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广播文学时不我待

2009-09-11 08:25曾海勇
声屏世界 2009年6期
关键词:百家讲坛听众广播

曾海勇

广播在20世纪的普及使得收听与欣赏无线电波中的文学节目成为了几代人的习惯与享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61年5月正式开办的名牌节目《阅读和欣赏》,现在还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这个节目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后来人们概括的“三名”,即名人介绍名作,由名播音员广播。撰稿人是著名的学者,介绍的作品是历代诗文词曲的名篇,如李白、杜甫以及唐宋八大家的作品等,播音员是声名赫赫的齐越、夏青、林田、潘婕等人。这样的“三名”相融相合的广播节目,能不招人听吗?听这样的广播节目,是一种美的享受。

然而,曾几何时,广播的听众发生了变化,而广播文学与听众的关系更是发生了历史性的位移。过去的文学听众,听广播文学节目不仅讲究播音演绎的意境韵味,还要寻找深刻的思想意义,为的是能陶冶性灵。现在这种听众越来越少了,文学尤其是广播文学已经退守为广播媒体的一种似乎有些勉为其难的责任和行为,退守为少数主持人坚守的一块精神净土。

很多的听众离开了广播文学,并不代表留下的听众就无所谓于广播文学节目的有无与好坏,相反,他们对广播文学的钟爱与专一更应该激发起广播工作者做好新形势下的广播文学节目的热情。

广播文学

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

广播文学要想继续生存发展,首先必须改变自身存在的问题。广播文学不能自暴自弃,它的兴旺与否不能完全取决于其他媒体文学的影响,而是要多从自身寻找原因,尤其是如何紧跟时代的节奏,发掘广播文学发展的潜力。

首先,多形式的互动是广播文学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如今,很多人把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的生存态势更多地是看成一种竞争,我看不然。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应该产生互补,从而获得新生。以往的文学节目大多采用播音加朗诵的形式。在文学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广播文学应该用更加新颖的播出形式来吸引听众,不应该仅限于过去呆板的那种“你播我听”。

2005年,赣州人民广播电台城市之声在晚间11:00-12:00创办的《夜阑书香》节目,在采用播音加朗诵的基础上,开通热线,请听众在节目中朗诵自己创作或喜欢的文学作品。节目刚开始运行,就得到了广大听众的响应,热线不断,好评如潮。一位听众朋友说,一天不听《夜阑书香》就会感到莫名的失落,就好像一道菜少了味精一样,索然无味。

网络是现代媒体的生力军,利用好网络,使之成为广播文学节目的助推器,是今后节目的一个发展方向。《今日有约》是扬州当地相当有影响的广播文学专栏,赏析的都是听众的原创作品,其中不乏高质量的美文。该栏目每周都要选出一位“文友之星”,并从中再遴选出一位“月度之星”。在每月的月末节目中,主持人会邀请上月获奖听众共同主持,回顾精彩文稿,采访作者及专家。作者交待写作背景,讲述遗憾与得意。节目中专家点评到位,听众参与积极,因为他们的作品不仅可能在这里发表,听众更可以通过网络跟帖投票的形式支持他们喜爱的作品。正因为此,该节目始终集聚着一批固定听众。《今日有约》专设的网站,最初只是希望能给听众提供与主持人和嘉宾交流的平台,增强参与性。但是主持人很快发现,这个平台不仅仅是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交流平台,论坛、链接作者博客还成为了受者与受者之间直接交流的途径。这些文学爱好者在参与节目后,相互之间构建了更紧密的联系。

其次,广播文学的内容必须贴近百姓。当今社会是一个急速转型的社会,作为这个时代生活的一面镜子,当今的文学内容可谓丰富庞杂。受众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文学?归根到底,只有表现普通人的文学才最具有活力。广播文学只要面向百姓、注重对百姓的人文关怀,节目一定会受到听众的喜爱。

百姓的苦乐、奋斗、抗争,也许平凡却散发着真实的芳香。事实上,百姓凭借着热情与才华已经成为了广播文学节目的主角。比如《夜阑书香》近年有多件作品在省级和市级的广播节目评比中获奖,节目题材几乎清一色是百姓作者的草根故事。其中很多稿件都是来自听众的创作,大部分作者都是普通的百姓,有的是月薪几百元的企业保安,有的是小商品市场的摆地摊者,有的或许没有工作。是广播文学对平民的人文关注吸引了他们,而听众对广播文学的深深挚爱保养着节目。

第三,广播文学的发展必须向文化产业延伸。近年来,《百家讲坛》着实火了一把。纵观《百家讲坛》崛起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百家讲坛》的成功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也是市场化运作的成功。《百家讲坛》的成功告诉我们只有按照市场规则运作,才能够吸引受众,赢得收视,进而获得继续生存的权利。广播文学的崛起也必须严格按照市场规律,首先要了解听众喜欢听什么,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吸引他们。节目可面向社会举办各种丰富多彩、富有创意的活动,如“征文”“朗诵”、作品结集出版等,争取最广泛的社会影响,吸引尽可能多的商业赞助,从而更好地回馈节目。

广播文学

需要政策关爱

文学作为一项塑造人类灵魂的事业,理应得到政策关爱。文学凝聚着时代精神的精华,代表的是有品位的人生。广播文学节目要成为营利性为主的创收节目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它的运行需要各级领导的支持和认同,因为它的存在最终赢得的是爱心与口碑、品位与责任。

目前国内部分电台还保留着文学节目,只是播出时间在缩短,播出频率在降低,播出时段被安排在非黄金时段。虽然也有许多台正在热议要不要撤除最后的文学时间,但上海台名震业内的文学栏目《午夜星河》在停播后又恢复播出,成为广播文学节目存在需求的最好例证。

中国文学是一座大宝库,岁月流逝,光辉不灭,像甘泉一样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成为慰藉现代人灵魂的不可缺少的精神滋补品。精神产品的消费不同于物质产品的消费,物质产品的消费一旦实现,便表现为物质产品自身存在的丧失或逐渐损耗,而文学艺术是最耐欣赏的精神消费品。广播文学节目虽然面临许多新问题,如文学节目如何为建立社会共同理想、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努力制作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的问题等,但作为广播人,必须坚守广播文学的阵地,为振兴广播文学努力。

(作者单位:赣州人民广播电台)

栏目责编:曾鸣

猜你喜欢
百家讲坛听众广播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
学会倾听(一):做哪一种听众
语文也可以这样学——学生“百家讲坛”方案介绍
百家讲坛主讲蒙曼签售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