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中兴 王臻颖
他, 既是土木工程师, 也是发明家; 既是教授学者,也是创新企业家。运用由他发明的科技而生产出的系列化学建材技术产品,竟能神奇般地在东南亚热带雨林地区的沼泽地上架起长久的道路虹桥,解决了几十年来困扰人们的在沼泽地区造路的技术难题。他就是国际知名品牌凯密林克科技(Chemilink)的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 在新加坡人称“新泥土博士(Dr Newsoil)”的连云港籍工程博士武冬青。
“神奇泥土”演绎诸多奇迹
武冬青博士是中国文化古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人,20多年前为追求先进知识,掌握尖端应用技术跨出国门,师从世界著名岩土工程教授门下攻读博士。当时他便对在沼泽地区软土地基上,用新型科技和材料建造道路这一国际性难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了攻克这一难题,研究基地留下了他忙碌钻研的脚印,实验室里投下了他彻夜拼搏的身影……他呕心沥血地钻研拼搏,在多位良师益友的引导和帮助下,在许多企业界有识之士和热心官员的支持下,终于突破传统的束缚,发明了一种神奇的化学建材———凯密林克SS-108系列土壤稳定剂。
苦尽甘来终有时。发明成功之际,武博士将这种加固材料称为“新型泥土”。这是一种粉末状聚合物改性硅酸盐基粘合材料,具有纳米科技应用, 生物化学含量和环境保护等特征,能在沼泽或软土地基上形成一个半刚性的”悬浮式”平台,以支承来自飞机跑道, 道路或堆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荷载。作为一种集设计、材料和施工为一体的成套科技, SS-108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特别适合于高降水量和高地下水位的热带雨林、沼泽和软土地区,对缺乏砂石料的地区及对路面的承载力和耐久性较高或特别要求的特种工程也同样有效。这一化学建材的发明,能够在较高强度性能情况下化学加固开裂土石路面,圆满解决了国际公认的多年未能圆满解决的难题。
发明成功,武冬青却并未就此驻足。从1994年开始,他开始了凯密林克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工作, 并按照其一贯倡导的“科技发展三部曲理论”, 即“研发———包装推广———应用”的大循环发展模式, 不断改进、深入、丰富和完善该项科技转化工作,使其成功地应用在港口、油田、矿山、船厂、飞机场及高速公路等的几十个大中型实际工程项目。目前,已在文莱、苏丹等国的沼泽地区成功建造各类道路并保持十几年无大修。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公路的底基层大都长期持续性地浸泡在水中;同时,武冬青还创造性地应用了凯密林克设计及施工工艺,在超繁忙国际机场正常运营情况下进行跑道扩宽工程, 从而使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能与新加坡航空公司作为超大型空中客车A380第一个国际商业客户相同步, 成为全球首批能起降A380的超大型国际机场;SS-108的科研成果超越了地域与国界,从热带雨林地区到严寒的蒙古草原,从赤道接近海平面地区一直到世界屋脊西藏的公路建造,处处都能看到“神奇泥土”的足迹。
在文莱攻克“蘑菇现象”
十多年来, 武冬青博士和他的科研、商业和应用施工团队在有关国际学术杂志刊物、国际学术会议、专题研讨会上发表了几十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专题技术报告。作为一名成功的科技企业家、凯密林克科技集团的创始人,武冬青博士也受到国内外知名报刊及国际著名大学的广泛报道,还受新加坡政府部门推荐,接受了全球性的国际探索电视频道的专访。虽然硕果累累,但武冬青博士仍然谦逊好学,永不满足。他取得成功的诀窍就是:执着追求,永不言弃。
“刚开始,没有多少人相信我和我的技术。虽然我是国际著名岩土工程教授的关门弟子, 但是人们更相信‘眼见为实。为了证明我的技术,我最初选择在文莱苏丹国最为严峻的沼泽地区实施现场试验和道路示范工程。”用他的话来说,在因盛产石油而富誉全球的文莱, 沼泽地也遍布全国。文莱不惜重金聘用世界各国最顶尖的专家,运用最先进的科技探索沼泽地区的道路建设。最初他们对其主要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采用密集型的桩基础技术, 使用的桩长往往可达30到50米, 工程造价和建造速度可想而知。因而文莱有一条约10公里的高速公路获得了世界上最贵的公路之“美称”。尽管如此,一段时间以后,两桩之间的路面相对于桩顶部分路面还是发生了不均匀沉降, 形成了桩顶路面相对的突起,即工程界俗称的“蘑菇现象”, 路面凹凸不平, 让公路使用者苦不堪言。
“文莱是世界上最难实施公路工程的地方之一。我们刚开始几乎无从着手。”谈到这里,武博士不禁叹息。但困境并没有使他退缩,他毅然决然地接受了文莱政府的挑战和考验。文莱政府给他几个条件最差的沼泽地区路段,让他建造公路,如若成功,政府将会在全国范围内全力推广应用凯密林克筑路科技。对武博士而言,这是最关键的时刻,他必须挺住!一旦失败,他所有的希望和梦想有可能将灰飞烟灭。在文莱政府部门和工程界人士的委托、信任、鼓励和支持下,从1994年开始,在两三年的时间内,凯密林克的科技产品在文莱全国范围内全面应用成功, 1996年成为国家公共工程指定技术和材料之一,1999年进入该国公共工程规范并成为当地最常用的一项公路建设常规技术。据了解,时至今日,仍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五花八门的高科技和新技术争先恐后地接受挑战,试图在文莱的沼泽地区修建道路,但是这些新公路的寿命往往大都只能维持数天到数月不等,而借助凯密林克技术建成的道路经历了十几年的考验,至今仍屹立不倒,事实胜于雄辩,最终在政府有关部门严密观察和严格验证后被全面认可、推广和应用。
“黑白性格”涉足“灰色区域”
“莫说人生得失,何必计较太多。失败并不表示永难遂愿,只是表示成功还需假以时日。”武博士淡定地说,“我遇到过一些优秀的年轻人,他们面对得失,从容不迫,用坚强的毅力和卓越的能力克服了困难。中国人常说,得中必有失,失中必有得。很多公司的管理层常常会只从金钱和时间的角度来衡量得失,其实金钱和时间往往是次要的。他们其实应该深入思考,寻求失败的原因,得到经验的积累,继而不断的获得更大的成功。”
作为一个学者,武博士经常怀疑投身商界是否是明智的选择。“我觉得我的性格并不适合从事商业。我是一个特别率直的人,黑白分明。但商界却存在许多灰色区域,每逢此时,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站在正确的位置,从事正确的事业。”但这个想法往往只是一掠而过,这位学者型的企业家已经开始思考将来。“我无法逆转时间,只能选择继续向前; 我相信这份事业能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添砖加瓦, 为世人造福,从这个看似长远的理想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我意识到我正做着有意义的事情, 这让我一天结束时最为满足。”据悉, 武博士早已将其触角延伸到大地生态修复, 环保和能源领域,看来他已在探索科学技术的漫漫长路上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之义。
将理论转化为技术, 将技术实实在在地应用在实践中, 造福于人类,发挥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桥梁作用,并乐此不疲———这或许就是武冬青博士人生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