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能源合作有提升空间

2009-09-11 09:51
环球时报 2009-09-11
关键词:阿尔洛夫中俄

俄议会联邦院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委员会主席说

本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 李亚龙

阿尔洛夫接受本报独家专访。 李亚龙摄

9月初,印度总统帕蒂尔和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先后访问俄罗斯,他们都与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谈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话题——全面推动能源合作。由此可见,能源外交已成为俄罗斯手中的一张王牌。那么,坎坷不断的中俄能源合作现状如何?又存在哪些问题呢?近日,《环球时报》记者带着这些疑问采访了俄罗斯议会联邦院(议会上院)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委员会主席维·彼·阿尔洛夫。阿尔洛夫是俄罗斯国家功勋地质学家、经济学博士,俄能源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为了接受《环球时报》专访,阿尔洛夫还特意改变了休假计划。

能源合作,一条不平坦的路

环球时报:中俄石油管道问题谈了十几年,让人感到困难重重。8月29日,从俄罗斯境内至漠河的跨江管道终于正式开工,您如何评价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

阿尔洛夫: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包括电力、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合作走过很长的路程。从感觉上来看,这是一条不平坦的道路,我们失去了很多时间。但您知道,这种大型项目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涉及到两国关系、立法、基础设施、环保和双方公司间的各种关系,非常复杂。俄罗斯在西部方向的能源合作也同样不是一帆风顺,都要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我想,中国朋友也应该理解其中的困难。

中俄两国是战略伙伴关系,领导层高度互信,同时我们也有很多共同的项目需要实施和推进。这次的东部管道中国支线的正式开工,可以说意义非凡。当然,从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及俄罗斯的石油出口量来看,1500万吨的年运输量显得有些少,这也和俄罗斯的能源状况有关。要建设一条管道,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油源。我想,随着东西伯利亚地区石油资源的开发,在不久的将来,中俄两国的管道还可以建成复线,增大年供应量。这一点,在国家领导人层面没有丝毫问题。琐碎的问题可能集中在两国具体操作的公司上。1996年至1997年,我曾多次参加中俄两国关于石油管道的谈判,您知道,那时候俄方的代表公司是一家私营股份企业(指尤科斯)。现在两国合作的对象都是国有企业,实际上是一种国家级的保障。而且中方为俄罗斯两大公司(俄石油公司和俄石油管道运输公司)提供了期限20年、总额为250亿美元的贷款,这既是中方合作的善意表现,也是两国供给和消费市场的完美而稳定的组合。当然,所供给的石油价格可能是弹性的。

至于中俄两国在碳氢能源领域的合作,实际上可以扩展为在矿物资源领域的合作。根据俄罗斯已探明的资源,大约可以划分为11大新的“资源平台”。其中有4大“平台”为硬质矿藏(指金属类),另外分布在欧洲和亚洲两大区域的7大“平台”为碳氢能源基地。这些新的“资源平台”中国公司都可以参与,俄罗斯也制定了一些减税政策进行鼓励。但在机会面前也应考虑好风险,中方需要做很多的前期工作,包括法律制度、基础调研等等。总之,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环球时报:俄罗斯和土耳其达成了名为“蓝流”的天然气管道及供气协议,现在还在极力推进经过黑海海底的“南流”管道、经过波罗的海海底的“北流”管道,那么,和中国的天然气合作为什么显得比较困难?

阿尔洛夫:俄罗斯和土耳其就“蓝流”的谈判也进行了很多年,现在还在进行第二阶段扩建的谈判。另外,考虑到出口方向多元化,俄正在积极推进“南流”、“北流”天然气管道。这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太多问题需要解决。此外,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主要集中在欧洲方向有其历史原因。资源的开发、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这种大型项目想要掉转方向可不是一两年的事情,甚至可能需要十几年的工夫。中国在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方面,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是一个庞大的、有支付能力的消费市场,必然可以为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多元化做出重要的贡献。但是,这个问题和石油问题一样,要考虑很多因素,最主要一点就是资源取向和基础设施,这些都需要很多时间来研究和运作。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极为丰富,所以两国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是一个必然。

环球时报:俄罗斯在西部方向的天然气定价公式是:每桶布伦特季度油价乘以2.9744+72.5美元=千立方米天然气出口价格。您认为中俄之间采取怎样的定价方法更为公正?

阿尔洛夫:关于定价方式问题主要取决于市场运营主体,在这里主要指天然气工业公司。您知道,每个公司生存的目的就是趋利,获得最大利益是每个公司追求的终极目标,这就是市场准则。我们作为国家立法机构无权参与其中,但我认为,两国公司的代表都会艺术地、智慧地找到妥协的定价方式,实现供需两方面的共赢。

“说什么俄罗斯在使用能源武器,您能相信吗?”

环球时报:这次危机带来的能源价格下降,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是不是很大?

阿尔洛夫:俄罗斯的燃料能源综合体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大约为20%,其中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约占10%。也就是说,90%的国民生产总值和石油、天然气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国家预算却和石油、天然气领域的收入紧密相连。俄罗斯国家的经济结构是从苏联时期延续下来的,要改变这种经济结构不是1年、3年就能够做到的。可能要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才会有比较明显的转变。国家也在出台很多政策,力争使碳氢资源领域的财政收入下降到总收入的30%-40%。这次经济危机影响确实比较大,尤其在开始的时候,石油和天然气价格都急剧下降。国家也马上调整了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预算收入要求。目前对石油的预算收入定价也就在每桶40多美元,但是现在石油价格每桶已经上涨到70多美元了,国家财政已经轻松了许多。

环球时报:中国在中亚地区有不少石油、天然气项目,有资料显示,中国和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购买价格开始定在90美元/千立方米,俄罗斯随后将从土库曼斯坦购买天然气的价格提高到300美元以上,您认为中俄在中亚地区是否存在竞争?

阿尔洛夫:我们知道中国在中亚地区与许多国家进行能源领域的合作。和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家都签署了合同或者协议,包括过境协议。而且现在的工作也进展很快,包括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但是,中俄两国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合作伙伴,具有互补性。俄罗斯的竞争对手是那些能源供应国,而你们的竞争对手是能源购买国。至于你们从土库曼斯坦购买天然气的价格为90美元/千立方米,俄方却出价300多美元,这一点您应该理解。我们在欧洲方向的出口价格那时候达到400多美元,我们有空闲的通向欧洲国家的天然气运输管道,只要有利可图,天然气公司就可以出任何他们认为合适的价格。其实,每个国家在能源领域基本上都采取这样的措施:拥有长期、稳定而又可靠的供应商或消费市场,然后不排除在一些其他操作平台进行短期的、有利可图的购买与销售。

环球时报:2009年新年前后,俄乌曾经爆发“天然气大战”,西方人认为,俄在用能源武器来实现其政治目的,您是否认同?

阿尔洛夫:我也看到了一些类似的报道,说什么俄罗斯在使用能源武器,您能相信吗?假如您供应给欧洲的天然气在经过乌克兰的途中无形中消失了,您肯定会问这些货到哪里去了。而且当时正处严冬,还是新年前后。这不是俄罗斯在利用天然气做武器,而是一些政治势力在背后起作用。前段时间,乌克兰和西方达成了对其国内的天然气管道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协议,另外,也达成了供应天然气的协议。我不明白,乌克兰仅仅是一个天然气中转运输国,他们没有气源,撇开俄罗斯这样的供应国来进行谈判,是不是显得很可笑?另外,俄罗斯的国家政策就是不想让中转运输国来转卖自己的能源,当然了,我们应该支付过境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修建“南流”、“北流”天然气管道和扩建“蓝流”管道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这些确实能够使俄罗斯做到能源出口多元化、中转运输多元化。至于明年1月是否重演今年1月份的历史,这也取决于乌克兰政坛的变化。乌克兰明年1月要进行总统选举,我个人认为外部力量会对其有一个正面的作用。

中俄关系的上升势头还不够

环球时报:感谢您接受环球时报的专访,您能否对本报读者提一些建议?

阿尔洛夫:中俄互为最大邻国,边界线漫长,这一地理事实谁也改变不了。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曲线来形容,有上升、有下降,但现在的确是上升的势头。这种上升势头我认为还不够,能够做得更好。我对未来两国关系很看好,但是两国关系友好势头不应仅仅体现在政治层面,这种良好关系需要经济上的联系来加强。1992年至1994年,俄罗斯崇尚大西洋路线,您知道,俄罗斯的国徽是双头鹰,但那个时候头向东边的鹰眼是闭着的。现在完全是另一种状况。再者,从全球的高度来看,我们有太多的共同利益。星条旗国家(指美国)想要建立单极世界,俄罗斯和中国要搞世界政治多极化,这是我们的共同立场。所以,我希望《环球时报》的读者能够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阿尔洛夫中俄
全球的孩子们,早上好
俄罗斯快递与中俄国际快递
有些房门不必打开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强强联合!中俄将在航天领域深度合作
焚诗记
梵高的1888
怪脸:生活在德国的叙利亚难民阿尔沙特
美想用亚洲反导网罩住中俄
卡人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