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存荣
当你踏上雪域高原,无论是茫茫草原,还是险峻的山巅,无论是村落帐篷,还是寺庙殿塔,到处都可以看到石头上的图文,这种石头上的文化已成为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藏族人民精神灵魂的物化形式。人类没有辜负大自然的赐予,从诞生那天起就与坚硬的岩石结下了不解之缘。千百年来,岩石一直记载着人类最基本的生存信息和精神向往。下面让我们揭开青海几处最具影响的石文化神秘的面纱,领略雄浑的石刻艺术奇观。
壮观的嘉纳嘛呢堆
嘛呢石就是在石块上刻上佛语、佛像和图符称之玛尼石。玛尼石的形成源于藏区原始的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观念,藏族先民在各自的神山上、寺庙殿堂附近,堆起玛尼石堆进行祭祀,久而久之嘛呢石刻就应运而生。
玉树藏族自治州首府结古镇向东北方向不远的地方,在清澈蜿蜒的玉树河边,有一个幽静的村庄叫新寨。村寨的一多半被宏大的石头城占据,这里一排排白塔高高耸立,庙宇经桶金璧辉煌,大小石块堆积成山,这就是著名的嘉纳嘛呢堆,已有250年历史。据传说,当地很有名望的第一世嘉纳活佛,于公元17世纪路过此地,捡到一块天然自显嘛呢经文的石头,活佛认为这与自己在此弘扬佛法有缘。为利乐众生、昌盛佛法,嘉纳活佛在此雕刻嘛呢石度过了一生,奠定了嘉纳嘛呢堆的基础。从此,人们继承活佛遗志,不停地雕刻嘛呢石。嘛呢石堆不断扩大,以至成为今日之规模。现在,嘉纳嘛呢石堆长有200米,宽100米,高过3米,总共约有一亿多块嘛呢石,堪称世界之最。当地人称,转一圈嘉纳呢堆,具有诵读1亿六字真言的无量功德,是善男信女必游之地。然而,人们至今刻石不止,增石不断,嘉纳嘛呢堆还会扩大。
悠远的文成公主庙
文成公主庙又叫大日如来佛堂,藏语称作“那巴囊则拉康”。文成公主庙位于结古镇向西十多公里的一条小山沟,叫柏纳沟。这里山青水秀,环境十分清静。一座赭红色的藏式庙宇背靠巍峨嶙峋的岩壁;面临清澈见底、潺潺流淌的河水;四周灌木丛一派繁茂,夏日里野花芬芳,绿草如茵,成为青藏高原腹地一块难得的宝地。
相传,唐文成公主进藏经过青海玉树地区,翻过雄伟的巴颜喀拉山,跨过滔滔的通天河,来到神奇的柏纳沟。她被这里幽雅的环境所折服,在这里一住就是一个月。并且让随从的工匠在陡峭的悬崖上精心刻制了佛像、佛塔和藏文字。
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年),唐蕃再次联姻,金城公主步文成公主之尘,又来到柏纳沟。为使辉煌的石刻佛像不被风雨侵蚀,便在石刻佛像处修建了一座庙宇。公元730年,又派人雕刻佛像,修饰殿堂,并在殿门旁的山崖刻文记载:“为了祝愿万民众生,赤德祖赞父子幸福平安,佛教倡盛,依照原刻佛像再加工精雕细刻,修盖此殿”。文成公主庙因此而得名。
文成公主庙紧靠悬崖修成,三层藏式平顶建筑,阶梯式升向岩壁,造型奇特,十分壮观。大殿迎面的石壁上,用浮雕的手法依次刻有九尊佛像,中间一尊最高大,高约七八米,此乃大日如来佛。但见大佛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在狮子仰莲座上,头束高发鬓,戴三瓣法冠,两耳垂肩;身穿对襟翻领胡服,袍饰由龙纹、忍冬纹和摩尼珠纹组成团花,团花间有方胜、摩尼珠作为填充装饰;背光和项光饰以火焰纹和十字宝相花纹。其他八尊浮雕均为立像,为八大随佛菩萨,依次是弥勒、虚空藏、普贤、金刚手、地藏、观世音、文殊、除盖障。他们各持法器,服饰也各不相同;八大菩萨均有顶部为锐尖的桃形项光。佛像身后陪衬有菩提树、宝伞和幡幢,佛像两边,雕刻有1米多宽的藏式花边图案,与佛像浑然一体,形成锦上添花的效果。整个雕塑布局匀称,错落有致,刀法细腻,形象生动,充分显示了民间艺人高超的雕刻艺术。
神奇的勒巴沟
就在文成公主庙所在的柏纳沟的后山,有一条沟叫勒巴沟,它位于通天河畔,蜿蜒的山沟直通皑皑雪峰,沟深约八公里。这条山沟不是普通的山沟,是一条被浓浓宗教氛围所笼罩的神奇山沟。
当我们沿着滔滔通天河,来到勒巴沟口,在河边的一处山崖上,一幅石刻像立即吸引了我们。这是一幅阴线石刻像,叫《文成公主礼佛图》,画面最右边是释迦牟尼立像,高约3米多,袒上身,立于仰莲座上,双脚外撇呈一字形,左手置胸前特莲花,右手施于愿印,项饰蚕节纹,大耳垂肩,广额丰颐,头束高发鬓,上置宝严,身后有圆形火焰纹项光和拱形火焰纹龛门,其上刻有华盖。释迦牟尼佛像右首,刻有四个朝佛人像,第一个与第四个为侍童像;第二个头戴吐蕃时期的塔式缠头,身着对襟小翻领胡服,双手捧钵,身体前倾作献礼状,从着装与形象上看,此人为松赞干布;第三位是女性,头梳项鬓前倾的双抱面髦,身披无领大氅,双手持连花,从汉家女的形象看,此人为文成公主无疑。
在进入勒巴沟三公里的南麓峭壁上,还有一幅规模较大的由九尊佛像组成的阴线石刻,叫《三转法轮图》,画面中心为释迦牟尼像,周围是天龙八部中的诸天神,周边还有许多动物形象,佛像神态各异,或呈慈祥相,或呈忿怒相。
再往沟里行进半公里左右,岩壁上刻有三尊浮雕佛像,中心是大日如来,左右是全刚手和观世音菩萨。沿着崎岖的山路继续行走到沟脑,一座峭壁山崖挡住去路,山沟也算到了尽头。只见在青色的山崖上,深深地镌刻着一座佛塔,足有两三米高,周围都有大型藏文字。
勒巴沟还是嘛呢石沟,当人们来到这条纵深八公里的山沟时,将会发现,路边所能看到的石块上几乎都刻有经文咒符,在高峻陡峭的山崖上刻有大幅经文咒符,在潺潺流淌的水中石头上刻有经文咒符,人称山嘛呢、路麻昵、水嘛呢的“三嘛呢”。人们漫步峡谷,似乎徜徉在嘛呢石的海洋。
勒巴沟的许多大型摩崖浮雕是深深地镌刻在临之目眩而难以攀缘的悬崖峭壁间的,构成了藏传佛教石刻文化的一大奇观。经世居当地的人介绍,在100多年前,戒行清苦的班庆寺著名僧人多定尕玛加文以弘扬佛法,普渡众生为目的,在这里凿刻了观音咒等最初的石刻。经众多信徒的追随参与,加之这位苦行僧坚忍不拔,以石为伴,倾其毕生精力,常年雕凿不辍,留下了难以记数的石刻,后人又延续这种凿岩刻石的艰辛劳作,年复一年,日积月累,形成了今日的宏伟规模和奇异景观。
勒巴沟是高原上名副其实的石文化长廊。
浩繁的和日石经墙
石经是刻制在石头上的经文。石经在全国多处可见,然而青海省黄南州泽库县和日寺的“和日石经墙”则堪称全国石经之最,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日石经墙位于泽库县城以西70多公里和日寺背面的小山梁上。这里,大小石经墙有四处,所刻的佛经主要为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三部,还有《当增经》、《普化经》和《噶藏经》等。几部洋洋巨著,其总字数约2亿,用石料达3万余块。
经文要刻制在约2厘米厚的石板上,而这种质地较软、板面平整的石板料又都是从几十里外的石山中四处寻找,搜集而来。由于每一块石料来之不易,在刻制时就十分珍惜,刻了正面刻反面,不留一处空白。堆放经文很是讲究,按着每部经文的次序,石经码得像一本长条藏文经书,保持了纸质经书的式样和风格。每函之间用刻有书名的花纹石板隔开。石书的外壁全用绘有花纹边的木板作外包装,把石书严严实实地封在里面。一块块、一层层,石经就这样码堆起来,高约3米,宽在2米多,长达百米,四堵石经墙总长300多米,形成了宏伟的石经墙。
除经文之外,还有1000多幅石雕佛像、佛塔和石刻风情画,分段排列在石经墙上,像是镶在墙上的颗颗明珠,浑然一体,成为石经墙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石板上刻经文是一门绝活,一块块石板上细密工整的藏文字排列规整有序,字迹隽永清秀,苍劲有力,虽经百年风雨洗历,仍保持当年的风采。笔者亲眼目睹了老艺人久金木表演石刻经文,为之惊叹不已。但见他左手拿着小刻刀,其刀刃不到半公分宽;右手拿一锤子,双手顺着藏文笔画来回娴熟地摆动,一阵叮咚之声,就像是变魔术,顷刻间,一行行文字跃然于石板上,这不亚于在纸上抄写的速度。
刻制石经的历史没有文字记载,据当地老人推算,大体上兴起于嘉庆年间,主体完成于1955年,前后历时100年左右。起初是和日寺寺主及几位活佛发起,并从外地请来石刻艺人,还在当地也雇用部分僧俗石匠,开始刻制,久而久之,石经墙越垒越高,越垒越长,默默奉献的大批石刻艺人脱颖而出,成为石经墙的缔造者。
远望岿然傲立的石经墙,犹如石筑的长城,布局之严谨,工程之浩大,充分显示了艺人们高超的技艺和顽强不屈的创造精神。石经墙,既可谓石刻藏文书法艺术之博物馆,又可谓储存佛教经典的图书馆,是藏族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