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居回族经济发展研究

2009-09-18 08:50
档案天地 2009年6期
关键词:回族产业结构区域

回 建

接上期

(2)比较优势论。比较优势论源于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的国际分工理论。他在1817年出版的名著《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比较成本理论或比较利益说。李嘉图认为贸易双方生产成本的差异是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前提,即使在一个国家(或区域)各个产业的产品成本都优于另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条件下,通过合理分工生产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国际(或区际)分工和贸易仍能使双方得到好处。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揭示了区域分工协作和自由贸易的积极意义,提出了依据各自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成本的差异进行互利发展的基本思路。

瑞典经济学家埃利·赫克歇尔在1919年解释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时提出了资源禀赋理论。赫克歇尔认为,产生比较成本差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两个国家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否则两国间不能产生贸易。赫克歇尔的学生贝蒂尔·俄林于1933年出版了《域际贸易与国际贸易》,创立了完整的资源禀赋理论。认为,生产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决定了区域分工与贸易、国际分工与贸易的产生。资源禀赋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及矿产资源的差异,二是资本的差异,三是劳动力素质和数量的差异,四是技术水平的差异,五是经营管理水平的差异。俄林认为,最终生产要素禀赋差异成为贸易产生的重要条件,贸易的实质是国家之间充裕要素与稀缺要素的交换,各国比较利益的地位是由各国拥有的生产要素相对充裕程度来决定的,贸易产生的结果是逐渐消除不同国家之间商品价格差异,进而使两国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3)区域分工与贸易理论。英国经济学家波斯纳1959年提出了技术差距理论,又称创新与模仿理论。它是以科学发明、技术创新的推广过程中创新国和模仿国之间的技术发展不平衡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的理论。技术差距是产生比较优势和贸易利益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动态来看,一个科技发达国家是不断再创新、再出口的,因而技术创新国家总是可以靠技术创新和控制技术外流而不是靠要素禀赋来获得特殊利益、保持其贸易结构的。

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和威尔士对技术差距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们把产品生命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创新产品阶段,此时的产品是技术密集型的;第二阶段是定型产品生产阶段,此时产品由技术密集型转为资本密集型;第三阶段是定型产品发展阶段,此时产品逐渐由资本密集型转向劳动密集型,比较利益由技术力量较强国家开始转到劳动力较富裕的国家,从而引起贸易格局的变化;第四阶段是标准化产品阶段,生产技术标准化使产品开始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原来技术创新国失去优势转变为进口国、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则占居了优势而转变为出口国。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主要研究了各种生产要素在不同状态下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可以解释部分工业品的国际贸易格局、解释世界性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某些趋势。

(三)融合提升发展的基本原则

1.区域综合原则

区域综合原则是地理学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区域发展要与一定的地表空间相结合,落实到一定的地表空间上、区域上,区域条件分析评价要对研究的区域诸条件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区域条件包括区域位置、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和社会经济条件,区域发展是四个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是区域发展有利的条件,但如果没有便捷的交通和一定的劳动力保证,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优势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同时,良好的政策、法律及区内外政治环境也是促进区域环境发展的重要保证。另外,任何区域都是由众多产业部门构成的,诸条件对各产业部门并非平均起作用,如高新技术开发区,人才和技术起主导作用,其它条件起次要作用。所以,对区域条件的综合分析,确定优劣势,是确立、培植区域产业结构和制定区域政策的前提。

2.发展阶段原则

经济发展所处阶段是区域发展的出发点,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现状不同,产业结构调整及所依托的区域条件不同,把握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是分析评价区域条件的重要原则之一。美国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W·Rostow)提出经济成长阶段论,H·H科罗索夫斯基提出经济区发展的五阶段论等。笔者认为,从产业结构演化着眼,可以把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分为第一产业主导型阶段、第二产业主导型阶段和第三产业主导型阶段。不同产业主导型阶段、不同的产业部门,各区域条件不是平均起作用的,有的起主要作用,为主导性因素,有的起次要作用,为次要因素。在第一产业主导型阶段,产业发展与布局对自然条件和资源、劳动力的数量依赖性大,其它条件的作用程度相对弱一些。在第三产业主导型阶段,地理位置、劳动力素质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作用程度明显加强,其它条件作用小一些。在进行区域条件分析评价时,一是要明确区域产业结构现状及与之配套的区域条件,二是要明确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以利用区域优势,并通过改造来突破制约性因素。在产业结构转型期,区域发展所依托的区域条件有较大的变化,更要引起高度重视。

3.系统平衡原则

系统论把研究对象看成系统,从整体上考虑问题。系统的观点是在注意局部的同时,特别注意各部分间的有机联系,把系统内的各个部分,系统内外部因素看成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研究系统内各个因子的组成和变化情况,利用各因子以及它们与外部因素的联系,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在进行区域条件分析评价时,把区域诸条件视为系统,它是由区域位置、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系统构成。首先,区域诸条件是相互联系的,在区域实践中,既要重视区域位置、自然条件的分析,也要重视劳动力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分析,剖析各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必须把某一区域条件放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更大的区域系统中,通过综合比较分析去认识、确定优劣势;再次,系统是不断变化的,在区域条件分析过程中,有些条件是可以通过人为改变的。落后地区人才奇缺,为了改善落后地区面貌,增强“造血”功能,可以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和大量引进人才来解决人才奇缺问题;最后,从目的看,系统地评价区域条件是为了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第三节融合提升发展的目标及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

一、散居回族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部融合

(一)宗教信仰是散居回族内部融合的基础

1.伊斯兰教文化是散居回族文化的核心

依据宗教人类学的观点,在整个古代社会,宗教对一种社会秩序的形成、存在和发展均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我们应该把宗教信仰和仪式看作是一个复杂制度的一部分,人类就是靠这一制度,用一种有条理的方式生活在一起的。所谓宗教,是指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一种虚幻的反映。从本质上讲,宗教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社会现象,在于它是对超自然超人间的力量或神灵的信仰与崇拜。

回族传统文化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产物。回族文化中的伊斯兰教因素决定了回族文化的宗教特性。从回族形成和发展的角度看,回族文化是随着伊斯兰教的中国化而形成的。伊斯兰教文化作为外来的宗教文化传人中国后,在与中国主流文化冲突与调适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儒家文化的因素,实现自身的再造,使之获得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伊斯兰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远比回族的形成要早得多,它最初是以一种“侨民文化”的状态存在的,是客居中国的外国穆斯林侨民的宗教信仰以及维系侨民生活的精神纽带。回族先民们的文化心态和思维方式直接就是伊斯兰教式的,因此,在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回族文化典型地表现为伊斯兰教文化与儒家文化两种文化的直接碰撞或交融,而回族传统文化也就是这种碰撞与交融的结果。在漫长的回族形成过程中,伊斯兰教文化渗透到回回先民群体的方方面面,在这一群体向中国回族转化的过程中,必然造成伊斯兰教文化与包括哲学、政治思想、法律理念、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等在内的回族文化及回族特性的合一,形成了回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现象。在回族人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的形成过程中,伊斯兰教文化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回族文化中体现了伊斯兰教文化的特色和精髓。

2.共同的宗教信仰是散居回族风俗习惯形成的基础

由于伊斯兰教文化在回族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回族文化中明显地体现出浓厚的宗教观念。在回族社会,伊斯兰教不仅影响着回族的心理、观念和思想,而且影响和制约着回族的行为,并对回族社会运行起着多方面的社会控制作用,发挥着规范功能。伊斯兰教通过其宗教教义、宗教制裁、宗教组织、宗教仪式,对回族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秩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回族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浸染着浓厚的宗教色彩。

散居回族风俗习惯形成的根由,是共同的宗教信仰,在宗教的传播过程中阿訇起着主导作用,阿訇的松散组织及其职业的流动性,是散居回族文化延续的重要因素。由于伊斯兰教的特殊性,回族聚居区均以清真寺为中心,形成围寺而居的社会结构,即“寺坊”。在中国强势的儒家文化背景下,作为少数民族的散居回族社会及其文化正是以“寺坊”这种特殊的社会结构存在和延续的。寺坊制是整合散居回族社会的基本性制度,通过寺坊制,散居回族得以聚会,其社会秩序得以建立。我们从社会结构的理论来看待“寺坊”,可以认为寺坊制是由“地理—居住结构”、“宗教—教育结构”、“职业—经济结构”和“家系—婚姻结构”构建起来的一个整体。其中“地理—居住结构”的特点使回族的居住相对集中,大部分集中居住在以清真寺为中心的范围内;“宗教—教育结构”则是以清真寺为基地的经堂式教育及回族新式教育混合的体系;传统回族的社会职业结构包括清真牛羊屠宰业,饮食业等;民族内婚制是传统回族社会的主要婚姻制度。由此共同形成了散居回族的风俗习惯,这是散居回族文化的外在表现。

人类社会的各民族,普遍都存在着自己在衣着、饮食、居住、节日、婚姻或丧葬等方面的特有习俗。这些习俗按马克斯·韦伯的理解,是由于“习惯”和不加思考的“模仿”,而在传统的常规中得以保持的“一种在类型上衡稳的行为”。它建立在长期约定俗成的基础上,是非“强求”的“群众性行为”。在马克斯·韦伯眼里,习俗更是在经济上“可能”具有深远意义的一种影响因素,它最广泛地决定着一切“经济”的基础——尤其是经济需求的水平。对马克斯·韦伯的观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是习俗创造了人们除基本生存之外的其它消费需求,从而也增加了人们生产物质财富的动力;其二,是习俗的相对稳定性及其世代相袭,会对经济产生“制度化”的长期影响。

散居回族作为一个共同体,共同经济生活是它的基础,而共同的文化是它的特性。回族文化是对散居回族经济的反映和引导,是散居回族经济的内涵。回族文化是散居回族劳动者对其经济活动的动机、民族利益、民族内部经济关系以及民族间经济关系的意识。回族文化从个体方面来讲引导散居回族个体的经济行为,从总体上规制着散居回族经济发展。

(二)回族文化在散居回族经济中的传承与发展

1.民族传统是推动散居回族经济发展的动力

散居回族经济发展的主体是组成散居回族的人群,散居回族的存在形式决定了其经济社会的特征,散居回族发展的根本是形成与其构成主体相适应的现代发展模式,真正促进散居回族主体自身素质技能的提高。散居回族具有自身特点的存在,这些特点表现在散居回族的心理、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

散居回族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不仅受到很多外来观念以及经济模式的影响,其自身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影响散居回族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散居回族特点形成于自身长期的发展过程,又无一例外地融合在散居回族意识、心理乃至行为当中,在散居回族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散居回族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保持和传承自己民族特点,并非民族传统的各个方面一成不变,而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它不是生命已经消亡的木乃伊,而是至今仍在深刻影响着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精神因素。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在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散居回族传统与散居回族经济发展的关系值得探究,它关系着散居回族经济发展与散居回族特点的保持和传承,也关系到中华民族总体经济和民族特点的发展。

散居回族的传统,既具有自己民族的个性,也具有世界的共性。无个性,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世界民族体系中,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竞放异彩。回族传统的精华,是推动散居回族经济发展的历史根据和动力之一。散居回族经济发展是传统的历史发展,是与它赖以产生的全部传统文明分不开的,是对传统的批判继承、变革和在更高阶段上的综合与创新。

2.民族特色是打造散居回族经济优势的重要依据

发展散居回族经济必须以散居回族特点为依据,这样的经济发展才有根基,才有民族特色。因此,散居回族特点就有一个自身变革与完善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不断吸取其他民族特点中的优秀成分,保持本民族的旺盛活力,使之生生不息。任何以工业化为名破坏散居回族特点,以经济现代化为名否定散居回族特点的行为和观念都是不可取的,甚至会危害散居回族经济的正常发展。散居回族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应在不同时期选择适合当地情况的发展模式,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不可逾越,但是发展生产力的方式及相应的文明阶段是可以跨越或加速经历的。世界上一些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留住民族特点,就等于留住了历史,就等于留住了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消灭了民族特点,就等于消灭了民族存在的根基,就等于消灭了这个民族。民族经济的发展与民族特点是内在统一的,需要在发展民族经济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以实现散居回族经济与散居回族特点共同保持、发展。散居回族传统来源于散居回族经济的发展历程,散居回族经济的发展是根植于本民族生产、生活中的,通常是在回族文化的导引下进行的变革。散居回族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必须从散居回族的实际出发,在充分考虑人类各民族发展共性的同时,注重个性化、特色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保持并发扬光大散居回族特点,使优秀的回族文化在散居回族经济迈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得以保持与传承。

二、融合提升发展优化散居回族产业结构

(一)散居回族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

1.初级性

散居回族地区绝大部分已经跨越传统的农业经济形态,产业结构处于初步工业化阶段,非农产业GDP份额已占经济的主导地位,但非农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仍然相对较低,区域经济发展仍处于待开发时期。如散居回族经济发展个案调查分析所示,散居回族产业结构的初级性特征,体现为无论是农业产出构成还是工业产出构成,资源密集型都较非资源密集型产出所占比重高。

散居回族经济产业结构的初级性特征,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而这一结果本身,又是基于散居回族经济的资源优势。散居回族经济最大的优势,是拥有农牧、水能、矿产、旅游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资源优势曾在散居回族区域乃至中国经济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但从现实情况看,这种初级的以资源开发为主所形成的产业结构的劣势也相当明显。这是因为资源型产品需求弹性低,易受外部市场需求变化的冲击影响,加之资源开发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其经济增长存在着诸多不稳定性,同时也有损于其它产业部门的出口竞争能力。产业结构的初级性成为散居回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2.产业关联度低

产业关联度是指产业结构中各个不同产业之间存在的互相吸引、相互促进、交替发展的内在机制,以及由于这一机制的作用在不同产业间产生的包括产品、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在内的整体联系。产业间的经济关联集中体现为产业的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一般来说,初级产品的前后向关联都低,中间初级产品的前向关联高而后向关联低,中间制造品的前后向关联都高,最终制造品的前向关联低而后向关联高。

散居回族产业结构具有初级性特征,在理论上应当产生前向关联效果。但由于散居回族在很长时期内并不具备利用这种关联发展更高级工业的能力和自主权,资源产品在散居回族区域内的加工层次很低,产业链条短,导致了采掘业、原材料产业应有的前向关联效应在散居回族经济发展中并不能充分显现。另外,现代工业在其建设和扩张过程中,被认为能通过旁侧关联刺激地方经济发展各种基础设施、商业服务业和日用品加工业,由此形成的外资经济可以降低现代工业企业的运营成本,进而又会吸引更多的厂商为利用这种外在经济而纷纷投资建厂,进一步刺激地方经济的发展,这样的良性循环将引起人口和产业的逐渐聚集。然而,散居回族现代工业成长的“外嵌”方式、重型化的结构特征、僵化的企业运行机制,以及经济的二元结构,都在离散着现代工业与当地农业、商业服务业以及其它相应工业部门的关系。

(二)散居回族产业结构优化的发展方向

散居回族的产业结构是区域产业结构在散居回族地区这一特定区域的表现形式。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各产业的组成状态、发展水平以及产业间的生产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各产业之间在生产规模上的比例关系,直接涉及的是结构均衡问题;二是各产业之间的关联方式,直接涉及的是结构高度与效益问题。区域产业结构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且通过相互关联影响着区域国民经济总体的增长和发展。

散居回族产业结构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主要从以下方面衡量:(1)散居回族作为一个系统,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是否健全,能否使彼此之间的产业有协同效应;(2)能否充分吸收、消化、合并、综合系统外部的外来因素,并有效地将外来因素转移为输出,形成强大扩张、输出能力;(3)能否减轻以至吸收一般经济波动,通过自身组织机制的调节,消除因干扰造成的不协调状态;(4)能否在系统结构保持相对稳定有序的同时,创造条件向更高层次的优化方向发展;(5)能否与国家大系统的发展相协调,并以自己的优势,为充实完善国家经济大系统做出自己的贡献。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指区域产业结构在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顺序演进中,不断达到更新的阶段或更高的层次,由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向最优的区域产业结构转化的过程。产业结构高度化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比重的依次替代程度,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部门在国民经济中依次占优势比重的替代程度,初级、中间和最终产品在国民经济中依次占优势比重的替代程度。一般来说,产业结构高度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特征。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其高度化的基础,它着眼于经济发展的近期利益,只有先合理化,才能使其达到高度化,即产业结构高度化必须以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为基础,脱离合理化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只能是一种“虚高度化”。另一方面,要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必须使其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发展水平越高,其结构合理化的要求也越高;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更多关注结构成长的未来,着眼于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要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必须在高度化的动态过程中进行。

散居回族产业结构优化就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过程。但在具体实施时,要从散居回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稳健持续的产业结构优化之路。在这个过程中,产业结构要实现下列转变: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由重点开发能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转向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由以采掘、原材料为主的重工业化模式转向以特色化、民族化、本土化产业为主的轻工业化模式;产业结构调控应当退出和放弃那些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人力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消除地区、部门和行业的壁垒,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保证公平、公开、公正的企业竞争机制;利用市场机制大规模地促进企业的兼并、重组、联合、破产,促进产品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和商品化,切实增强散居回族地区经济发展活力。

三、融合提升发展转变散居回族经济增长方式

(一)粗放型是散居回族传统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是由生产要素的组合和利用效率决定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经济增长方式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即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他认为,固定资本价值中这个转化为货币的部分,可以用来扩大企业,或改良机器,以提高机器效率。这样,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就要进行再生产,并且从社会的观点看,是规模扩大的再生产。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内涵上扩大。外延扩大再生产是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来实现经济增长的,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内涵扩大再生产是依靠生产要素效率提高来实现经济增长的,即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经营隐含的前提是经济资源供给充裕,只要多投入就能多产出,它的着眼点是扩大投入而忽视投入的使用效率。由于经济资源总是有限的,增加投入必然受到可能的资源数量的制约,这种增长方式忽视了要素的使用效率,一味增加投入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边际收益递减。因此,粗放经营往往表现为不计代价地单纯追求产出的增长。

反映集约经营的要素使用效率要求的是用等量的要素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或者说获得等量的产出尽可能地减少要素投入。这里的投入不是仅指某一种生产要素,而是包括所有投入的生产要素,它要求提高每种生产要素的有效性,并通过它们的优化组合,达到全面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目的。

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具有很多弊端和局限性。一是主要靠铺新摊子、上新项目,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二是主要靠高投资、高积累,以支撑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三是主要靠资源的多占用、高消耗,不注重降低成本,忽视经济效益;四是主要追求产值增长速度和产品数量的增加,不讲究品种、质量,产品附加值低。长期以来,散居回族的经济增长主要实行的是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增长方式使散居回族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发展后劲不足,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家大规模投资和资源开发,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

(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转变增长方式就是要把目前的以粗放经营为主的增长方式转变为以集约型为主的增长方式,也就是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实现经济增长到主要依靠提高TFP(总和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增长的转变。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以投入适度、技术进步、节约资源、结构优化、管理科学、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环境的改善为特征的,社会生产从满足需要的目的出发,实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配置效率、结构优化效益、资源利用效益、规模经济效益以及科技进步效益来实现的。集约型经济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普遍趋势,它是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运行机制。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1)从主要增加大量资金投入,转变到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2)从主要依靠增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消耗,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降低消耗,减少浪费,使同样的物力、人力消耗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3)从主要依靠经济规模扩张,转变到主要依靠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规模经营、合理布局生产力,提高结构优化效益、规模经济效益和区域分工效益。(4)从主要追求产值速度和产品数量,转变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产品质量、性能和品种,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价值和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增长的实际效益。

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散居回族经济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是加快散居回族地区经济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措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散居回族地区突破经济增长高速度、低效益的传统格局,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高效益的发展路子。

四、散居回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效果评价

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宏观效果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本文在对散居回族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效果进行评价时主要通过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下面是笔者参照马林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论》(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中的内容,设计的调查表。包括指标权重的设置、打分原则及某地区指标得分的计算等

(1)指标权重设置。本套指标体系中指标权重的设置采用每层指标权重之和为1的方式,即每个指标的下层各指标权重之和为1。分别由不同的专家为本组指标比较,然后归一,计算权重。

(2)指标打分原则。各指标的标准值以全国百强县之一、河北三十强之首迁安市(县级)有关数值为参照。迁安市相关发展数值打分为60分,各指标的得分由各自数据和迁安市数值比较而来。各指标得分最小为0,最大为100分,大于100分的指标统一调整为100分。(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回族产业结构区域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分割区域
擦桌子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区域发展篇
《回族文学》2015年总目录
《回族文学》2011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