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顺芳
语文的学科特点就是工具性,语言、文字以及文学都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到生活中去,为广阔的社会生活服务。所以,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运用语文这一生存工具,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通,让语文与社会生活接壤,让学生生活语文化,语文教师教学生活化。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最终能在工作、生活中恰当而熟练的表情达意,这就要求我们要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从而使封闭的语言文字的教学变为开放的、生活化教学,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改变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窘迫境地,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缩短学生成长为“社会人”的时间,加快人才成长步伐,以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为此,笔者认为,应注重语文教学中的“三化”,使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达到教学目的。
一、课堂设置生活化。
语文教学要在遵循教学规律,优化教学过程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即通常所说的“既备教材,又备学生”。
1、学生生活经验充分感悟
尽管现在的教材编写时已经注意了贴近学生的生活,但由于学生活动区域的局限性,生活积累相对贫乏,因此我们可以调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的形象性、再现性的特点,把形、声、色、光、情、意融为一体,拉近时空的距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再如,我们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文中生活的相似性体验。如教学《斑羚飞渡》,为了体会动物在濒临绝境时所做出的令人惊叹的抉择,教师引导学生从日常所见的情境说起:“你们见过动物逃生吗?它们是怎样逃生的。”学生们纷纷诉说自己的见闻:“变色龙遇到天敌会改变自己皮肤的颜色,使天敌不易察觉。”“壁虎被天敌抓住后会挣断自己的尾巴逃走,断了的尾巴还能再长出来。”……这时,老师便可水到渠成的将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课文联系起来:“当一个斑羚群在后有猎人追赶,前面是万丈悬崖时,它们想到了以牺牲一半来保全另一半的逃生办法,可那是怎样痛苦的一种抉择呀!为什么会这样呢?”在随后的朗读中,学生们都带着一种悲壮的感情,读得真切感人。在这一教例中,情感的升华是源于生活得以实现的。感受不一定借助实景实物,更多的是一种感觉的迁移,学生可以体验未曾经历的事。学生在这样的感悟过程中不仅提高了阅读能力。同时也获得了一次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教育的情绪性体验,达到了“寓情于教,以教育情”的目的。
2、立足学生生活经验创设情境
认识学习理论在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时,强调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心理结构创设问题。考虑学生原有的生活基础,并努力在学生生活与文章生活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这样学生更有构建的基础和探究的动力。如《心中的鹰》一文的教学,考虑到学生平时对动物观察了解较多,有关介绍动物的书读得也多,可以设置“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动物入手,引入到你了解鹰吗?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的?作者心中的鹰象征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习《七根火柴》,小小的火柴,发出的是微弱的光,同学们再熟悉不过了。基于这种认识,设置“几根火柴,挽救了几千人的生命,帮助一支部队完成了举世瞩目的长征,你相信吗?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及探个究竟的浓厚兴趣。
3、模拟生活进行语言实践
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无形中淡化了学生意识,强化了主体意识,从而能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
初中教材中对口语交际教学有所侧重。因此根据课文描写的生活,进行模拟性的对话,将枯燥的文字演绎成情趣盎然的生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高涨。如学习《皇帝的新装》时,在了解了课文大意后,分小组将课文编排成课本剧,如此一来,学生的想象力就更丰富了,语言表达更顺畅,表演的才华施展了。初中语文教材的许多篇目,如《变色龙》、《范进中举》等,都可以如此处理。这样的教学,不仅学语文,也学生活,更学做人。
二、作业扩展生活化
语文教育家吕叔湘曾经说过,他的成功受益于他宽广的知识面,其中课内知识占30%,课外知识占70%。这说明语文学习全过程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课内和课外。局限在小课堂内的语文学习是不完备的,因而也不可能是高效的。教师要大力指导学生利用课堂中学得的方法、知识去读课文以外的文章,也可将习作的范文语言运用于日常的语言交际中。
作业除了有巩固课内知识、技能的功能外,还应发挥它的桥梁功能。在信息化的现代化社会,知识急剧增长,课堂学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吸取知识的需要,因此通过作业的手段。打破课时、教材的束缚,把学习的触角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让学生在大环境、大渠道中学习、发展。作业的形式可以有如下几种:
①考查性的。如学生学鲁迅先生的作品以前,布置查阅有关鲁迅生平业绩、生活逸事的资料,为深刻地理解课文做准备,并培养搜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学文言文《三峡》前,让学生收集与描写三峡有关的文章、诗篇,从地理课本中找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貌、风景等资料,印证课文,激发兴趣。
②探究性的。学习了《心中的鹰》和《群鹤翔空》之后,可以布置学生就“同样写鹰,为什么前后两篇文章鹰的形象反差如此之大”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进行比较阅读。
③专题性的。即围绕某个专题,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完成一系列的作业,最终还可以形成一份综合报告。
三、社会实践生活化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认识,我们可以把整个语文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它是由学校语文教育、家庭语文教育、社会语文教育三个子系统构成。课堂语文教学虽然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主体,但是学生在课堂语文教学中进行的语言实践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也是不全面的。据研究,学生一天生活中的说话量相当于其两个学期的课堂说话量,学生课外阅读量要超过课堂阅读量的几倍。因此,必须实行开放性语文教学,要以课堂语文教学为核心,构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开放性语文课程体系,把语文学习过程辐射、延伸到学生的课余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现代教育十分重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自主学习,强调要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使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以提高认识水平和学习效率。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