧,随之而来的大规模投机性资本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我国,使我国政府在货币政策的实施方面陷入困境:我国在通货膨胀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本应该提高利率来控制通货膨胀,但是为了抑制过多国际投机性资本的流入,央行又不得不维持低利率。

(4)提高了外汇成本

随着美元的贬值,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就会随之贬值,造成外汇储备的大量损失。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扩大,外汇储备越来越多,外汇储备的成本也就越高。同时,外汇储备增多,使得中国的闲置资金增多,对外投资减少,这些闲置资金导致资源的利用率低下。

四、对策

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内需,化解国内储蓄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

我国的高储蓄是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居民在医疗、住房、教育费用及养老方面还承担着更多的责任,所以居民对自己的收入不是积极消费而是放在手中进行预防性储蓄,导致了预防性储蓄占了很大比重。所以政府应该加大财政在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医疗、水电交通、通讯等公共产品和服务上的投资,减弱居民对未来的风险预期程度,以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每个人的储蓄率下降,才会缩减私人部门的净储蓄动机,持续有效地启动内需。同时要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劳动力的成本,提高中国劳动力待遇,只有国民收入增加才会增加内需,减少我国经济增长对净出口的依赖。

2.增加进口,减少对资本流出的限制

在双顺差的情况下,我国有必要进一步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便利进口。进口的增加有利于引入竞争和经济的长期增长。同时,进一步减少对出口的财政补贴,如取消财政贴息、进一步调低出口退税率,以缓解外来压力,减轻财政负担,促进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转变经营机行使股份上的表决权,直至公司业务趋于稳定,所举债务全部还清为止。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财务困难的公司管理层,拿债权人的财产去冒险,也可以使业绩较好的,只是短期资金周转不畅的公司,避免破产的危险。

3.减少鼓励外资流入的优惠政策,降低对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

很多外资企业在技术、管理方面远远高于我国本土的企业,而又给予他们各项优惠的政策,无疑是剥夺了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公平竞争的权利,使本来就落后的国内企业更加落后,不利于发挥内资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在引进外资时,必须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此外我国还应该立足于本国企业的发展,通过提高自身技术和改善技术约束,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才能从本质上解决我国引进FDI的问题。

4.完善汇率制度

我国现行汇率制度还有很多不足,应不断完善汇率改革后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使汇率制度变得有弹性,要能有效防范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入。还应该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密切关注金融市场上的动向,及时披露真实的金融信息,有意识地引导公众的投资行为,进行有效的市场干预。

参考文献:

[1]郭丽.国际收支“双顺差”原因分析.《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8

[2]孟亮.论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之根源.《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

[3]常婧.论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成因及对策.《贸易经济》. 2007

[4]孙宇.浅析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科技资讯》.2007

猜你喜欢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分析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分析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国际收支分析
国际收支分析
国际收支相关业务
国际收支分析
国际收支有望在中长期内继续保持基本平衡
国际收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