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季节是中风的高发期,是早已被公认的客观事实。然而近年来的临床资料表明,在气温高于32℃的炎夏季节中风的发病危险也明显上升,而且气温越高危险性越大。也就是说,原本为中老年人冬季常见病的中风,已“加盟”到夏季常见病的行列中,我们不得不防。
夏季缘何易发生中风?除了因出汗多使血容量下降,血液黏稠的一般性因素之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显突出。
《黄帝内经》有载:“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意思是说,人只有遵循天人合一的原则,保持与自然相适应的生活规律,才能确保健康。而人为地造成一个新环境,比如空调的使用,对于老年人,特别是患有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来说,就是个很难适应的外来因素。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会使脑血管反复收缩舒张,以致造成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严重时导致脑梗塞。
一般来说,夏季以缺血性中风导致脑梗塞较多,而冬季则以出血性中风更常见。
可见,在炎炎盛夏,合理使用空调对预防中风至关重要。老年人在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一定要小于7℃,而且应尽量避免频繁出入空调房。与此同时,应严密监测血压,坚持用药,不可随意停用降压药。此外,注意生活起居,保证充足睡眠,多饮水,吃清淡饮食,以及高温天气时尽量避免外出,等等,都是预防中风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副主任医师 吴国隆
冷水浇头酿悲剧
我的亲家老两口都有动脉硬化,退休后经常到距家二三里以外的一座山上活动。退休后第二年盛夏的一天,老两口晨起空腹便又去登山。下山时气温已高达30℃,两人连累带热,已是汗流浃背。于是,一回到家便用冷水浇头,以解暑热。
孰料,两三天后两人相继患了脑梗塞,从此卧床不起。后来病情日渐加重,于一年内便先后去世。
这一惨痛教训值得老年朋友汲取,应引以为戒。因为老年人常有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和血液黏稠等毛病,本来就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这老两口晨起不吃不喝,又饥又渴,再加上大量流汗,血液更加黏稠。凉水浇头又使脑血管骤然收缩,致大脑缺血缺氧而发生脑梗塞也就在所难免了。
这一事例告诫我们,夏季贪凉切忌过度。与冷水浇头同样道理,大热难耐时一次喝过多冷饮,也会因胃肠血管骤然收缩甚至痉挛而引起胃肠绞痛等不良后果,应该避免。
吉林省吉林市 蒋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