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效义
摘要:移民吊庄是宁夏特有的社会现象,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先后经历了以扶贫为主的吊庄移民、以经济开发为主的经济开发区移民和正在进行中的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移民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移民必然引发文化变迁。社区文化经历着文化重构的过程,移民教育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一方面,对移民的再社会化、加速社区文化整合有着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对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同川区教育发展的差距、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吊庄移民;芦草洼吊庄;移民教育;社区文化重构;教育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09)04—0021—04
一、宁夏吊庄移民的背景
“吊庄”一词的原始含义是指一家人走出去一两个劳动力,到外地开荒种植,就地挖窑洞搭窝棚,再建一个简陋而仅供暂栖的家,这样一户人家居在两处,一个庄子吊在两个地方,故称之为“吊庄”。正是宁夏地区有这种传统的生产习惯,因此借用了“吊庄”一词。但是“三西”建设中所进行的吊庄移民工程是在异地建立了新的生产生活基础,充分利用川区生产生活的优势条件,使山区贫困农民可以在新的土地上安居乐业,稳步发展,脱贫致富,和传统的“吊庄”意义有本质的区别。宁夏回族贫困地区的吊庄移民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三西”地区之一的西海固地区的人民群众脱贫致富而实施的一项以群众自愿、国家扶持为基本政策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实际行动。
1982年国务院确定“三西”农业建设项目,主要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甘肃、宁夏两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群众温饱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根据“三西”的建设方针和战略构想,制定了“以川济山,山川共济”的方针,把在引黄、扬黄灌区建设吊庄作为一项长远的根本解决西海固贫困问题的战略措施。对于西海固地区“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赤贫山区的人口采取吊庄移民的办法解决温饱问题。即将一部分山区贫困人口迁移到黄灌区水土资源较好的大片荒地进行开发性建设,达到“迁出一户,宽松两户,解决三户”的目标。进入20世纪90年代,为更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宁夏批准成立扶贫经济开发区。有的移民吊庄改建为扶贫经济开发区,突破了传统的农业开发模式。2000年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对生态环境恶化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力度加大,宁夏的移民主要是以生态移民为主。这样宁夏的移民建设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以扶贫、脱贫为目标的“吊庄移民"90年代以经济开发为主的“扶贫经济开发区”移民——2000年以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移民”的三个发展阶段。本文中的芦草洼吊庄就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较早的移民吊庄之一。
二、芦草洼吊庄移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芦草洼吊庄的基本情况
芦草洼吊庄位于银川市平吉堡农场以南,包兰铁路东西两侧。芦草洼吊庄建于1983年,1992年改称芦草洼经济开发区,至1999年初具规模。设管委会统一管理,建设乡一级政府3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88个,是一个回族聚居区,人口是泾源县特困片迁入的。
迁出地泾源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南端,属老少边穷地区,是国家级贫困县。2006年底,全县总人口12.3万人,其中回族人口占72%,农业人口11.4万人,占总人口的92.5%。气候阴湿高寒,旱、涝、雹灾频繁,人口严重超标,生态被破坏,生活方式为粗放式经营和广种薄收,农作物产量极低,贫困农民曾一度陷入“贫穷—开荒一生态破坏—愈益贫困”的恶性循环中。
原良田回中禹校长回忆说:“1983年,国家成立‘三西指挥部,我是指挥部42人中之一。当时中央决定计划lO年时间从南部山区搬迁100万人,离开西海固干旱带,到引黄灌区发展,南部山区4个县都成立了自己的指挥部,然后把周边荒漠地区各县分别发展黄河水利。我们就属于这片,当时叫黄杨滩,另一个叫西沙窝。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成立指挥部,来了后就轰轰烈烈干了起来。径源县迁到芦草洼,成立了指挥部。”
1995年泾源芦草洼吊庄建设规模数据统计如下:规划面积6万亩,开发配套面积2.78万亩,国家投资1925万元,安置人口24000人,造林面积20000亩,粮食产量627万公斤。截至1999年底,共搬迁移民5637户,共2.8万人。建有两所中学,14所小学。2001年,正式移交银川市郊区管理。同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芦草洼开发区改建制为兴泾镇和兴源乡。兴径镇移交银川市西夏区管理,兴源乡移交银川市金风区管理。
芦草洼园子村人口有447户,约2490人。该村从1984年开始移民搬迁,到1990年为止基本结束,都是从泾源县6个乡镇迁来的,属于移民开发最早的村。后来的人都是自己想办法迁来的。园子村人均年收入2007年是1780元,2008年是2100元,这个收入水平在当地来说属于中等水平,比没有搬出来的泾源县的农户收入要好。泾源县老家的收成去年900多元,今年1000元左右。我是1993年9月搬来的,刚开始娃娃没有活动场所,过去学校全是沙子,家长教育意识很淡,家里穷,把娃娃放在学校就不管了。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质量跟不上。这几年国家投资力度加大,家长对孩子抚养也有信心,穷富都让娃娃念书,观念也变了,环境绿化也变好了。我教育孩子的观点是,成不了材也要成人,不要危害社会(笔者对良田镇园子村支书于富贵的访谈记录)。
这段话折射出移民吊庄20多年的发展变化:一是搬迁后移民的经济生活水平较迁出地有了明显的提高;二是移民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意识较之以前有了明显的增强;三是政府对移民吊庄的教育较之搬迁早期较为重视且教育投入加大;四是道德教育在移民社区发展中的重要性。
2移民教育与社区文化重构的涵义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用来沟通人与环境的中介。只要社会进程还处于运转当中。文化就会在不停地整合中进行新的选择,以此来适应变化中的社会。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重构。本文中所指的社区文化重构,主要讨论的是移民迁入新的社区生存空间后,将会面临着一系列的社区文化因子的变迁。有来自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改变,主要表现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网络、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观念等多方位的改变和重组。移民导致了文化变迁,移民面临着原住地的文化特征在某种程度上的解构,人际关系重组,社会资本和社会关系的重构,在生产经营方式、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关系网络、教育观念等方面都面临着来自新社区的文化震慑。在此基础上,移民在新的社区为适应、生存与发展,必须重建原有的或接近原有的生活模式与文化,重新构建社会网络。
移民迁移到迁入地后,面临重新构建移民教育体系的问题,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移民成人职业技术培训教育及在此基础上对移民进行的政治思想教育、道德修养及遵纪守
法的教育等。移民教育问题是文化重构的重要因素之一且直接影响着文化建构的模式。移民教育与当地社区文化的融合程度的高低,影响着移民社区的发展程度。移民至迁入地后因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也对技术培训等教育方式有所需求。为了提高移民的整体素质和对新社区的文化适应和文化融合,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也是移民教育的内容之一。这也是移民再社会化的过程,对社区文化的整合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3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芦草洼吊庄移民教育出现的主要问题
首先,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校舍不足,办学条件差;移民区有许多孩子不能按期入学,同一年级的学生年龄相差悬殊;移民区学校班额过大;学生流动性较大;教师严重不足,师生比严重失调。
其次,移民主体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解决温饱生存问题占主导地位,对孩子受教育问题不重视。从宁夏南部山区搬迁来的移民人口素质普遍较低。截至1988年,移民初步定居吊庄时的山区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者占51.72%,小学文化程度者占26.88%。文化素质之低与移民开发建设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学生普遍日常生活困难,家长都要去打工,吃的还没解决。每学期开学,教师都要动员家长送孩子上学,有的家长甚至放狗咬老师,反对孩子上学。”(笔者对良田回中副校长的访谈记录)
另外,移民到迁入地后,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生产方式等各方面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变化的极大冲击。尤其是青年移民,文化调适的过程中出现了与当地文化极大的冲突。芦草洼吊庄曾一度成为偷盗犯罪的代名词,严重影响了移民社区的和谐构建,并在银川市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这片的教育在20年中,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培养了一批人才,但大部分都荒废了,打工了,也有好多走上了犯罪道路。从整个移民地区的教育角度看,教育还是跟不上发展。有些孩子本应该好好上学,但留在了社会上危害社会了。甚至有段时间我们吊庄的名声在银川、整个宁夏特别不好,发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是政府的经费不足、教师不足、校舍不足的“三不管”造成的,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移民的)生活方面。”(原良田回中校长的访谈记录)
还有一点,移民迁人新社区后,为了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改变原有的单一的耕作模式,接受技术技能培训是继续社会化的必要手段。由于职业技术教育薄弱,移民接受技术培训的普及程度不高。对于文化技术素质原本不高的移民来说,难以接受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带来的挑战,这严重影响到移民脱贫致富和移民区社会经济发展。
4移民教育中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社区文化整合中对移民教育功能的忽视。功能主义肯定了教育的社会功能,认为每个社会都是由不同质的部分组成的结合体。社会结构的每一部分对于社会整体而言是多方面的,教育具有促进人的社会化功能、协调社会关系的功能以及技术填补功能等。功能主义也认为,教育的功能是整合式地发挥作用的。整合是指社会结构的各个部分,彼此间具有结合成一个统一整体的性质。另外,功能主义在肯定社会必然的变化与发展的同时,强调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主张社会在调适中进步。由此强调教育应促使社会成员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在思想、态度方面保持和谐。
移民搬迁新社区首先面临着生存生计方式的改变。由原来的单一粗放的靠天耕种靠天吃饭的生存生计方式过渡为多种方式多元化经营,包括灌溉耕作、农作物耕种和农商结合等多种生存策略。移民在新社区的文化重建过程中,首要的问题是生存生计,解决温饱。社区文化重构的过程是—个系统的工程。每一个要素都是这一系统中的结构要素。在社区文化重建过程中,对某一要素的过度强调,而忽视对其他要素的关注,往往会在文化整合和调适中造成整体结构的失调。早期移民教育在社区重构的过程中是被忽视的因素,在社区文化整合中没有和其他因素很好整合,也因此在移民学校教育、移民再社会化教育方面,教育的功能没有能够很好发挥,而且也导致社区结构出现了不稳定的因素。
第二,政府在制定移民政策的整体规划中移民教育规划缺失。宁夏移民政策的目标是“摆脱贫困,区域发展”,解决移民生存和当地经济开发占主导地位,对移民教育的安置和后续发展问题没有进行合理规划。这种由于政府政策导向的忽视导致了移民教育发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社区文化整合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在宁夏移民的启动、搬迁、安置等一系列工程中,中央政府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颁布实施的政策性文件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决定了移民的方针、指导思想、目标、内容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移民过程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但从这些针对移民的政策性文本中几乎没有发现对移民教育的具体规划,只是笼统地规定了移民吊庄学校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投资建设,而具体的移民教育规划中的经费投入、组织机构、学校建设等方面都没有列入移民总规划中。由于政府在移民整体规划中对移民教育的安置和规划的缺失,导致移民区学校教育问题突出,移民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开发没能很好协调,忽视了移民教育作为移民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移民的管理体制的弊端造成迁入地管理的被动。移民在管理体制上实施的是迁入地和迁出地“两头管”,三年内允许移民“两头跑,来去自由,两边有家”,这导致在移民初期返迁现象较为普遍。一方面,造成了学生随家长流动,学生的不稳定性,给学校管理带来极大难度;另一方面,在教育管理体制上,实行迁出地管理,导致迁入地对吊庄移民区的教育规划发展较为被动。
学生流动性强,季节性流动,两头跑。开学报名在我这里,后来就跑了,当时水渠没修好,风沙大,呆不住。冬天冷了,这边没吃的了就回老家了,反反复复这种现象延续了7~8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主要是径源县调配老师,有些老师不愿意来。风沙一起,几米内都看不见路,小的孩子怕被吹走。学生不回家,我们老师不能回,必须把他们送走,那个艰苦啊。(原良田回中校长的访谈记录)
52000年至今,移民教育的发展成就
进入2000年以来,宁夏吊庄移民的发展取得了较大进展,转折点发生在实现了属地管理后。1999年,宁夏吊庄移民开始陆续实行属地管理,2001年芦草洼吊庄迁出地泾源县正式移交银川市的金风区管理。芦草洼吊庄的学校教育归金风区教育局直接管理,学生学籍管理由迁出县移交迁入地学校管理。2002年,全部吊庄移民都实行了属地管理。同年,移民区的教育问题正式纳入迁入地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中。这一决策对移民社区和移民教育的发展有着转折性的意义。
首先,吊庄移民教育实施属地管理后,正式纳入自治区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对移民教育制定了明晰的发展目标,加大了教育经费投入。
2001年,为解决全区9个县(市、区)移民吊庄学校办学
困难问题,自治区政府每年投入2500万元,用两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吊庄学校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同时安排了专门资金,重点解决了吊庄小学学生“进得来”的问题。2005年,自治区政府在全区川区移民地区“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会上,提出完成新建、改扩建农村初中85所、农村小学139所的任务,促进移民吊庄地区中小学的硬件建设。2006年,银川市金凤区在宁夏率先达到川区移民地区“两基”攻坚目标。实行屑地管理后,金风区累计投入121万元专项经费,在移民地区开设61个教学班,对移民地区3567名青壮年文盲半文盲集中统一学习,使移民地区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9.7%,在银川市率先通过“扫盲”验收。金风区移民地区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3%,初中辍学率下降到2.05%,17周岁人口非正规教育完成率达到80.4%,均达到移民地区“两基”攻坚指标。芦草洼吊庄教育的发展还是在移交后。移交前,学校有段时期还租民房。移交金风区后,硬件建设也加强了,师资力量也提高不少。(笔者对良田回中副校长的访谈记录)
其次,随着社区与当地文化的融合,移民原有的教育观念和态度也在发生积极的转变。
家长教育观念改变较大,积极主动送孩子读书。这也和当地老百姓的稳定有很大关系。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鼓励孩子上学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以前动员开家长会,很少来参加,现在家长也比较重视了。
第三,学生流动性现象减少。由于实施属地管理后,迁出地的土地被收回,随着移民在迁入地的稳定和经济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两地跑”的现象很少了,学生流失也随之减少。
第四,移民再社会化教育加强。首先是发展移民技术技能培训,由自治区政府组织资金,派技术员给予专门技术指导,自治区提供教材开展移民发展经济的技术技能职业培训。另外,在各吊庄中小学校开展成人扫盲教育,成立汉字识字班。
第五,吊庄移民教育的优惠政策。银川市成立专门面向南部山区和移民吊庄区招生的六盘山高级中学和育才高级中学,对学校所有学生均实行免费入学,政府提供农村户口学生每年1000元标准的生活补助金,少数民族学生享受降低10分录取的政策照顾。这对促进移民学校的孩子享受和川区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三、结语
实施属地管理之前,宁夏移民迁移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生态环境的改变、经济上脱贫、政府的优惠政策等现实因素。“发展教育”并没有列为自治区政府移民政策的实施目标,也不是移民主体迁移的主要目的。但是移民的过程本身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移民社区文化重建过程中会涉及到方方面面,教育在社区文化重构的过程中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移民最直接的效果是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开发,间接推动了移民对教育的需求,进而激发了教育能推动经济发展的功能。移民社区在重建过程中,移民教育包括普通基础教育和农民的技术技能培训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一方面,移民过程的后果激发了教育的功能,促使农民通过接受技术培训等形式继续社会化,融入新社区,改变生产经营方式,加速区域经济开发步伐;另一方面,从应然的角度讲,通过发展移民基础教育,可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川区和山区的教育发展差距。移民社区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教育的发展。在社区文化重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好教育发展和经济开发的关系问题。重视教育是移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另外,移民在前期、中期安置过程中,因移民政策的总体规划不完善而导致的移民教育的过渡不衔接等一系列问题,这也将作为今后移民教育发展的前车之鉴。
参考文献:
[1]李宁.宁夏吊庄移民[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蔡国英.中国宁夏回族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宁夏农业志编纂委员会.宁夏农业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王朝良,吊庄式移民开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马天龙.试论城市化进程中回族的社区变迁及其文化重构——以宁夏银川市为例[EB/OL].http://www.islambooknet/xueshu/list.asp?id=3114,2005
[5]景民.三西移民教育发展与对策[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
[6]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7]陈少娟.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基础教育[EB/OL].http:,/www.edu.cn/lisltk 616/20060323/t20060323__158845.shtml,2006
[8]申东.银川金凤区实现移民地区两基攻坚目标[EB/OL].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5-07/30/content4760246,htm.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