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小百科(八)

2009-09-16 06:33
琴童 2009年9期
关键词:变奏曲音型装饰性

邵 华

所谓变奏,简单地说,就是变化的反复。变奏曲又称“主题与变奏”,是用变奏的手法发展一个主题,使主题能得到多方面表现的一种乐曲。

变奏是各种音乐作品中常用的发展乐思的手法。变奏手法分为两大类型——严格变奏和自由变奏。严格变奏是指在变奏过程中,仍保持着主题的旋律或主题旋律的骨干音,因此变奏的结构和主题的结构是一致的;自由变奏则只是保持了主题的某些核心音调,在结构上起了很大的变化,在性格上也和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变奏已经不是若即若离的变化反复,而是离题较远的蜕变,所以叫做自由变奏。

严格变奏通常又包括两种:(1)保持原来的旋律,而变化音乐语言中其他因素的变奏手法,叫做固定旋律变奏;(2)只是保持主题的旋律骨架,而变化旋律的细节,也就是用装饰制巴原来的旋律进行加工,同时也可以变化音乐语言中的其他因素,如速度、力度、节奏、音色、伴奏音型等等,这种变奏叫装饰性变奏。

贺绿汀的管弦乐曲《森吉德玛》前后两段旋律相同,而速度、力度、节奏、音色和伴奏音型起了变化,使得第一段音乐轻柔缓慢,气息宽广,描写辽阔壮丽的草原景色;第二段速度转快,节奏活跃,描写草原人民的愉快生活。这就是运用了装饰性变奏手法。

再如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第五乐章开头的主题,描写雨过天晴时牧人欢乐的歌声。贝多芬发展这个主题时,既用了固定旋律变奏手法,又用了装饰变奏手法。主题后紧跟着的两次固定旋律变奏,同一个旋律,一次比一次移低八度,伴奏音型一次比一次加速,力度则—次比一次加强,从而使蜘决的情绪逐步加深。后来这个主题再一次出现时,改用了装饰变奏的手法,在旋律音与旋律音之间,加进了装饰音,把原来的旋律装饰得更加流利欢畅。

以上这两个例子,仅是说明在乐曲中采用了变奏手法,而不能称为变奏曲。如果在一首乐曲中,有系统地用变奏的手法来发展主题,那就叫变奏曲。变奏曲的原则是:先奏出完整的主题,然后依次演奏一个一个变奏。变奏的次数可多可少,少则三四次,多则二三十次。

贝多芬的《f小调钢琴奏鸣曲》(又称《“热情”奏鸣曲》),其中第二乐章是一首变奏曲。抒情歌唱性的主题后,通过四次装饰性变奏的手法来发展这个主题;舒伯特《A大调钢琴五重奏》(又称《鳟鱼五重奏》)的第四乐章也是变奏曲。这个乐章包含《鳟鱼》主题和五个变奏,每个变奏基本上保持着主题的旋律,主要是用固定旋律的变奏手法来发展主题的;再如,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的《西班牙随想曲》,它的第二乐章也是一首固定旋律变奏曲。

英国作曲家埃尔加的管弦乐作品《谜》是一首采用自由变奏手法写成的变奏曲。这个变奏曲包含主题和十四个变奏,分别刻画十四个朋友的不同性格,有的端庄淳朴,有的轻松活泼,有的温柔娴雅,有的亲切可爱,有的热情洋溢。从这首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由变奏的独特表现手法和魅力。

猜你喜欢
变奏曲音型装饰性
黎洁仪“装饰性泥沽沽”主题创作
民歌主题变奏曲
论克里姆特的装饰性绘画风格
引入钢琴伴奏提升高中生歌唱能力探研
心情变奏曲
浅谈钢琴学习中即兴伴奏培养能力的分析
即兴伴奏的音型发展方式
装饰性镀铬用低纹波可调控高频开关电源设计
春日条纹变奏曲
论刘聪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音型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