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学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而成的教学,实质是一种交往,更是一种情感交流,只不过是其交流过程中的内容更加广泛,如包括学习内容、学法、学习中的体会等等。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就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情感培养是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并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新的目标维度提出,而“态度”“价值观”无不与情感有密切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交流,对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而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是语文教学当中诗文作品的情感体验者,不仅要揭示、阐述事物的规律,而且应以自己体验到的情感去引发学生的感情,从而使知识因素递升为心理因素,引导学生与语文教学内容产生共鸣,达到愉悦精神、陶冶情操的育人目的。所以说,语文课教学,教师必须用“心”去上课,用“情”去交流,最终通过情感交流达到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教学相长”教学效果。
1.通过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目的。语文教师尤其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秉承着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引领学生一起穿越历史、遨游太空,感受宇宙的缥缈与深邃;领略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学毛泽东指点江山,歌颂风流人物;吟周敦颐爱莲篇章,立下君子之志;学画家用画笔描绘自然界迷人的景色;学诗人用诗句表达对生活的无限深情……在这种心灵相通、情感愉悦的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必然会激发学生强烈的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2.通过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青少年学生对于某一门学科的爱好与钻研,往往是从兴趣出发的。兴趣,是一种猎取某种知识的好奇心。在教师的正确指引下,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将会逐步转化为工作责任心与事业责任感。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决不可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要研究从什么地方讲起学生最感兴趣,最能打开他们的思路,也就是寻找激情点。因此,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重自己和学生的情感交流。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都德笔下的《最后一课》,显然是一节十分成功的语文课,连班上最不用功的调皮蛋小弗郎士也安静地坐在课堂里认真地听讲。这是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节法语课上把握住情感交流的契机,倾吐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造成了一种特殊的课堂气氛,引起了每个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这个例子当然有些特殊,但我们仍可从中体会到教师的情感交流在语言教学过程上产生了多么巨大的作用。由此可知,我们只有通过情感交流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学才能事半功倍。
3.通过情感交流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叶圣陶说过: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具备通过语言文字而幻化出完整形象的审美想象能力。文学作品的教学,教师固然要运用声音来调动学生的听觉,通过画面来调动学生的视觉,但更需要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在头脑中,按各自的审美标准,对作品所塑造的文学形象意境进行审美再现,从而产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审美感动。《春》是一篇充溢着诗情画意的美文,作者对春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但学生大脑中产生的意象决不应仅仅限于作者直接描绘出来的。教师应调动学生在作品意象的激发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对作品的意象进行发散和补充,这样的过程才完整,学生才真正体会到作品的意象美、意境美,才会由衷地为美的景物所感动。
4.通过情感交流让学生学会调适情感,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激发感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感情往往是潜在的、内蕴的,需要教师用“动情”的语言传达教材动情的事,让字字句句撞击着学生的心灵。教师把自己体验到的这些感情去激发学生那潜在的、纯真的感情,让其感奋起来,震惊起来,在强烈的感情驱使下,学知识,明道理,触发学生的思想感情,使之与课文的思想感情一拍即合、感同身受、连类而及,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做到“融美于心灵”,从而使学生的感情高尚起来。
作为教师,只有通过创设情感交流的教学活动,营造情感交流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双方互相走进对方精神、情感和整个心灵世界,并以此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情感互融的基础上,使教学能听之顺耳、理之达心、知之入脑,方能达到理想的教学境地。
(责编 覃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