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素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观念的日渐深入和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成熟,对教师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作为政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思维的教学问题情境;重视学法指导;狠抓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们能够做到也必须做到的。
关键词:政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要脚踏实地、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下面笔者根据自己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倡导师道尊严的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制定者和评判者,是知识的化身和权威。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动者、支配者。而学生是来向老师求学的,理所应当听老师的话,服从老师的安排,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能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尤其在一些思想政治课上,教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当然不喜欢,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学校课程改革基于对课堂与教学一体化的认识,提出与新课程相应的新的教学观,强调师生的互动关系,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塑造师生之间多种多样、多层面、多角度的沟通情景和沟通关系。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教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学生思维,把课堂变成以实现创新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二、重视学法指导,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地、能动地参与,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才能转化为个体的创新能力。从学法指导入手,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法指导的设计是有层次的,以自学方法为例,第一层次是预习,根据预习提纲,指导学生学会逐字逐句的阅读,理解其中的关键词语,然后是逐段逐节的阅读,理解并归纳其中的重点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学习阅读方法;第二层次是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笔记,比较、归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根据所要学的知识,结合社会实际提出问题,以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三层次应该让学生学会独立获取信息,并且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结构结合,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或问题解决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知识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质的飞跃。
三、质疑问难,激发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求学生有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创新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因此,我们要给学生一个相对宽松的支持性成长环境,要引导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学会自主地解决问题,宽容地对待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表现出的不成熟。
例如,我在讲“资本主义的社会危机”时,针对“吸毒贩毒是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一个重要表现”这一课题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说吸毒贩毒全世界都很重视;还有学生提出质疑: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也存在吸毒贩毒现象?针对这些质疑,我启发学生认识到:我国实施对外开放,就是要学习世界各地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以及有益的文化遗产。但有益成分与有害成分并存,一些不利因素也会随之而入,这是不足为怪的,我们应批判地学习继承。在此基础上,学生相互辩论、探索,师生共同交流,使学生不仅达到明理的效果,而且学会了辩证思维的方法。创新思维也就在质疑、解疑中得到培养。
四、诱导发散思维,鼓励标新立异,培养独创精神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和核心,是人创造力的主要源泉。它是指从多种联系、多种角度、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可能存在的不同答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能否多角度思考,变思维的单向性为多向性,关键是看能否打破思维定势,敏捷而又灵活地思考问题。因而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要为学生创设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驰骋自由想象的过程中生成各种与众不同的构想,要鼓励学生不怕失败,学会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获得经验,在不断经历错误和总结经验的过程中养成勇于思考的学习品质,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独创精神。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创新
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掘学生的潜能,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活动课的设置和开展应该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的特征、满足现代社会对人的能力的要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课,让学生接触社会,增强交际能力;通过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中,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课还可以使思想政治课的道德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传统的说教式的道德教育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的学生了,其收效甚微,甚至是徒劳无功的。而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课,学生在无形中就受到了德育教育。
活动课的形式要不拘一格。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选取的活动形式要切实可行。针对学生好动、好强的特征,在教学中一般采取讨论式、竞赛式、查阅式(收集资料)、演讲式、辩论式等,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并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政治课的整体教学质量。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我们应努力追求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