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曰福 魏孔鹏 汪红霞
完形填空主要测试考生在语篇层面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解题之前应快速阅读全文,抓住文章主题,搞清作者的思路及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其实,一篇文章的上下文、前后句之间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必然联系。只要我们理清了整个文章的篇章结构和上下文语境的逻辑关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本文将以2008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II卷完形填空为例,说明解答完形试题时常见的几种关系。
一、复现关系
词汇的复现关系指某一个词以原词、同义词、近义词、上义词、下义词、概括词或其他形式重复出现在语篇中,语篇中的句子通过这种复现关系达到相互衔接。因此,词汇的复现关系可分为原词复现、同义词复现、近义词复现、上下义词复现和概括词复现几种。如:I卷41空就是第一句中restaurant的原词复现;II卷35空packed是文章第一句I packed their lunches中packed的原词复现。
二、同现关系
词汇的同现关系指词汇共同出现的倾向性。在语篇中,围绕一定的话题,与之相关的词汇往往会同时出现,而其他一些词就不大可能出现。如:I卷36空选waitress是因为“我”(一位有两个孩子的母亲)在餐厅里端盘子,waitress、restaurant同时出现。
三、并列关系
上下文中常用and或or等关联词体现出来。I卷55空,I have learned to be more careful and not to be too sure of myself...由and 连接;II卷22、23空用or 连接。
四、承接关系
即语意间的前后照应与关联。I卷42空,I moved slowly,minding every step;II卷28空与上句存在承接关系:...but I still needed to write them. I continued until the day he graduated.
五、转折对比关系
以转折、对照、反衬等方式衔接上下文,前后常有but,yet, however,while,instead (of ) 等。Ⅰ卷52空,I stood frozen as ice,but my face was on fire.本句中ice与fire由but连接,意义相反。II卷24、26空,“开始上学的前几年孩子们喜欢便条,当麦迪上了高年级,不再喜欢或欣赏我每天给他写的便条了。”由喜欢loved到不喜欢no longer en?鄄joyed,形成对比。
六、因果(含蓄因果)关系
上下句、前后句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常由because (of ), so, therefore, as a result 等连接词衔接。含蓄因果关系是指有时候因果关系确实存在,但连接词并未出现。I卷45空:It had nice handles,which made it easier to move around.“正是由于这个拖盘架上有一个很好的手柄,因此使得它更加容易转动。”该句尽管没有出现相关连接词,却隐含了因果关系。
七、顺序线索关系
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或线索进行叙述。常可能有诸如first,then,next,finally等词作为标记。II卷29、30、31空,“麦迪几年后从大学毕业,实习结束后,最后变成了一名技术助理。他打来电话问是否可回家住两个月。”该句用finally连接。
八、解说关系
后句是对前句所描述的事物或观点进行例证或具体说明。II卷36、37空:Imagine my surprise when I got a call from my 24?鄄year?鄄old son,asking about his lunch.“可以想象我当时多么惊讶,当我在电话里听到我24岁的儿子问到他的午饭的时候。”换句话说:后一句正是对我惊讶作了具体说明。
九、总分(分总)关系
行文时,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的逻辑关系。II卷21、22、23空:a thank you... a reminder of...or a bit of...其实正是对a note 可能情况的分别列举,先总后分。
十、多种关系错综使用
由于一篇文章上下文语意关系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再者,语句之间的关系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因此,在语言实践中,往往更多的是几种语句关系的错综使用。如: II卷24、26空从所选答案来看loved、enjoyed是近义词复现关系;但从整个句意来讲又属于转折对比关系。
当然,仅凭以上几种关系完全解答完形填空题是不现实的,还需要我们平时大量阅读,大量积累,培养语感,培养发现和识别文章语境关系的能力。但不管怎样,只要我们遵循这一思路,加强训练,善于发现上下文语境间存在的各种关系,并能巧妙地利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完形填空题就不再那么难解了。
(责编 黄 晓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