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学生心灵 关爱“五生”成长

2009-09-18 09:50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集体心灵笔者

胡 琴

“五生”是近年来学校教育工作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些留守生、单亲生、寄宿生、贫困生、残疾生中有的性格孤僻,有的学习滞后,习惯偏差,甚至沉迷网吧。正因为这一特殊群体问题众多,因而“关爱五生”成了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爱学生是班主任的天职,让学生幸福生活是我们老师的责任。只有关爱学生,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教育活动得以在宽松的氛围中进行,进而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五生”这一特殊群体比同龄人得到的关怀少得多,内心较为敏感、脆弱,这就需要得到老师更多的关爱和赏识。如果班主任对这部分学生关爱不够,就可能造成这些学生心理失衡,自暴自弃,进而影响到整个班级和谐而全面地发展。那么,如何让这群学生在充满民主、平等的人文关爱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呢?

一、从细微入手,让学生心灵“亮”起来

一般而言,这类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他们不愿轻易接受施舍与同情,有时因心灵受到伤害,或自卑感强烈,往往会关闭与同学、老师交流的窗户。可以说在他们倔强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脆弱、敏感的心。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针对这一心理特征,班主任应给予他们满腔热情的关爱,灵活运用各种教育途径和手段,努力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用老师敏锐的观察力去发现他们的细微处,从而不露痕迹地把自己的关爱潜入他们的心田。

笔者班上一位学生梁伟,性格非常内向,父母离异后更不爱和别人玩了,常常一人形只影单地呆坐在窗前。笔者悄悄观察一段时间后,感觉到了那孤单身影背后的孤独。于是,笔者不仅主动和他讲话,有意制造机会让他帮忙做事,还偷偷地交代几个同学主动找他玩。渐渐的,他的脸上有了笑容。一次放学后,笔者意外地发现他在主动帮助值日生扫地,第二天便在班上任命他为劳动小班长,负责教室的保洁工作。从未受到如此信任的他欣然接受了任务,每天总是最后一个将教室检查干净才回家。看到他日渐开朗,笔者也快乐着。一次语文课上,大家热烈讨论着一个问题,笔者发现梁伟一个人眼睛盯着桌面,双手搓着一支笔。下课后,笔者把他叫到身边。原来这几天她妈妈病了,他特别想去看她。可他奶奶却不让,说他妈妈不要他,是个狠心的女人。为这事,笔者召开了班干部扩大会议,大家纷纷表示买点水果陪同梁伟去看望他妈妈。在病房里,梁伟和同学们一起欢笑着,他内心的孤独、寒冷在集体的关爱下融化了,这欢声笑语就像阳光照射到他内心最隐蔽的角落,那么温馨、甜蜜、灿烂。

实践证明,班主任对学生身心的巨大感染力,常常直接来源于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这种关爱可以启发学生的心灵,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来自班主任和教育集体的温暖。

二、尊重个性,让学生情感“燃”起来

现在全新的教育理念,倡导“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所以班主任老师一定要把学生放在“人”的位置上,而不是把他们作为支配和小视的对象。有人说,对学生,可以没有爱,但要尊重。其实尊重也是一种爱。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像呵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学生的尊严,以便获得学生的情感认同,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甚至达到自我教育的境界。

徐展是我班的一位留守生,父母都在广东打工,近几年与年迈的爷爷住在一块,学生习惯不好,脾气有点犟,还喜欢欺负小同学。一次校运动会上,他与裁判老师发生了争执,甚至生气不参加比赛了,还怂勇大家集体罢赛。当时笔者有事情外出,回到学校后,听到老师们义愤填膺地议论着此事,说现在的学生不得了了,说不得了,太任性了,这种风气不能助长,等等,要求严厉处理这件事。笔者知道老师们的说法也有道理,但是,为了达到教育的效果,笔者还是先冷静了自己的情绪。笔者找来了徐展和几名运动员,徐展以为我会大发雷霆,高高地蹶着嘴,沉默不语。在笔者的鼓励下,他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在他们痛快的倾述中,徐展倔强的表情松驰下来,情绪平和了许多。笔者笑着肯定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对徐展敢于表现自己进行了赞赏。在他们正难为情时,笔者委婉地接着说,但是,我们的班集体是小集体,学校是个大集体,国家是个更大的集体。小集体荣誉要保护,那大集体呢?我们有意见可以发表,但是我们和老师争吵,甚至罢赛,是不是危害了大集体的利益呢?所以有时候,我们还要学会适当地让步,寻求中间的解决方法,而不是一味地任性,你们说呢?学生们纷纷点头,徐展在笔者的进一步疏导下,主动向裁判老师道了歉。接下来几天,徐展见了笔者,眼睛都闪烁着,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笔者笑意盈盈地招呼着他。一次我提着一桶水向办公室走去,徐展远远地飞奔而来,弯下腰说声“老师好”,拎起我的水桶就走。渐渐的,班上主动向老师问好的声音越来越多。

经过这件事,笔者充分体会到尊重学生个性,倾听他们的心里话并真诚地给予合理的建议,进行必要的疏导,学生就很容易进入你的关爱磁场,不由自主地产生有效的共鸣。

三、赏识教育,让学校生活“美”起来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智能结构、潜能开发存在差异。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之处,因而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不能仅用一把“分数尺子”来裁定学生的优、良、差,而要善于寻找,放大学生的优点,赏识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在自身优势中发现自我价值,在教师、同伴的赏识中获得自信和力量,以此激发学生自我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问题众多的“五生”群体,就更需要我们的赏识教育。

为了激活心灵深处的柔情,拉回游离课堂的心灵,唤起坠入低谷的信心,笔者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专设了一个闪光台,每月评选出不同类型的“明星”,把他们的照片和师生寄语制成不同形状的彩色卡片张贴上去,这既美化了教室,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袁明是从桥市转入笔者班上的寄宿生,字总是写得歪歪斜斜,很难认清,成绩也刚够及格。但他勤快能干,一个月后被评为“劳动之星”。在他的赏识卡上,笔者写道:相信勤劳能干的你,会成为老师永远的骄傲。望着粉红色的五角星卡,袁明红红地笑了,心情开朗了很多,地扫得更观了,字也写端正了些,期末被评为学校的“进步之星”。随着班上的“文艺星”、“体育星”、“勤俭星”、“助人为乐星”增多,整个班集体焕发出空前的活力。元旦晚会上,吹拉弹唱,笑语盈盈;运动场上,疾奔跃跳,激情四射……合唱队启动了,篮球队成立了,手工制作组、生物兴趣组等也应运而生了。赏识犹如生命的营养,让这群学生浑身充满力量,赏识犹如缤纷的画笔绘出了绚丽多彩的校园生活。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霾,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块寒冰。老师不光要有爱,还要善于爱。让我们的爱像一团火,点燃这些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让我们的爱像一把钥匙打开他们心头的智慧之门;在我们的爱的滋润下,希望这群可爱“五生”在校园这片乐土上幸福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集体心灵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警犬集体过生日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唤醒心灵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心灵小语
集体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