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型中介组织存在的价值分析

2009-09-17 08:06
关键词:市场管理

李 华

摘要:通过运用文献分析等方法给出了经济中介主要职能的理论解释,概述了政府管理市场和市场管理市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中介组织;中介运行;市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731(2009)04-0099-04

一、问题的提出

赢利性中介组织是随着产业分工细化而出现的、以提供经济中介服务为获利手段的经济实体。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我们可以给经济中介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当市场交易的双方通过第三方来完成交易的时候,第三方就是盈利性中介。这个定义可以广泛区别于行业协会与商会等非盈利中介组织。中介引入的主要原因是由市场的不完全性造成的,直接交易中产生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不完全合约以及有限参与问题都是不完全性的具体表现。中介参与交易并分享交易带来的租金,目的是降低某种交易成本,它的存在可以扩大市场容量,促进生产链的延伸。从交易成本的角度不难发现:房地产中介、技术中介、职业中介、咨询公司等信息型经济中介节约的是搜寻成本,扭转市场的逆向选择;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公证处等仲裁类经济中介节约的是监督成本,制止某种事后的机会主义行为;从事法律、专利、商标、企业注册、税务、会计理财、留学签证等代理服务的各种代理机构则节约的主要是谈判成本。因此,如果将盈利中介组织的业务活动统称为经济中介服务的话,那么经济中介服务的实质就是弥补某种市场不完全,降低交易成本,并逐渐形成一组独立的行业体系。

二、经济中介运行的理论机制与经济学分析

(一)信息型中介和鉴证型中介—扭转市场失灵

Akerlof(1970)认为市场参与者事先并不了解商品和服务的真实质量,但质量等级的概率分布是公共知识,当参与人只愿意按照均值支付价格时,市场可能出现萎缩,由此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现象。Bigla/ser(1991,1993)研究认为只要市场克服事前对质量的不确定性,就能保证市场的优胜劣汰,引入具有质量认证专家或中介人(mid-dleman)便是一种有效的机制。他的模型证实了如下的命题:(1)当引入中介人,较之直接销售的交易方式,市场的广度将扩大,商品的质量和平均价格都将提高;(2)如果交易对象的质量越难以判断,或成为专家的机会成本很高,或匹配成本(switch cost)足够低,则交易中中介人出现的可能性越大。该研究结论符合我们的直觉。但美中不足的是不能解释为什么中介人不欺骗没有质量判断能力的购买人,利用购买人的信任获利。Biglaiser简单地认为声誉机制足以阻止这种道德风险的发生。然而,这与现实中观察到的现象不符,之所以医疗市场要打击“医托或黑中介”,正是因为这类盈利中介本身道德风险频发。

虽然针对中介人研究并未直接回答上面的问题,但已有的文献已经从市场的竞争结构开展研究。Rust和Hall(2003)从产业组织的竞争结构比较了中介人和坐市商(market maker)的市场绩效。中介人和坐市商的作用都撮合交易双方的估价和成交价格,不同的是,中介人的报价是私人信息,而坐市商的报价是公共信息。我们认为由于不同市场交易成本分布的类型不同,在自由进出的中介人市场中引入坐市商将提高交易效率。完全的瓦尔拉斯均衡将在两者的共存中实现。Rust和Hall至少给予我们两点启示:(1)在不同的市场需要引入不同的中介,比如某些证券市场需要保留坐市商制,而某些现货市场如:钢材或珠宝交易需要引入中介人。(2)某种竞争结构可能控制道德风险的发生,比如引入垄断或寡头垄断的坐市商或垄断竞争的中介人(组织)可能有效地降低其自身事后机会主义行为。不难发现无论是中介人还是坐市商,他们的功效无非就是弥和交易前的不确定性,无论这些不确定性来自于质量还是报价的搜寻匹配。然而,Milgrom,North和Weingas(1990)的MNW模型与商法仲裁者机制,以及Dixit(2003a)的研究将注意力集中在合约执行的道德风险问题上。上述的研究都提供了各种制止事后机会主义行为的中介机制[2]。

我们考虑这样的交易情形,当来自不同地方的商人聚集到某一个地区或城市进行商业交易时,如果他们之间的信息不完备,又该如何来保证他们之间能够相互尊重合同的执行呢?因为,商人们互相并不了解过去的行为,而且违约或欺骗后可以在被发现之前溜之大吉。合同执行问题显得要困难得多。正如Mi]grom,North和Weingas(1990)所说:“商人之间的确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写信,建立一些试探性的联系,以及检查他们交易伙伴的证书”,因为生产上的地区分工,商人们越来越需要“依靠他们以前所不认识的人士的承诺”。尽管商人们付出了很大努力,为了确保每个交易者的信息能够得到有效的收集和传递,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或个人来从事该工作,这种由第三方来进行信息收集和传递的机制显然更加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从而有利于形成一种交易者自我执行的信息结构。所谓的信息中介便应运而生。

这种意义上的信息中介的产生,使“非人格化交易”(impersonal transaction)成为可能,充分印证分工与市场广义的“斯密教条”。这是古典市场经济由传统转向现代的标志之一。

Dixit(2003a,2004)将信息中介和实施中介模型化,计算出中介费用的合理区间。并分别比较了他们在遏制交易中事后机会主义行为的效率与福利水平[2]。他首先考察了合约的自我执行(self—en-forcement),商人的交易在社区内具有流动性,这迫使双边的无限重复博弈机制失效,但在多边声誉机制下,双方在执行合约时机会主义出现的可能性取决于双方可能被贴上“无信用者”的可能性的大小可能依赖于社区网络或“谣传”程度(Ellick—son,1991)。研究发现,当双方,都很低时,双方都采用违约是SNE(Stationary Nash Equilibrium);相反,同时取得较大值,双方都遵守合约则是SNE;然而,当双方取值不均或居中,结果并不确定。接下来,Dixit引入信息中介有效地改善了不同,取值时的守约情况。文章设想交易者交纳一定的入会费F1成为其会员,交易前双方都可以在中介处查询对方的交易信用记录,当对方曾经存在道德危机,我就采用违约作为永久惩罚战略,反之我就采取守约合作。每一次交易后,双方都可以将交易的过程及结果在信息中介备案供今后使用。很明确该模型成功之处在于将双方之间无法进行的重复博弈转化成公共方与独立第三方的重复博弈。Dixit考虑了作为代理人的信息中介的道德风险,由于中介可以内生地垄断市场,由此可能出现两种危机:信息中介即可能要挟会员多收会员费(extortion),也可能与一方

会员合谋,篡改或伪造信用记录(double—crossing)。但是模型中介与每个交易人之间的重复博弈的声誉机制约束了这样的行为,借此确定最优会费的上下界。因为交易人能立即发现自己受骗,并退出中介会员。

这个模型的解释是强有力的,但模型中却埋藏了一个很隐晦的假设:交易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做出的行动具有完全信息。但事实上往往上市公司收买某些信息中介如会计事务所或交易所制作虚假信息;保持其良好的业绩和交易信用。即使中介或另一方合谋欺骗,投资者也不一定知道。这就产生了认定的事前不确定。其实,这种情形下,上市公司正是选择某个信息中介发送自己诚信的信号。一旦这样的信号不被社会公众信任,上述信息中介机制马上解体,社会遁入双重信息不对称(汪丁丁,2005),市场机制(包括私人秩序)是很难发挥作用的。

这样的情况下,市场似乎不可能产生私人秩序(pfivam order)扭转“囚徒困境”问题,因为私人秩序本身就产生了某种“执行失灵”①。因此,社会只能依赖法治或政府的正规力量裁决。平新乔等(2003)研究了资本市场信息中介合谋与政府制裁之间的选择问题[3]。

(二)从信息中介到生产性服务

生产性服务的经济中介组织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分工细化的结果。中介组织的发展又推动了经济增长,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中产业的分工细化。现代分工形式的主要特点是迂回生产,即在原材料和最终产品间增加了越来越多的中间产品的生产,一方面是分工和专业化内生的经济中介提高经济效率,即内生交易成本的下降;另一方面是中间产品增加带来的外生交易成本上升,企业内部分工和产业分工细化带来分工的两难。

任曙明等的模型表明,生产性服务中介的获利水平依赖于网络规模大小。目前中国大多数经济中介追求短期利益,不愿意投资于信誉和网络建设,中介业的过度竞争难以发挥它们应具有的市场职能[4]。

(三)跨期平滑与风险分担职能——金融中介的兴起

作为金融市场中极为常见的盈利性中介组织—金融中介,如银行等,有效地连接了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但是,我们却经常忽视对其的深入研究。现代经济学对金融中介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一方面,金融中介的特性使其具有良好的风险管理和分散功能[5],特别是金融中介作为“流动性蓄水池”可以有效降低交易双方的流动性风险(Dia-mond,Dybvig,1983);另一方面,相对于证券市场,金融中介通过提供长期的贷款合约,从而有利于风险的跨期转移(Allen和Gale,1999)。应该说Allen和Gale的研究不仅得出了有趣的结论,与主流观点不同,他们认为类似德、日以银行为中介的金融市场比以市场主导的英、美金融体系更能抵抗风险。

本文着重考察这样两类问题。从纷繁复杂的现实经济中抽象出市场的某种不完全性,表现为代际问题(有限参与或有限生命问题)。某种条件下,金融中介成为弥补代际不完全的制度安排。此外。我们将继续讨论风险分担有效配置中由不完全性和信息不对称所引致的问题,它们都是金融中介存在的原因之一,并在不同金融系统下发挥着潜在职能。

首先,Allen和Gale的研究认为不完全市场不能很好地分散风险,一个具有金融中介的系统要求保留一定的“储备物”以提供跨期平滑。在一个完美的ADM市场中,市场是完全的(假设不存在代际问题,理论上类似一个无穷期模型),横向的风险分担和跨期平滑自动进行。传统的金融系统将其默认为假设条件,因此,资产固定,时期单一,不可分散的风险只能由投资人承担。其实,真实的世界中,市场主导型和中介主导型的金融系统进行跨期平滑的机会可能迥然不同。如果代际不完全造成了市场的不完全@,市场将不能提供消费平滑的机制。但是在不遭受来自金融市场竞争的假设下,来自于金融市场的竞争会弱化长期存在的中介结构所提供的跨期平滑职能。因此,就长期而言,如果整个金融系统竞争激烈,银行中介的跨期平滑职能失效,而转变成英美体系。

无论是生产性的实体经济还是金融的虚拟经济,都充斥着中介机构代表个人或企业进行金融活动,包括投资、融资和风险套头(risk healing)。问题是:个人、家庭和企业为何甘愿委托中介机构来管理自己的资金和承担风险呢?

纯粹私人部门在信息、资金和生命上的有限导致了市场不完全,换言之他们是金融市场中的噪声交易者(Stiglitz,1980)。私人部门手中任意证券的线性组合都无法充满整个状态空间,所以他们必须承担除了系统风险以外的其他风险。Allen和Gale将不确定性分为明晰状态和模糊状态,金融中介具有识别两种状态的比较优势。他们提供某种金融工具或金融服务的组合。

三、政府管理市场和市场管理市场——对发展经济中介的政策建议

概括经济中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市场中介克服了某种市场不完全,但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失灵现象”。由此,这引发我们对政府调控和监管的重新认识。无论如何,经济中介的产生完全是自发秩序的内生产物,恐怕中国市场经济(改革)正是忽略如此重要的“微观基础”而缺乏生气。即使中介市场本身固有的问题并不影响它相对于政府直接管制的比较优势。如果政府通过行政等手段直接干预经济,首先,会遇到同纯粹私人部门一样的信息问题,价格等信号机制将扭曲得更加厉害。其次,道德风险的危机将进一步加深,交易的一方可能通过寻租活动与官僚机构合谋,然而监督官僚机构的难度远远大于监督某种市场行为。最后,公共选择学派指出基于“少数服从多数”的公共决策机制也不是合意的,存在各种机制设计上的不可能性(阿罗不可能定理)。

从这一层面上讲,经济中介在克服各种市场不完全中具有专业化分工的优势。利用其在治理市场失灵现象上的具体职能,可能是政府宏观调控、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路径之一。经济中介与市场和政府之间并不存在替代关系,中介体系自身形成了一股完整的市场力量,本身就难逃市场不完全性的“自然规律”,但相对丁幼繁复杂的市场整体,政府只需要管理好经济中介组织及其形成的市场体系,就能很好地驾驭各种市场不完全造成的效率和公平问题,这条路径不是“堵”,最好是“疏”,是利用市场来管理市场,这符合制度产生的自发性与内生性,也符合“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改革目标。应该说这代表了一种政策设置的逻辑。但是,我们不能忽略非盈利性中介组织等非正式制度安排自发性治理市场的可能。只要行业协会能够克服Ohon(1980)集体选择困境,就能产生一种双边的约束机制,这样的机制能够保持经济中介和双方交易者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Allen和Gale,1999)。

参考文献:

[1]郑江淮.市场中介组织维持市场秩序[M]∥洪银兴。等.以制度和秩序驾驭市场经济——经济转型阶段的市场秩序建设.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Dixlt.“om mode8 ofeconomic govarmance[J].Eeonomet-rica,2003:449-481.

[3]平新乔、李自然.上市公司再融资资格的确定与虚假信息披露[J].经济研究,2003,(2):55-63.

[4]任曙明,原毅军.产业分工细化与经济中介组织的发[J].中国工业经济,2003,(11):91-96.

[5]Allen,F.and A.M.Santomem.“The Theory 0f Financial Intermediafion”[J].Journal 0f Banking and Finance.1998,21,1461-1485.

猜你喜欢
市场管理
提升种子产业市场管理力度的必要性
谈新形势下加强种子市场管理的策略
大众健美操产业发展趋势的前瞻研究
房地产权属档案与市场管理研究
市场的功能管理法制化
我国海上救捞市场管理的困境与出路
农资备案制度在市场管理上的应用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