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在壶外

2009-09-16 06:33
董事会 2009年9期
关键词:宜兴紫砂壶紫砂

葛 韬

壶在手中,功夫在壶外。于笑谈问,也可以赴一场人与壶的精神盛宴。

冯友兰先生说,人生有三大境界:生存、艺术、宗教。绝大多数人还处在生存阶段,即使有了钱,境界不提高也不会在艺术层面努力。

在紫砂的“江湖”里,还没有能够形成声势浩大的局面,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紫砂的发源地,宜兴是得天独厚的一个好地方。而壶中江湖老大的地位也是凭借爱壶之人口口相传的。“默默,无言。悟透了天上人间。听鹤唳长空。看青山已老。江湖水,尽收进。一壶阳羡月,仁者无敌。”所以,君子不器,壶以载道;所以,壶出于神,智隐于壶。关于紫砂壶的点滴种种,或许我们只能深埋于心而无法溢于言表,不同的人眼中,有着不一样的江南。然而。“烟雨江南烟雨梦,梦入江南望飞鸿。鸿飞万里托锦书,书言大道在壶中。”

明清两代,伴随着瓷器的兴盛,紫砂壶艺术也迅速发展起来。从万历到明末是紫砂发展的高峰,前后出现“壶家三大”、“四名家”,到了清代,砂艺高手辈出。至康熙年间,开始有宜兴制作紫砂壶胎。作为珍贵的御用品,帝王的嗜爱把玩,使得紫砂顿时声名鹊起。

紫砂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它作为器具的属性,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的积累和沉淀,是一种精神国度的构建和延续。持一把精致的紫砂壶,品一杯上好的茗茶,于江南烟雨中品百年风流,悟一世禅机,岂不快哉!关于江南文化的内核,我们或许能从历史留给我们的这样一个版图的各个角落感触一二。关于江南文化对江南人潜移默化的熏陶。我们或许能从贩夫走卒的点滴生活里、从小桥流水的屋檐下窥见一斑。而宜兴紫砂壶,无疑是江南文化一个很好的载体和浓缩。

紫砂虽小。却壶通大道。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需要精神世界的建构。紫砂壶的存在,使人们有了一个养气的媒介。一块紫泥,在点石成金的巧思里,承继着文人风雅。流转着世代交替,同时也将人类的才情融捏握于寸土之间。壶中天地大,这天地是排除一切物质、利益、私欲之外的另一种境界,集儒释道三家之精华,包含了人们对自我、对自然、对人生以及对世界的思索和感悟。于繁杂世事中,觅得一处沉静的心灵空间。自古茗壶似名人,壶的风格与古代文人雅士一样,各有千秋而绝不雷同。

江南文化的深厚底蕴赋予紫砂壶独特的魅力,而这样的魅力也迎合了江南诸多精细雅致生活人士的审美心理和审美需求。中国文化,向来注重和谐,有“和成天下”、“壶成天下”之说。宜兴紫砂壶跟“和”文化有着一种无形的默契和相通。不仅仅“壶”跟“和”谐音,紫砂壶自身所体现的一种敦厚、朴质也跟“和”相一致,壶嘴要收敛,嘴把壶体上下要和谐、协调,这样才符合中国人的精神需求和文化诉求。你付出多少努力,就会养出什么样的壶来。紫砂壶的外表还是诗书画的载体,刻上一些铭文或诗句,既可以展现紫砂壶的文化内涵,也可以提升个人鉴赏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养壶、玩壶其实也是一种为人的乐趣所在。壶因人的养而有灵性,人则因壶生发感悟。

壶中自有乾坤在,煮茶品茗任江湖。无论是懵懂未开后的醍醐灌顶,还是大智若愚后的风雅气度,再或者是韬光养晦间的从容不迫,紫砂壶给人的都是一种无尽的享受。壶者,虚实分明,而又虚实合一。实者共赏,虚者为用。有无相通,阴阳相生。一壶在手,思接千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同样,有壶的地方就有延续千年的江南精神和虚怀若谷的大度情怀。

壶在手中,功夫在壶外。于笑谈间,也可以赴一场人与壶的精神盛宴。

猜你喜欢
宜兴紫砂壶紫砂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乐在紫砂壶
第二届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陶瓷艺术展开幕
浅谈宜兴紫砂艺术创作
泡壶
邹蕴芳
购买紫砂壶4忌
《读壶记》
紫砂壶估值的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