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炜
建国60年大庆,这是祖国母亲的生日,好多单位都开始组织给母亲献礼。传媒行业的礼物比较简单,动动嘴皮子就行了……
建国60年大庆,这是祖国母亲的生日,好多单位都开始组织给母亲献礼。传媒行业的礼物比较简单,动动嘴皮子就行了,还有一个更巧妙的方法,那就是搜罗一下60年或100年来献给伟大祖国的文章,整理出个整数,自己不用多分析,就献上去了。美国人编过一本书,叫《美国读本》,凡是和这个国家理念有关的文章,都可以在这本书里看个大概,咱们要是选择一些好文本,也算是一个有意义的工作。某个门户网站的一个编辑,整理出60个文本,发给我征求意见——乔羽先生作词的《我的祖国》什么的,我哪里能有什么意见,编辑说,您看看有什么遗漏的。遗漏或许难免,但每个人的角度不同,自有自己的偏好。
我喜欢诗歌,说起向祖国的献诗,脑子里反应出来的头一句是——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但是,诗人梁小斌自己说过,“在我的诗歌那里,两种互相矛盾的声音,被乔装成为一个诗人的心路历程,蒙昧或者被迫,是掩护诗人过关的辩护词。”他说这首诗表明他当时还是个“阐释政治生活的写手”,建议从所谓“现代经典”中删去,既然写作者自己都不喜欢这首诗,那这首诗只能放弃。
那么看看老诗人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一查此诗的写作背景,是1930年代,抗战时期,70年过去了,这首诗依旧了不起。但如果采访艾未未,让他谈他老爹的这首诗,艾未未肯定说不出什么上得了台面的话,再说这诗写得太早了。新诗人舒婷还写过一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个比较容易被接受。
诗歌比较简短,要是能有了不起的小说,能反映出伟大祖国的面貌来,更应该被推荐。比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还有《创业史》、《金光大道》啥的,可小说创作这东西,总跟着时代风气变化,老没个准谱儿不行。要说比较靠谱儿的小说,我觉得余华老师的《活着》还是很有说服力的,任世事变化如白云苍狗,大家的主题还是“活着”。当然,改革开放之后,大家不仅要活着,还要活好——所以,有了更加有力的文本,那就是《狼图腾》,大家都狠叨叨地赚钱,都拼命给自己争取个好位子,据说大企业家柳传志、大实业家张瑞敏,都喜欢看《狼图腾》,并从中总结出许多企业管理的经验,这种超越文学功能的小说得多少年才出来一本啊。但是我觉得,要是用一个文本来概述90年代之后的商业热潮,那还不如选择一句谚语呢——骑着摩托扛着秤,跟着老邓干革命。这14个字比啥文本都生动,再说《狼图腾》那小说,作者的本意可能还不是教大家怎么做狼。
我在网上翻来覆去看了好多文章,也跑到图书馆里翻目录,结果发现,咱们的好诗歌好小说实在不多。《美国读本》里有不少好演讲,咱们中文似乎含蓄一些,不爱搞演讲,但也有许多宏文,比如毛主席的《别了,司徒雷登》,我年轻的时候看电影《创业》,听到这篇文章——封锁吧,封锁个十年八年,中国的问题就全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这样的句子多么地令人振奋,还有主席的伟大诗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我心说,别在图书馆里找了,就闭上眼睛开始背诵,看能想起来谁的文章或诗篇,那一定就是深入人心的。这样我就开始背,结果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千遍万遍下功夫,比任何一个诗人、文人都多。
排名第二的呢?是王小波。当年他给我们写稿子,传真过来或者从电脑上打印出来,我总是抢着当第一读者,读到《一头特立独行的猪》那天,可把我乐坏了,还有《肚子里的战争》,也把我乐坏了,但是,如果要选择王小波的一篇当“文本”,那还是《沉默的大多数》更好——自从我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
那位网站编辑过了两天再次询问我的意见,我说没意见,都好。《红旗飘飘》那首歌也很好,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的生命更重要,这个歌你们应该补上。你的名字,比我的生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