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5-6629(2009)08-0017-02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您好!化学教学,请讲。”
当我拨完62232484这一电话号码后,熟悉的声音再次传入耳中。
从华东师大毕业参加工作后和化学教学编辑部再次联系,不禁让我的思绪回到了求学时期。《化学教学》一直被广大中学化学教师誉为良师益友,对我而言,她却是我从前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从大三进入编辑部实习,一直到研究生毕业,这五年间我没有和她分开过。
《化学教学》是华东师大主办的一本中等教育类期刊,这是我对她最初的印象,在中学的图书馆我就曾翻阅过。没想到后来,我与她那样有缘,对她的感情是那样深厚。
“中午去哪?”“《化学教学》”——那就是指《化学教学》编辑部了。课后我们专业的几位学生常把编辑部当作自己家,经常在办公室看书看到很晚才回寝室。从2004年开始,由于各种原因,编辑部经过几次搬迁:从化学系的小平房,到化学馆三楼321室,再到华东师大干训楼424室,我和编辑部的老师们一起参加了历次“动迁”。
《化学教学》成了我在华东师大求学时期,特别是研究生阶段一些回忆的代名词。在编辑部实习,我有机会参与审校文章,和编辑部老师一起处理大量的稿件。这些稿件要历经初审、二审、终审等环节。老师们的工作态度相当严谨,老教师戴着老花眼镜伏案审校的情形历历在目。有时,编辑会为了一个来稿中涉及的问题争论很长时间,查阅大量文献,联系国内此领域的专家学者征求意见。我在编辑部的五年间,参与了编辑部主办的几次重要活动的会务工作,也经历了编辑部组织的其他活动,如2004年、2005年的“积极推进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实施研讨会”,2006年的“化学新课程教材优秀教学设计评比交流活动”,2007年的“中学化学原创题”、“化学教学过程技术分析”研修班等。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我,更为中学教师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这恰恰是我在工作后才有深刻体会的。
编辑部生活每天都繁忙而充实。记得2006年编辑部举办的“化学新课程教材优秀教学设计评比交流活动”,得到了全国各地化学教师的支持,收到了数百份参赛稿件。等到评比结束,预备出专刊发表时,发现有些稿件没有注明使用的教材,我和编辑老师就从上海的两套教材,全国的四套教材中沿着设计思路寻找教师可能使用的课本;有的作者没留下任何有效的联系方式,我们就通过114寻找作者所在单位的电话以求能及时联系上作者;有的老师手写了文字稿而没有电子稿,我们就组织学生一起录入文章……最后顺利出版了2006年的《化学教学》增刊,受到了老师们的欢迎,也被一些师范院校选作“化学教学论”课程的参考书目。
受中学化学老师的影响,我很早就喜欢化学,想当化学老师,高中毕业时我的零志愿就填了华东师大化学系。本科毕业直升研究生时,选择的专业是“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回想起来,和在编辑部实习的经历不无关系。这些年来,通过《化学教学》,我接触了大量有关化学教学理论、化学教学实践经验等方面的信息,开拓了眼界。《化学教学》一直站在化学教学改革的前沿,她使我有机会拜读宋心琦、高剑南、王祖浩等专家教授发表的对于化学和化学教学的独到见解,提升了自己的理论修养;我又可以最及时地通过叶佩玉、刘怀乐、万长江等老师的实践反思和总结,了解到教学第一线的动态,为自己后来的教学实践储备了能量。《化学教学》编辑部的这一段实习经历,促进了我专业水平的提高。
工作后,《化学教学》仍陪伴着我,是我经常翻阅的期刊。教学中碰到了什么问题,我会第一时间查阅《化学教学》去寻找答案。她帮助和激励我专业成长,为我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就像从前做学生时一样。
今年,2009年,我发现期刊又开设了“骨干教师专业成长之窗”这一栏目,为化学骨干教师和正在努力成为化学骨干的教师提供一个再思考、再学习、再提高的平台和专业成长的加油站。这不也正是为像我一样才工作没多久的青年教师提供的一个学习园地吗?
《化学教学》对化学教育工作者而言,可能不仅仅是一本期刊,而是一个平台,一个探索化学教学改革、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她一直为广大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提供最新教育教学理论和化学学科前沿知识,介绍各地教学实践经验,为探讨中学化学教育改革提高教师专业和教学水平服务,就像她的办刊宗旨所确立的那样。
如今《化学教学》三十而立了,她比我的实际年龄还大三岁。前些天,我从《化学教学》网站上看到编辑部要举行期刊创办三十周年的系列活动,就想打个电话去祝贺一下,也问候一下编辑部的老师们。《化学教学》三十年里,我和她有五年的时间朝夕相伴,对我而言,她的内涵早已不再是一本期刊那么简单,她和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已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现在,我就用最朴实的语言祝福她越办越好,能继续为化学教育工作者们提供最新的养料、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
“喂?请讲”编辑部的老师又一次问道。
我的思绪走得太远了,“我是朱杰,……”
朱 杰
(上海晋元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