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规划》的战略目标,重中之重是明确经济区内各城市的定位和各城市的产业定位。因为只有建立在有产业和项目支持基础之上的城市定位和产业定位,才能实现错位发展、合理分工,也才能使区域内的每一个地区都共享7.98万平方公里的发展潜力,从而形成一个强大和充满活力的区域城市群。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获批,昭示着西部大开发进入了新的战略推进阶段。
按照《规划》,到2020年,地处中国地理版图中心的这一区域的经济总量将占西北地区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两番以上,成为整个西北地区的经济中心、经济发展新引擎。
由于这一区域汇集了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因此,《规划》提出经济区要在西部地区实现四个“率先发展”,并将它定位为“一个高地、四个基地”: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力争用10年多一点的时间,把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
而要实现这些战略目标,就需要经济区通过“聚变”提高区域综合实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区的辐射作用,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这其中必然涉及经济区内各种资源的调动和整合,包括区域内城市建设、土地管理、人口及劳动力流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要产业布局等方面。因此,加强统筹规划和协调,打破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就成为当务之急。
而在所有的这一切中,重中之重却是,经济区内各城市定位和各城市的产业定位。因为只有建立在有产业和项目支持基础之上的城市定位和产业定位,才能实现错位发展、合理分工,也才能使区域内的每一个地区都共享7.98万平方公里的发展潜力,从而形成一个强大和充满活力的区域城市群。
——编者
西 安
打造大西安 引领大西北
■ 作者:周长伟
“如果说在关中-天水经济区是西部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极的话,那么,西安就是这个增长极的极点。把西安提升到这样一个战略的高度,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在接受西安当地一家媒体采访时,西安市常务副市长董军说,“所以,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不辜负历史赋予我们西安市的光荣使命。”
对此,同是西安市副市长的杨广信表示认可。
“《规划》提出了要求西安率先发展,‘引领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的理念,就是赋予西安在经济区中的核心地位的最好证明。”杨广信表示。
在杨广信看来,西安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经济中心尤其历史必然性。
“根据经济区的发展规律,成熟的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区必须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经济中心,对整个经济区的发展发挥辐射带动和整合作用。西安位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中心,是关中-天水经济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和最发达的城市,西安都市圈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优化开发区,西安在区位和功能上恰好成为辐射周边的核心,这种优势决定了西安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中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而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安作为中心城市取得的巨大成就,更让西安对自己成为经济区核心城市和经济中心底气十足。
“近年来,西安市经济进入了持续、快速、稳定的增长时期,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副省级城市中位次前移。目前西安已经形成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五大优势产业。由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曲江新区、西安浐灞生态区、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西安航天产业基地组成的 “五区两基地”是西安主导产业发展的集聚地,并成为国内外投资的热土。”杨广信指出,“实施西咸经济一体化的战略,着力打造渭北产业聚集区、西安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咸阳空港产业园、西咸新城区、强力推进渭河两岸一体化的综合治理,更加突出了西安在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地位。”
要充分发挥西安作为经济区核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杨广信看来,就需要西安充分利用其区位、科技等优势,“全面培育西安,组建大西安,强化集聚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经济整合,提升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综合实力,推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而杨广信眼里的“大西安”,按照陕西省省长袁纯清的定义应该包括两个层面:首先是“国际化的大都市;其次是“西部的金融中心”。而这些定位也都是被明确写入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过去我们将西安定位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城市,这次《规划》中把西安定位为国际化的大都市,这是一个提升、是一个新的要求,也是一个新的机遇。”袁纯清表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西安需要做好三件事:第一,解决好国际化的通达性问题,就是要多开国际航线,这样就能够将西安与国际很好地连接起来。第二,产业的国际性。西安应该吸引更多的国际性的公司来西安投资、发展,同时西安自己的企业也应该走向全球化,为此要着力把西安高新区建设成为六个世界一流高新区之一。第三,要进一步建设好西安国际性的旅游目的地城市,要使西安的城市的建设更加生态、更加人文、服务更加一流。
至于西安的“西部金融中心”图景,西安当地政府已经有着清晰的描绘。
“金融是经济发展一个晴雨表,对于一个区域核心经济发展区,金融的发展更是尤为重要。可以说我们西安市乃至陕西省,对在西安建设金融中心一向非常重视。”董军表示,事实上在2005年,时任西安市委书记、现在的陕西省省长袁纯清就明确提出了要在西安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目标。
“2008年,我们在西安市新开辟的生态新区里,专门划拨2400亩土地建设金融商务区。这就意味着西北地区的金融中心建设工作已经正式启动。”董军说。
据悉,今后西安“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设工作,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启动阶段,时间是从现在到2011年,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制订发展规划,出台优惠政策。第二阶段为拓展阶段,时间是从2011年到2015年,这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吸纳更多的金融机构,入驻金融商务区,使金融商务区成为整个服务金融、服务经济的一个亮点。第三个阶段就是深化阶段,时间是从2015年到2020年,这阶段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使所有入住金融商务区的金融机构都能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为西安乃至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西部金融中心目标基本实现。
宝 鸡
定位区域副中心
推动西部向外流通和辐射
“《规划》的批准实施,以西安为主的关中城市群,在全力建设四大基地的同时,综合实力将大幅提升,对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也将更加明显。这也将为宝鸡市建设向西辐射交通枢纽、发展高新技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农业和特色旅游产业带来良好机遇。”在回答媒体记者就宝鸡市作为经济区内的第二大中心城市,如何看待《规划》对其带来的影响时,宝鸡市市长戴征社难掩自己的兴奋。
戴的兴奋不难理解,因为在他看来,《规划》所带来的上述产业发展机遇。是宝鸡市社会经济发展多年来积累的发展优势的体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宝鸡是连接陕西和甘肃,特别在关中天水之间的桥头堡,起到的是承东启西的作用。这就为宝鸡加快交通枢纽建设,缩短关中天水之间的距离,推动西部地区向外流通和辐射奠定了基础。而这将直接推动西部物流商贸的发展,提高西部交换的水平。
其次,宝鸡是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其装备制造尤其是铁路装备制造,在全国都有影响力。完善产业体系,通过产业体系的辐射和扩大,有助于带动关中天水地区装备制造基础产业的发展。
最后,就是利用宝鸡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提高宝鸡乃至于关中天水之间的人流物流及信息流。
为了更好的发挥宝鸡“向西辐射重要结点”城市的作用,加大向西开放的力度,戴征社表示,宝鸡将按照“规划引领城市发展,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管理提升城市品质,文化彰显城市魅力”的思路,积极实施东扩、北上、南移战略,拉伸城市骨架,完善载体功能,拉动产业发展。
“我们将加快蔡家坡-五丈原地区的建设,尽快形成3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副中心,在东扩上实现更大突破。加快蟠龙塬新区路、桥、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推动城市北上创造条件。以建设西宝客运专线南客站为契机,高标准规划建设秦岭北麓生态新城区,推进城市南移,加快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同时以培育百亿企业集团、壮大产业集群、加快资源开发、发展高新技术为核心,壮大工业经济实力,在工业经济发展上实现跨越;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县域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为方向,加快富民强县步伐,在县域经济发展上谋求突破;以扩大城市规模,增强城市功能、完善交通体系为目标,提高发展承载能力,在西部大城市建设上全面提速;以打造物流中心、发展商贸旅游、培育新兴服务业为重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在第三产业发展上奋力赶超;以统筹城乡、关注民生、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为抓手,着力改善民生,在社会建设上提升水平。”戴征社指出。
而在谈及规划对于宝鸡的发展意味着什么的时候,戴征社表示,“规划就如一场春雨,为当前加快发展的宝鸡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咸 阳
西咸经济需要一体化
“规划明确把咸阳与西安捆绑在一块儿,共同打造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这就使咸阳有了更重要的地位,这个地位是历史上最凸显的一个时期。”谈到《规划》对咸阳市带来的影响,咸阳市市长庄长兴认为,这意味着今后咸阳将与西安一起,承担“核”的作用,“我们感觉到非常光荣,同时也感觉任务很重。”
庄长兴表示,要借《规划》东风带来的机遇,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使咸阳的产业加快聚集、使咸阳的生态环境保护面貌尽快的得到新的提升、使咸阳的科技教育与技术产业的结合有新的创新、使咸阳的公共服务水平能够有极大的提升,与西安一道来承担引领和辐射的合理地位和作用。
在庄长兴看来,将作为经济区核心的西安和咸阳捆绑发展,走一体化的道路是规划的一大亮点。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跨省市的城市合作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快推进西咸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做大做强西安都市圈核心区,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而且,无论是从两地的经济发展还是地缘空间来看,西安和咸阳一体化发展都具备成熟的构建环境。
“从地理空间来说,西安和咸阳是全国距离最近的两个大城市,西安的钟楼属于西安市的中心,到咸阳的市委市政府所在的地方,中间直线距离20公里。所以,把咸阳和西安连在一块儿建设具备很好的合作基础。”庄长兴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西部大开发以来,两个城市的合作面是全方位的,两个城市不仅主动提出进行一体化的对接,而且从八个方面提出八个项目。现在,全国唯一一个两个城市共用一个电话区号的大城市就是西安和咸阳。
而要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两个城市就必须在各个方面展开合作,加快合作步伐。为此,陕西省已经成立了推进组织,并且已经出台了西咸一体化专项规划和西安都市圈规划。
就咸阳方面来说,为了更好地加快西咸一体化进程,“咸阳市将‘围绕一个目标、按照四个要求、推进四大板块、抓好五个重点,即以‘产业一体同构、城市功能互补为目标,按照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板块启动、整体推进的要求,全面实施沣渭新区、空港产业园、泾渭产业园、渭河北岸生态景观带四大板块建设,突出抓好完善规划体系、强化基础设施、整治生态环境、理顺运行机制、加快产业发展五项重点工作,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创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庄长兴说。
天 水
主动出击 后来赶上
“天水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四核心城市之一,也是我们甘肃省东南部的区域中心城市,应该说在这个经济区的规划当中,肩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对天水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会。”天水市常务副市长柴金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但要真正体现核心城市的作用,从现在我们自身发展情况来讲,天水应该说还是比较慢。我们和其他城市相比,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质量甚至是经济效益,还都比较低。所以,我们要加快发展速度。”
按照《规划》,国家对天水未来的产业定位是“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电工电器、医药食品、现代农业及商贸旅游等产业”。柴金祥认为,这样的定位非常符合天水的实际。“天水是国家老工业基地和西北重要的工业城市,是国家确定的全国数控机床及数字智能型仪器仪表、重型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也是甘肃省装备制造业两大聚集区之一,在天水腹地,陇海铁路和两条国道横贯东西,交通上具有很大优势。”
正是因为具备上述优势,在柴金祥眼里,通过加强与经济区内城市合作,天水才具备了追赶其他核心城市的资本。
“天水的经济结构是一个装备制造业的核心城市,也是绿色农产品加工城市,农产品资源比较丰富。在经济方面,这些方面的合作空间很大。”柴金祥说,“天水也是一个国家优秀旅游城市,资源比较丰富。这里有8000年的文明史,2700年的建城史,文化积淀比较深厚,在国内和国际上都享有一定的盛誉。天水和关中地区,民俗民风相近,经济联系非常密切,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现在旅游热已经起来了。我们已经和关中几个城市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这些方面先走了一步,相信今后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还能够发展的更快一些。”
对于区域经济体来说,协同作战、合作发展显得特别重要,这对于经济区中唯一一个不在陕西,而在甘肃的天水来说,如何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更加紧密地和位于陕西的其他七个兄弟城市展开协作,考验着天水市政府的智慧。
对此,柴金祥认为,首先天水要做的就是:“要主动出击,主动协作,寻求发展的商机。”为此,在规划制订前期,天水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就两次带着有关部门的同志,走访关中各市,来学习来考察,来洽谈合作的事项。其次就是要突破思想和理念方面的约束,把关中-天水经济区看成一体来发展。最后,要建立一个互动的合作机制,加强区域城市相互之间的联系,以此推动经济区的合作和发展。
渭 南
打造黄河金三角商贸物流中心
“目前,和关中-天水(其他地区)的发展水平相比,我们还有差距,还是滞后地区,但我们有潜力、有空间,所以,我们要开拓。”对于渭南在关中-天水经济区中的劣势,身为渭南市市长的徐新荣有着清醒的认识。
正因为他清醒地知道渭南的不足,所以他更了解渭南所具备的独特优势。
“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最东头,我们也是西部最东边的城市,目前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都具备了。”徐新荣说,“天时就是国家规划的出台。地利就是我们跨过黄河到华北,我们土地面积最宽广,不缺发展用地。人和就是我们不仅仅上下团结一心,更重要的是我们有很多共同的理念。过去我们长期习惯于小步迈进,但是现在我们树立了‘小步迈进也是退、‘无功便是过的理念,这已经成了一个新的价值理念。”
而徐新荣所指的渭南的优势还不止这些。
“很多地方发展缺水,我们有三条河,水资源很丰富。另外我们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我们有370亿吨的煤,有木,有金,这都是我们优势。另外,我们的人力资源也非常丰富,我们是全国十大职业培训中心之一,我们输出的人力都是经过高素质培养的劳动力,这也是我们的优势。同时我们有四通八达的交通,我们有六条铁路,三条高速公路,可以说目前是县县通铁路,村村通公路,交通通讯发达。”
“这些都是我们在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实现后来居上,迎头赶上的核心竞争力。”徐新荣指出。
或许正是基于这些优势,渭南给自己在经济区中设了三个目标。
“一个就是把渭南变成为黄河金三角的商贸物流中心,我们是有条件,有基础的。一个就是把渭南变成为关中新兴的工业城市,目前我们有工业的基础,包括我们农业化化工,我们装备制造和加工。一个就是把渭南建设成为关中最适合人居的城市,我们目前大水大域大空间,我们人多地少,我们渭南也是关中平原最开阔的地方。”对未来,徐新荣满怀信心。
商 洛
构建经济区绿色宝地
在很多人眼里,商洛市被划入关中-天水经济区有些意外,因为较经济区的其他城市,商洛相对落后。但在商洛市市长杨冠军看来,商洛被列入经济区发展规划却是“意料之中”的事,是“经济区发展规划的一大亮点,同时也在地缘上是一大突破。”
“商洛与西安唇齿相依,山水相连,一个在秦岭南,一个在秦岭北,商洛生态环境优美,气候温和,是全省各市中距西安最近而又最适合人居的地方。从历史沿革看,商洛与关中合多分少,大部分地区历史上就是关中的一部分。从地理区位看,商洛与关中山水相连,已融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从文化基础看,商洛主流文化与关中文化一脉相承,形成了相互融合的文化基础。从资源禀赋看,商洛与关中资源优势互补,是关中重要的原料供应地。从优势产业来看,商洛与关中产业分工明确,是关中产业发展的重要补充和产业转移承接地。同时,近年来,商洛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以现代材料工业和绿色产业为主的特色产业正在形成比较优势,商洛加快融入大关中经济圈的基础和条件已经成熟。”杨冠军指出。
尽管融入大关中经济圈的基础和条件已经成熟,但要真正融入经济区,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商洛市还需要制定切实可行放入具体举措。为此,杨冠军认为,商洛还需要从五个方面进一步创新机制,加强合作,促进联动。
“一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完善大关中快速交通网。二是加强资源开发领域合作,促进商洛与大关中经济区优势互补。三是加强产业发展领域合作,促进商洛与大关中经济区产业共同振兴。四是加强科教文化领域合作,推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五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努力把商洛建成西安人的第二生活区,经济区的绿色宝地。”杨冠军表示。
至于商洛的产业战略,商洛给出的定位是,“建设商洛现代产业”。杨冠军说,这样的定为主要基于三点考虑:第一,商洛有很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有色金属、黑色金属以及非金属材料,可以用这些资源来打造一块产业基地。第二,商洛有很好的农产品资源,比如商洛的核桃及板栗都很有名,可以借此发展现代特色农产品。第三,商洛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特别中药很丰富,可以此为基础,依托商洛的中药集团公司以及中小企业,来打造商洛现代中药的产业基地。
“我们希望商洛成为一个现代产业和绿色产业这样一个体系,成为我们关中—天水经济区一个新的增长点,希望为经济区做更多贡献。”杨冠军说。
杨 凌
积聚科技成果
辐射区内农业发展
“在关中-天水经济区里面,杨凌示范区和其他的城市最大的不同是,我们不是一个城市,而是一个示范区。”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梁宏贤表示,1997年建立示范区的时候,国家给我确切的定位就是依托这个区域的农业科教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将杨凌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推广辐射其他地区农业发展。
“这次将我们明确划入规划里,对杨凌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梁宏贤说,“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层,确定杨凌示范区在发展现代农业,示范推广辐射其他地区中的作用,这就是进一步明确要把杨凌定位为农业科教、现代农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制造示范基地,这符合党中央国务院交付给杨凌的职责。第二层,杨凌定位为经济区次核心城市之一,但现在杨凌有‘城有‘市没有城市,只是一个区,所以在今后,我们要按照规划的要求,把城市建设推到一定的层次,使它担负起新的职能。要使杨凌示范区成为全国甚至是国外农业科技成果的积聚中心,通过这些积聚的成果,形成更多的模式,总结更多的经验,并把这些东西在带动关中—天水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辐射到全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去。让关中—天水经济区,甚至是全国看到现在农业究竟该是什么样,如何发展现在农业。”
杨凌只有承担起这些职责,把众多农业科技成果推向其他地区,才能发挥好杨凌的职能,也才能对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加快中国现代农业化步伐,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次定位更加明确了我们已有的职能,同时赋予我们新的历史责任,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梁宏贤坦言。
梁宏贤的信心是有根据的,在他看来,关中-天水经济区是传统农耕区,农业占国民经济比例较大,农业人口众多。杨凌示范区在现代农业技术和示范辐射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在发展现代农业、生物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方面本身就具有良好环境。
为了更好地发挥杨凌自身的优势,促进经济区的发展,梁宏贤建议,一方面,关中-天水经济区各市应围绕农业产业链,加强农业领域的合作,以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动员有关科研单位、涉农企业及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入园发展,通过试验示范生产等形式扩大推广。另一方面,杨凌区也要以农业科技优势为依托,充分发挥杨凌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与各市政府和企业加强合作,争取在各市都建立起适应当地农业生产需求的试验示范基地。
而这都是建立在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良好发展基础之上的。因此,为了经济区更好的融合发展,梁宏贤建议,经济区各市区应该整合力量、统一认识、加强沟通,结合编制“十二五”规划,统筹制定大关中总体发展和产业、基础设施、城市群建设等专项发展规划方案,充分争取国家支持。以构建互动交流体系为平台,建立有利于经济区发展的体制机制。
他还建议,应以大关中发展论坛等交流平台为依托,建立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就一个或几个主题进行磋商,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邀请国家层面的专家定期参与区域发展研究,为加快发展建言献策。建立区域间信息共享机制,以统一口径向国家汇报情况,争取支持。同时,还应积极实施人才战略,放松户籍管理,加强干部互派交流,为人才流动创造宽松环境。形成城际间联动机制,使区域间各项合作不断深化。F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