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重点课题、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由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10月推出“教材版”。
该书作为国内学者完成的第一部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理论研究的系统专著,最初由文化艺术出版社于2006年10月出版。这一版侧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理论的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创建。着重体现学术性是该版的突出特色。因此,这一版也可称之为“学术版”。两年后的2008年10月,经课题组认真修订,《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由教育科学出版社推出了一个新的版本。这一版一方面保留了原“学术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上的探索成果并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的新的经验、新的认识对原版本的内容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补充,甚至在章节上由原来的八章增加到九章;另一方面,则突出了其系统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教材”特色。作为“普通高校文科教材”和“文化及相关系统培训教材”成为其最主要的功能。新版的《概论》,是根据高校及社会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的广泛而迫切的需要,在原“学术版”基础上改编而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基础教材。比较而言,这一版亦可称之为“教材版”。这一版对于迫切希望系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一般读者而言,更为适用。
教材版的《概论》系统地回答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一系列基本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如《导论》论述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进展等问题。《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章,回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形成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涵义,厘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等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概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最突出的特点,如它的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综合性、民族性、地域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一章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审美价值,以及它的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一章分别论述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一级保护的意义和国家一级保护的意义。《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两章纵向回顾了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一章在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分类以及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大类别的分类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十三种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一章,强调了人应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核心,分别讨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原则与方法》一章,则全面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遵循的根本理念、基本原则,总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证明为行之有效的各种具体的保护方法。
该书以“附录”的形式收录了10个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国际与国内最为重要的历史文献,为广大读者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这些文献既有国际、国内迄今为止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重要的文件,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又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一、第二、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中国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51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这些文献不仅提供了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广泛展开、迅速推进的深层背景资料,而且也为人们了解今天国际、国内存在哪些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提供了可靠的向导。
该书还通过如下几大元素,来扩展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一是全书增加了20余幅图片,直观地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精彩纷呈的面貌与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二是每章设立四至五个“专栏”,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知识链结”,介绍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诸如中国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四个项目——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十大类别,以及其他一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重要知识。三是通过每章正文之前的“内容摘要”、“学习目标”、“关键词”和各章正文之后的“主要结论与启示”、“学习评价”、“学术动态”、“参考文献”这些栏目的设置,使各章所介绍的内容得以提炼浓缩或扩展延伸,以满足广大读者的不同层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