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型学科教研组”建设初探

2009-09-08 06:32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8期
关键词:共生合作创新

严 俊

摘 要:“作秀”的形式主义、掩蔽的教师主体、低效的同伴互助等是学校教研组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性备课、共生型磨课、互助式听课等从当前校本研修的基本途径进行实践和创新,探索“共生型学科教研组”的建设。研究意识和进取意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创新的保障。

关键词:共生;教研组建设;合作;创新

教研组是学校教研活动中最基层的组织单位,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实践证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锻炼一支业务过硬、乐于奉献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而学科教研组的建设是提高教师业务素养、促进教师合作互进、提升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历来为各校所重视。

一、目前学科教研组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校的学科教研组建设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①“作秀”的形式主义。教研组活动中,往往不是从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来研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是徒有形式,甚至是为了装装门面,简单应付。如集体备课,因为缺少真正的研究,异化成了同学科教师的简单集中,合并教学资料,不加思索地复印、剪贴。这样的集体备课于事无补,于人无补,不过是走过场、做样子罢了。②掩蔽的教师主体。教师本应是教研活动的主人,然而,不利的教研机制往往会让教师变成教研活动的附庸。比如磨课,本来通过磨课,教师交流了思想,提高了对教学的认识,越磨,教师的心里应该越亮堂。但现实中的磨课却让很多老师发“怵”,究其原因是磨课的主体丧失,磨课到最后往往是“磨”出行政领导、专家教师的意见,而教师却会失去自我,成了教学中被动执行别人意志的附庸品。③低效的同伴互助。“差异”是教师间互助共进的资源和条件,“对话”是教师间合作共赢的方式和路径。实际教研活动中,“一言堂”的现象还很严重,教师间难以实现平等的对话。或是将“谋事”与“谋人”混为一谈,不肯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使得对话难以形成,导致活动低效。

以上种种,都无法满足现代学校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呼唤建设一种新型的学科教研组模式,摈弃形式主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高效务实地实施同伴互助,共生发展。有鉴于此,实践和探索“共生型学科教研组”建设则势在必行。

二、概念界定

“共生”,其生物学本义是指不同类的生物生活在一起,结成相互有利的关系。它以“异质”为前提,以“相互依存”为关系,以“共同生存”为终极指向。物种因为多样而形成彼此共存的生存链,文化因为多元而构筑着和谐共处的精神家园,社会因为多变而不可逆转地塑造着未来。当然,教育也必然会因其多姿多彩而有着“共生”追求的价值和意义。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那么,如何理解教研活动中的“共生”呢?从教育之存在形态看,可以理解为“共同生活”;从教育之终极关怀看,可以理解为“互助互利”;从教育之基本策略看,可以理解为“共同生成”。概言之,教研活动视野中“共生”即指活动主体间本着尊重多元、相互理解与共同发展之价值观精神,共同参与到活动和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协调、融合甚或矛盾、冲突,增进对他人精神价值的了解,加深对相互依存问题的认识,从而实现各自的最优化发展。显然, “共生型学科教研组”,其核心便是利用共生互补,实现共同提高。

从“共生”这一理念出发思考教研组建设,是因为只有共生的教研才能有效地激发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教师间团结合作和互相信任、支持的工作氛围,有利于教师群体的发展;有效地沟通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联系,转变教师的观念,实现理念向行为的转化;有效地发挥集体的力量,通过集体反思,引发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重新审视,促进教师在基于反思基础上的自主发展。

三、实践内容

着重通过研究性备课、共生型磨课、互助式听课等多种途径催化“共生型学科教研组”形成,使教师在“共生型教研组”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增进教师之间信息和经验的相互交流,促进教师之间教法和技艺的相互探讨,从而让教师分享智慧、取长补短、增进合作、提高效率;帮助教师克服个人研修的局限性、片面性和随意性,提高教师教学的全面性、深刻性和科学性,从而在不断的研讨交流中获得快速成长,为学校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获得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研究性备课

备课大致可划分为4个层次:个人自备、主备课、集体备课、研究性备课。研究性备课是最高层次的追求,它包含并继承和发扬了前面几种方式。关键是要对其程序性和可操作性作较为系统、科学的研究和探索,将研究性备课的功能定位在研讨并解决问题和学科教研组的共同提高。

2.共生型磨课

磨课的过程是参与者、任教者共同成长的过程。“磨课”应当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依据,并建构和催生新的教学理念;“磨课”者将围绕教学过程进行相互的争辩和碰撞,其中必能迸发出点点教育创新的火花;“磨课”将使参与者和任教者经历一个深层次的教育思考过程,他们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变革,更要考虑这样处理的理论依据,而这毫无疑问将促进教师个体的业务成长和教育素养的提升。

3.互助式听课

听课是教师最熟悉、最常用的教研形式,也是“颇具中国特色的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及提升教育素质的举措”之一。但传统的听课方式缺乏研究性、科学性、真实性和针对性,教师之间缺乏分工与协作。同伴互助听课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互助指导(peer coaching)的听课活动,旨在促进教师围绕听课中发现的某一问题或课题进行分析、讨论和交流,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同伴互助听课是研究性听课,与传统的听课方式相比,更具有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同伴互助听课贴近教师的教学实际,是实施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之一。

4.研究式沙龙

或围绕主题深入探讨,或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让教师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目的就是要让教师真正地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彰显其主体地位,体验研讨活动的内在的成功与快感。

另外,教学评论与教学对话、课堂教学临床指导、课例研究与案例分析等各种形式的教研组活动方式均要合理扬弃。总之,只要能将“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和“自我反思”等机制充分落实到教研组建设中去,就必然能构建和谐、共生的学科教研组。

三、创新保障

1.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

“教学即研究”,倡导教师做微观研究、实践研究,这是教师工作特点决定的。所谓微观研究,指的是“学校、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教育实践行为的研究”。教育的微观研究是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的,是具体情境的产物,带有很强的情境性和个体性。一般认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过程表现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即做“教育实践中的思考者”。这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最起码要求,实践时具体反映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师备课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研究的过程。第二层次,即做“教育实践中的探索者”,教师需带着问题去实践,运用思考过程中想到的做法去实践。第三层次,即成为“实践教育家”,教师能够“注意把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并进行哲学的、理性的思考,那么他就不再是一位普通的教师,而成为了一个实践教育家”。

2.培养教师的进取意识

不断进取、勇于创新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教师永远年轻的法宝。2008年下半年,笔者在对周边5所学校所做的调查中发现,95.3%的教师感到自己的专业发展状态是平稳或停滞不前的,只有25.9%的教师表示非常愿意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退化、家庭负担的加重等因素,致使教师发展的动力有所衰退,不再像刚分配工作时那样充满激情。所以,要想方设法为教师提供交流的“场”,促使教师的隐性知识得以从无意识状态转为有意识行为。

3.营造合作和竞争机制

可以通过一些深入的知识共享活动,借助网络平台,建立如QQ学科教研组群、学科教学研究论坛、教育博客教研组群等新型的教研活动模式,实现传统教研活动模式与现代交流方式的完美对接和有机融合,由“行政推动”过渡到“专业推动”,最终实现“自我推动”,把校园营造成为寻找知识、挖掘知识、交流知识的场域,以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内驱动力。

四、研究价值

通过“共生型学科教研组”的建设,必将切实有效地推动学校合作文化的建设,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独特的、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增强学校以应变力和创新力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活力,逐步形成以多元多向、研修一体为特征的教师在职教育体系,从根本上保证校本研修的实效性和操作性,使学校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

“共生型学科教研组”的创新价值在于其确立了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寻得了教师间有效合作的途径和方式,为校本教研在理论建设方面提供了新的视角,追求“共生”境界,共同提高,共同产生。“共生”作为一种生物现象移植到教研组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其核心不再是“共同生存”,而是“共同产生”,产生新的教力、新的学力;“共同提升”,提升教师群体、生生群体。“共生型学科教研组”的建设,一定会实现“行政推动、专家引领、榜样示范”的教研组建设的必然王国向“同伴互助、人文需求、共同发展”的自由王国飞跃。

[参考文献]

[1]柳夕浪.回归本原的教师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屈小武.同伴互助听课——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5).(责任编辑:符 洁)

猜你喜欢
共生合作创新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建筑与环境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