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者担心中国人吃光袋鼠
本报驻澳大利亚特约记者 陈小丫
本报记者 王跃西
澳大利亚力推的袋鼠肉出口计划正在引发争议。尽管澳政府想通过袋鼠肉赚钱,在民间却遭到激烈反对。随着澳政府计划将袋鼠肉出口到中国,反对者的矛头也转向中国。一些动物保护组织和环保人士9日对中国发出呼吁:“我们不吃你们的大熊猫,也请不要吃我们的袋鼠。”对此,上海社科院学者赵国军认为,中国人历来对饮食十分讲究,不是什么都吃,对袋鼠肉的兴趣也没有那么大。“澳政府想赚钱,民间想保护,这对矛盾应该由他们内部解决,不要乱怪别人。”
据法新社9日报道,澳大利亚动物园创始人、已故“鳄鱼猎手”史蒂夫·欧文的父亲鲍勃·欧文呼吁中国不要进口袋鼠肉。鲍勃称,袋鼠是澳大利亚的旅游资源,不应成为“盘中餐”。他说,“我们不会吃你们的大熊猫,所以也请不要吃我们的袋鼠”。鲍勃警告说,如果中国人开始吃袋鼠,“估计几年之后就没有袋鼠可看了”。澳大利亚袋鼠协会协调人妮基·苏特比也表示,袋鼠的繁殖很慢,“我们担心中国一旦进口袋鼠肉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希望国际社会能像抵制对海豹的消费一样来抵制对袋鼠肉的残忍消费”。
澳大利亚袋鼠肉行业却希望中国能够大量进口。澳袋鼠肉行业协会负责人凯利表示,中国有望在明年初开始进口袋鼠肉,“一些用来做香肠的袋鼠肉可以销往中国,比如用来涮火锅,可以卖个好价钱”。澳《广告报》称,澳大利亚袋鼠肉出口中国,有望每年获得2000万澳元的收入。
今年8月1日起,俄罗斯出于卫生考虑决定停止从澳进口袋鼠肉。澳昆士兰州政府基础工业部长马尔赫林表示,此举对澳打击不小,澳方将尽快采取措施减小影响,而措施之一就是加快袋鼠肉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赵国军认为,袋鼠肉贸易是澳大利亚政府力主进行的,澳大利亚民间机构的说服对象应当是自己的政府,而不是指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