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百顺 向子权
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节俭、不怕艰苦著称于世。然而,在我们当前的教育实践和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不争而又不容忽视的问题:艰苦奋斗精神这种祖先几千年的文明训导、传统美德,在不少中小学生身上却日趋淡漠,几成风中之烛。面对渐行渐远的背影,我们不禁有种逝者如斯的迷茫、感慨和凭吊。
如果稍加留意的话,对这样的现象场景,我们并不陌生:家长慷慨给钱送物,孩子随意信手挥霍,完全一副年少阔老状,花掉的是父母用血汗换来的辛苦钱,留下的可能是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或者对出身寒门、父母无能的抱怨;学生日渐远离了力所能及而又理当身体力行的劳作,家长则心甘情愿快乐的代劳;学生挑穿拣食、相互攀比、难耐清贫、望苦止步,还时常发出犹如历经沧桑的感叹——生活太烦太苦太累……也许我们有着诸如“时代不同”等千般理由来为此包装,却无意中忽视了“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的生活真谛。加强养成教育,弘扬传统美德,在当前尤为重要。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不少学生对艰苦奋斗精神的理解显得如此苍白荒寒?为什么我们在教给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艰苦奋斗精神却日益被淡忘和冷落?为什么在教育不断发展、社会不断繁荣的背后,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正常的吃苦精神都难以养成?毫无疑问,这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艰苦奋斗精神失落原因浅探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财富的丰富,家庭环境的改善,学习负担的加重,社会不良风气的误导,不少学生淡化了勤俭节约的观念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滋长了害怕吃苦、挑穿拣食、贪图享乐的思想;父母的过份溺爱和迁就,老人的隔代抚养与呵护,不少学生拥有了“小皇帝”“小公主”的霸气,享受着温室般的关爱;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和家庭教育的弱化,不少学生养成了放纵与懒散的不良习惯;等等。他们的感觉是原来生活竟是如此简单、轻松而愉快,艰苦奋斗早成“昨日黄花”了,那只是挂在姥姥嘴边的唠叨、老师课堂上的说教和写在书本上的故事。
可惜的是,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似乎也不太注意孩子的习惯养成。数据化的教育成果与人文化的教育内核在同一条道上大相径庭,孰重孰轻不言自明。无论家庭或学校,无论家长或教师都有默认,如果某个学生在智力教育方面达到某种期望则视为成功典范,其它方面则自然被淡化忽略,即便是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依然是在“重复昨天的故事,唱着昨天的歌谣”。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只授业、解惑,传道则“一笑而过”,很少给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上引导、启发和体验,学生难以正确应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挫折与失败。应试教育与传统评价体系使教育实质在其坐标上偏离了方向。这是一种蹩脚的教育,甚至是一种失败的教育,正如美国作家梭罗所说,文明改变了人类的住房,但没有改变住房的人。
二、艰苦奋斗精神内涵解析
不同的历史时期,艰苦奋斗精神具有不同的内涵。至少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左传》中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大禹治水“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已成千古佳话。勤俭于己则磨炼意志,于人则敬业节用,于家则齐家治穷,于国则富国强民。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振兴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值求知识学本领打基础时期,勤俭将养成其良好的品质、坚强的意志和勤奋向上的精神,“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不骄不躁,不奢不吝。邓小平同志曾反复多次提醒和强调要抓好艰苦朴素教育。其二是迎难而上,努力学习。“彩虹总在风雨后”“勤能补拙是良训”,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忧虑、消沉和哀叹都于事无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直面现实,迎难而上,自强不息,勤奋努力。成绩与成功是怨不来、想不来、等不来的,是要靠脚踏实地干出来。从点滴做起,不畏艰难,勤勤恳恳,坚持不懈,则“山登绝顶吾为峰”,欣赏到险峰中的无限风光。三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周易》有曰:“日新之谓盛德。”客观世界是一个日新不已的过程,无论是学知识、做学问或是干工作、办事业都需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学生学知识习本领或是对世界事物的认识,也不能机械被动地成为知识“填充器”,应该有自己自由的空间和创造性思维,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有一种“我能行”“我敢行”的精神和勇气。
三、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措施浅见
抛开家庭、社会等因素不论,单从学校教育角度就如何加强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略陈浅见,以抛砖引玉。
(一)创设良好环境,渲染教育学生
朱子云:“性如水,流于清渠则清,流入淤渠则浊。”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及学生心理特征常常表现为模糊性与模仿性、独立性与依赖性、冲动性与自觉性等相互错综交织,良好的学校德育环境对他们的教育、导向与内化等作用尤显重要。首先,教师是品德教育的主力军,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要狠抓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教师忠诚教育事业,履行教师职责,关心爱护学生,树立良好形象,发扬坚忍不拔的精神和艰苦朴素的作风。其次,在校训、校风、校纪、校刊等方面要强化德育方面的内容,利用校园文化长廊、校园广播站、校园闭路电视等加强宣传;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及班团队活动不断立体渲染,创设良好的外部氛围,加深学生感悟理解艰苦奋斗精神及其价值所在。
(二)挖掘德育素材,陶冶学生情怀
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思品等教材、刊物及周边的人物与事件,有针对性地挖掘德育素材,陶冶学生情怀,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在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要把艰苦奋斗精神内化为学生的思想素质,外化为学生的积极行动。其实在我们的教材中及现实生活中,有着许多值得挖掘的素材,无论是语文课中的经典故事、数学课中的应用习题,或是思品课中的鲜活案例、劳动课中的亲身体验等等。如学生挑穿拣食,贪图享乐时,则用“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腐怠骄奢者易败,勤廉俭节者常兴”等古训来启迪教育学生。又如组织召开“假如每人每天节约一角钱”“当我们面对困难时”“粮食是怎么来的”等主题班会。再如树立先进典型,大力宣扬表彰,说身边事,扬身边事;树身边人,育身边人。如此经常地让学生耳濡目染,陶情养性,其效果颇佳。
(三)加强实践体验,提高教育实效
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仅靠理论灌输是不够的,还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利用节假日或团队活动时间,组织、指导、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深入社会,贴近生活,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让他接受生活教育,了解生活艰苦,自觉养成勤劳俭朴的习惯。毕竟说教替代不了身体力行,整体的德育环境将使艰苦奋斗精神找到健康生存的土壤。
(四)注重心理保健,培养拼搏精神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加剧,人们的心理压力随之增大,对自己、对他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小学生正处在不成熟的成长时期,看问题尚不全面,个性倾向很不稳定。一些学生由于受到腐朽生活方式或不良风气的影响,不注意节俭,甚至追求高消费,相互攀比,甘于堕落。有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愿吃苦也不能吃苦,消极竞争,受不得一点委屈和挫折。对此教师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在形成个性倾向中的反复和探求,耐心激励他们追求真知、追求完美人格。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培养,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耐挫教育、心理保健和自我保护等训练,让学生学会释放心理压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提高心理自救能力。从而培养他们友善合作,勇于竞争,百折不挠的良好心理品质和艰苦奋斗精神。
学校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环境,是学生人格个体化和社会化的起始基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从着眼未来的高度,加强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努力培养学生勤劳节俭的品质和顽强拼搏精神,为他们日后实际参与社会生活做准备,为促进一个人乃至国家的长足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黄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