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语文化”的60年:时代变迁的见证

2009-09-15 09:08
就业与保障 2009年8期
关键词:标语

伍 振

编者按:

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写什么样的标语,用什么方式书写标语,都取决于时代的需要。从标语的变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窥见时代的变迁。而标语口号,也因具有言简意赅、准确贴切、生动形象、朗朗上口等特征而倍受国人青睐。发展到今天,标语已经成了中国人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标语口号算是正宗的中国特色。新中国成立的60年,也是“标语文化”嬗变的60年。

从“割资本主义尾巴”、“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等等到发展市场经济,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知识越多越反动”到提倡科教兴国,从“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到依法治国……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这一切,都在小小的标语口号中得到了体现。

记者驱车深入到世博会重点配套工程上海A15高速公路沿线采访,工地墙上、彩门上“五彩缤纷”的标语迎面而来。从“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绿染上海,博览世界”、“创模从我开始,世博因你精彩”到“精品让大地生辉,环保让蓝天深远”……各种口号各种内容的标语“百花齐放”。

见到中铁十八局集团上海A15高速公路指挥部指挥长魏世权时,他正在工地布置企业文化,指挥着几个民工将“和谐施工美化环境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大标语挂在立交桥上。当得知记者是来采访建国60年变化时,他滔滔不绝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要说建国60年的变化,那太多了。我认为最可贵的变化,要算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从标语文化的变迁,就能看出这一变化。”

魏世权介绍说,他小时侯正是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印记很深,清一色服务于阶级斗争的标语成为那个年代人们的特殊记忆。魏世权回忆说,那时侯,“无产阶级万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向雷锋同志学习”以及“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打倒美帝、打倒苏修”、“练好本领,保家卫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等标语铺天盖地。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那句“有命不革命,要命有啥用?”,这铿锵有力的口号至今还在他耳边挥之不去。总而言之,那个年代,标语口号几乎成了治国平天下的唯一工具,渗透到了生活的每一个环节。

到了1978年,改革的春风遍吹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标语口号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一些不合时宜的“冷”、“硬”标语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口号的强制色彩和政治功能逐渐减退,先是“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标语代替了“不怕流血流汗,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拼命干”,接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五讲四美三热爱”等标语大批出现,让人禁不住耳目一新。

魏世权兴奋地说,1979年,老家政府的墙上被宣传干事刷上了一条新标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实话,当时我还不太能理解这个标语的真实含义,现在想起来,这条标语身后的含义,其实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小平,您好!”等标语反映了当时的浪潮,这些标语也轮流被刷上了的墙上。从这些标语可以看出,工地树立了高效率、快节奏的全新价值观。

八十年代初期,魏世权发现路边“越穷越革命,越穷越光荣”、“割资本主义的尾巴”消失了,刷上了“谁穷谁丢人,谁富谁光荣”十个大字。村民们谁也不想太丢人,所以都卯足了劲去发家致富,现在的生活正像是文革期间一句标语所憧憬的那样,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村里的标语也一换再换,一会儿说“要想奔小康,电话来帮忙”;计划生育检查,就刷“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不用去了解,只要看路两旁的标语,基本就可以知道家乡的变化。仔细研读乡村标语,别有一番趣味。魏世权说,尽管当时标语有很大进步,但是没有“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只一味的讲“奉献”,比如我们的先辈在修“引滦入津”工程的时候,工地上就出现“风餐露宿乐无穷,穿山引水为人民”的标语,现在施工肯定不会“风餐露宿”,我们单位追求的是“工作好也要生活好”。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成为主题。在农村,“以法治国,科教兴国”、“要想富,先修路”、“只生一个好”等这些折射出人们对发展需求的标语逐渐多了起来。新农村医疗合作社成立,又写“一人交纳十元钱,身体受益一整年”、“疾病导致贫困,防贫先保健康”。而在企业,“发展才是硬道理”、“质量兴企”、“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等这些折射出企业对发展需求的标语逐渐多了起来。如“精品是建筑典范、诚信乃立企之本”和“创造建筑精品、提供满意服务”这两幅标语是宣传企业精神和创精品意识的,内容简洁,目标明确,还突出了诚信为本的理念;如“抓质量、增效益”这两幅标语一目了然,是给大家鼓劲的,有鲜明的建筑行业特色;如“科技打造品牌,智慧创造辉煌”和“缔造空间精典,刻划天地永恒”这两幅标语是宣传企业实力和创新意识的,对仗工整,意境深远,富有时代精神。还有如“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和“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这两幅标语,是宣传安全生产的,朴实无华,有警示作用。

如今,一些不合时宜的“冷”、“硬”标语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口号的强制色彩和政治功能正在逐渐减退。也许有一天,标语口号会淡出我们的生活,但我们无论如何也不会忘记:那个用标语口号统领和管理社会、实施政令的时代,那些影响过我们的生活、忠实而精要地记录了沧桑世事和社会变迁的标语口号。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标语口号也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对社会关注范围更广,风格更加五彩纷呈。汶川大地震,全中国挂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汶川挺住,中国加油!”、“捐出一份爱心、共建一个家园!”、“不抛弃、不放弃!”等标语。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我们又挂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点燃激情、放飞梦想”等奥运主题标语。现在为迎接2010年世博会,我们又推出了“人人都是世博形象,个个都是创模力量”、“环保意识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等标语。

标语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时代在发展进步,标语也在与时俱进。魏世权说,过去标语的载体只有单一的墙面或者红布,现在向灯箱、电子横幅等多样化转变。另外,标语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不仅内容醒目、目标明确、生动简洁、言简意赅,而且从实际出发,越来越向规范管理“靠拢”。

我们不仅仅能看见“规范管理、和谐发展”等时代特色标语,更多的是或富有诗意或温情脉脉的“提示语”,不像过去的标语不仅生硬而且僵化,比如“要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这些标语反映了我们施工开始注重环保优先;“上有老下有小,出了事情不得了”、“安全创造幸福,疏忽导致悲剧”、“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时刻牢记”、“质量是企业生命、安全是职工生命”这些标语反映了我们“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

在一旁的农民工小陶忍不住插话说,还有专门针对我们农民工的标语呢!我走到他们宿舍,果然,“政治上一样平等,工作上一样要求,管理上一样对待,生活上一样关心,思想上一样教育,报酬上一样合理”,宣传栏上的几句标语格外引人注目。魏世权说,我们制作这些标语就是让农民工感觉同正式职工一样,让农民工有组织可依、有家可靠,我们企业就是他们的“家”,从而激发其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农民工小陶说,过去我们总觉得低人一等,现在这些标语就让我们感觉地位明显提高了。

农民工小张还给我们说起他家乡的“标语致富”故事。原来,去年底,他家在路边盖了两层小楼,小楼刚盖好,就有中国联通的人找到他,要在墙上刷一条广告标语,说是还给他500元的墙体使用费。“以前,我们家的墙上被刷上标语,我老爹一直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没想到这墙上刷广告还能赚钱。”赚了500元的墙体使用费后,陶涛还向邻居吹嘘自家的墙还能挣钱,不料却被邻居们嘲笑了一番。“人家的墙体使用费都收到了800块钱,有的大的墙体收了2000块,我只收了500块,吃亏了明年我也收800块。”小张说完大笑了起来。

现在,人们的环保意识、人文意识逐步加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等成为了标语的主流。而标语的载体也由单一的墙面,向灯箱、横幅等多样化转变。经济的发展必将带动商业的繁荣,许多过去的标语都在房屋改造和拆迁中成为历史。即便如此,作为一种最经济、最有效的宣传形态,标语仍将生活在我们的视野当中,继续见证每个时代的变迁。

中铁十八局集团党委书记郝趁义深有感触地说,建国60年,也是“标语文化”嬗变的60年,从“怕流血牺牲不是好汉”到“做防塌方的专家,不做战塌方的英雄”,从“四海为家”到“以人为本”,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科技兴企”,我们企业承揽施工任务从年几千万到突破300亿,企业职工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这一切,都在小小的标语口号中得到了体现。举个例子,过去我们提出的口号是“讲奉献”,现在则更强调“讲贡献”,因为有“贡献”的“奉献”更有意义,也符合企业、社会的现实需要,这也是一种思想观念的进步。

现在,人们的环保意识、人文意识逐步加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等成为了标语的主流。也许有一天,标语口号会淡出我们的生活,但我们无论如何也不会忘记,那个用标语口号统领和管理社会、实施政令的时代,那些影响过我们的生活、忠实而精要地记录了沧桑世事和社会变迁的标语口号。

猜你喜欢
标语
标语变变变
标语变变变
“错误标语”
“滥挂标语”
“奇葩标语”是怎样挂上去的
超级夸张的劝学标语
红军标语村亟待保护
笑喷你的宣传标语
大学迎新标语不能没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