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瑞娟
审美是一种人生境界,美育就是要造就一种审美的人。而语文本身具有浓厚的“人文性”,具有“审美移情”的性质。尤其是汉语,重意义、重意象、重意境的特点也强调语文教学中“沉浸”、“品味”、“感悟”的重要性。因此,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重美育。具体来说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以下几点体现:
首先,语文课程的设置体现美育
一、语文课程目标突出体现了美育
《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规定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强调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作用,确立了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语文课程目标的制定也一改从前“知识”加“能力”的直线模式,而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多元化设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都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新理念。从《大纲》的“语文能力”到《新课标》的“语文素养”,体现了教育理念的提升和语文培养目标的全面深化。“语文素养”毋庸置疑地包含“审美素养”,即审美能力、审美情趣、文化品味等的训练与修养。
二、语文教材编制体现审美价值取向
随着这些新课程、新理念、新目标的提出,语文教材的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突出美育方面,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新教材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兼顾传统与时代特点。
历来“文质兼美”都是语文教材选文的重要标准,新课标教材在这一方面不仅有所传承而且更加精益求精。在中华几千年浩如烟淼、精彩绝伦的文学作品中,编者们精心挑选、反复斟酌,新教材确实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拿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来说,教材中不仅保留了经典的名家名篇而且增加了传统文化、古典经籍的内容,例如:《论语》、《诗经》、俗语谚语等等。这些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于传承文明,传播文化,提高人文素养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新教材的创新之处在于大量收纳了题材新颖、语言清新、贴近学生生活、富于时代特色的新人新作及一些外国文学作品,体现了新教材既注重传统有兼顾时代,既立足于民族又面向世界的新理念。这些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作品入选实际上是一种多元文化的融入,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入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角,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视野,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文化心理结构。同时,这些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作品入选也正符合美的多样性原则的要求。新教材选文的另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趣味性”。低段的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和童真童趣;高段的则通常是融故事性、哲理性于一炉的作品,饶有趣味而又富于人生启迪,避免成人化倾向。另外,新教材在内容安排、练习设计、遣词用语甚至是配图装帧上都匠心独运,处处体现人文色彩和审美倾向。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新教材的美育特色。
其次,语文教学活动中蕴含美育
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刘松林老师曾说过:“课堂是一篇散文,教师是一首诗”,用这句话来形容语文课堂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没有什么课能像语文课这样,洋溢着灵动的诗性、充盈的情感、丰富的想象,绽放出这么绚烂的自然之美、人性之美。本文将以散文教学和诗歌教学为例来说明语文教学中蕴含着美育。
语文教学之美育实际上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欣赏、体验、感悟文学作品的过程,主要是通过读、品、悟来实现的。以散文为例。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古今中外、侃侃而谈,看似散漫实则皆以“情意”而贯之。散文教学其实就是教师带领学生沿着或朴质、或华丽、或激昂、或抑郁的文字线索去寻找作者深挚的情感脉络,去体味作者内心的波澜起伏的过程——在《桂林山水》的明丽中感受阳朔风景的秀美清静;在《梅花魂》的质朴中感受“外祖父”的拳拳赤子心;在《故都的秋》的西风秋鸣中感受郁达夫的寂然索寞;在《背影》的低婉深沉中感受朱自清的父子情深……学生受到作品情绪的感染,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丰富了人生体验,获得了审美乐趣。同时,对语言文字之美、艺术情境之美的感受又是一种美的熏陶和感染。
诗歌是最具抒情性的文体,也最能集中体现文学作品美的规律——韵律美、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下面以《致橡树》为例说明诗歌教学中的美育。诗中两句一韵,通篇押韵,句式简短,节奏紧凑,朗读起来语调要温柔而坚决,舒缓而深切,加上贯注其中的深挚热切的情感、独立坚韧的抒情形象,使得整首诗韵律和谐、明快,仅仅是诵读一遍就可获得无限美感。语言虽浅白、质朴,却不失诗之含蓄、高雅、凝练。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只此两句便把比肩而立、心灵相通,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撑,朴素而伟大的爱情,描绘得那样的真实可感。所以,在教学中就是要运用读、听、想、悟等各种手段带领学生去充分感受这种朴素凝练的语言美,纯净含蓄的意境美,明快流畅的韵律美。
在作文教学中渗透美育也是非常必要的。作文是一个人知、情、意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审美创造的过程。现代写作教学提倡个性化写作,凸显个性体验和个性表达。但不少学生怕作文,一提作文就头疼,觉得无话可说,即使东拼西凑勉强成篇,读之也味同嚼蜡。我想这不仅是写作技巧的问题,根源在于心灵世界的丰富与否。罗丹说:“不是生活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学生没有一双发现生活美的眼睛,没有一颗敏锐善感的心灵,没有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又怎么会有表达生活之美的能力呢?
朱德熙先生说:“作文和说话是一回事,口里说的是话,写下来就是‘文。文章不过是书面的说话。”学生口里没话,笔下自然无文了。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看来,要想使学生有话说,想要说,就必须调动学生的情感,而这情感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来源于学生对他们周围事物的感知。李吉林老师开创和构建了“情境教学”理论体系和“情境教学”基本模式,其中作文情境教学理论与方法极其值得我们学习。在教学中,李老师为了创设真实而生动的情境,常常和孩子们一起沉浸在美的世界里——去寻找秋天的田野、去感受春天的气息、去观察夜空的繁星、甚或跟踪观察老校长的一天……孩子因为处在一个真实形象的情境中,感染了饱满的情绪,触发了丰富的想象,获得了深刻的体验,激发了强烈的兴趣,自然达到“情动而辞发”的境界。相反,如果只将学生“囚”在四壁之中,照本宣科,机械死板、气氛沉闷,学生就只有说“大话”、“空话”,甚至“无话可说”了。
语文是美的。那一串串文字不止是单调的符号,它还蕴含着丰满的血肉——情感、思想、文化,所以语文课堂上应该流动着动人的诗意,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教师要在教学中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培养学生敏锐的知觉,让学生拥有能感受音乐美的耳朵和形式美的眼睛,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审美素养和强烈的美育意识。否则,“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