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梅
中国已有100多年的体育课程史。体育成为有40万众教员之必修学科。但是,体育学科到底要完成什么样的历史使命?这个学科的性质是什么?这些基础命题至今也没有共识。
翻阅历史,寻找答案,发现早在上世纪20年代,留日归国学者程登科先生曾针对近代体操课程的低劣撰文:“只知跑跳,不明学理,贻害青年。”“徒重术科,轻视学理直等江湖卖技,安能望其对学校及社会有所贡献之?”语言虽尖刻,评判虽激烈,但所言却是不可辩驳之事实。
“只知跑跳,不明学理”,“徒重术科,轻视学理”,文中多次谈到“学理”二字,不禁让人深思,一段时间,我们多谈教法,但未曾听说“学理”两字。“学理”乃“学之道理”,难道104年的体育教育,我们一直没有弄明白“学之道理”?思绪至此,顿开茅塞,难怪体育功能不明,难怪体育教法无效,原来体育学科自从游戏和竞技运动转来,“学理”就一直被忽略,所谓“教法”也多为训练之法,竞赛之法。学理尚不明确,当然体育学科使命就难以明确,更难以得到实现。此乃中国体育教育、甚至是世界体育教育的重大命题。
1体育学理研究的必要性
收回放眼时空的目光,深思体育教学的现状,问题之多,困难之多远远超过了其他学科,这与体育教学发展历史短暂,学科发展不成熟等因素有关。作为研究者深感探索的路途十分艰辛,体育教学改革的道路异常艰难。在纷繁复杂的思绪中,笔者将长期萦绕于脑海中的问题一一叙述如下:
1.1来自体育运动项目特点的问题
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体育素材)的发展越来越丰富多彩,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项目,比赛的开展都是以球为中心,以得分的多少决定胜负,球类运动项目趣味性强、娱乐性强,深受人们的喜爱。丰富的体育素材为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但如何把体育运动项目转化为体育教材,选择科学、合理的体育素材作为体育教学的内容,目前尚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同时,各个运动项目有难有易,有的简单有的复杂,何谓难易尚不清楚。运动项目的难易不清直接影响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时数的安排和体育教学方法使用的科学性。
同时,体育运动项目的内容具有不同于一般文化学科的特殊性,项目与项目之间没有明确的纵向关系和阶梯性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平行的关系。这造成了体育课程内容不具备比较清晰的由易而难、由浅入深的逻辑推进关系。因此,由于体育运动项目所具有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体育课程研究的深度。
1.2来自体育课程设计的问题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建设走过了五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从历年的体育教学大纲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都是体育课程内容结构最直接的呈现者,但纵观不同时期的体育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内容,不难发现:一直以来体育课程设计没有很好地解决“教什么”、“如何排列教材”、“教多少”的问题。
历年的《体育教学大纲》对运动技能的教学有比较明确、细致的规定,但始终没有形成科学的教学内容选择理论,小学、初中、高中教学内容的安排没有很好地衔接,教材的排列存在着“低级重复”的问题。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时期,解决“教材低级重复”和“运动教学效果差”的理论并没有出现,还“回避”对体育教学内容的指导,“应该教什么、教多少”的问题越发迷茫了。
1.3来自体育教学方法的问题
近几年来,关于体育教学模式和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非常多,随着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推行,“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等新方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使用,但总是觉得和体育教师的日常体育教学难以融合。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是为体育教学技能的提高作贡献,若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没有达到此目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就失去了意义。
同时,体育教学方法的使用呈现出不稳定性:同一个教材的教法出现了不同的教学顺序和教学方法,有时甚至是相反的顺序(分解与完整),教师所用教学时间长短不一,而各种教材的教学单元反而趋向一致。
1.4来自体育教学实践的问题
曾对2002届的毕业生作了调查,学生们真实的语言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经历了12年的体育教学,但学生们没有学会运动技能。同时,笔者对北京市、石家庄市的教师进行了访谈,教师们困惑的话语道出了目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老师们头脑中几乎没有教会学生运动技能的概念,甚至出现了“淡化运动技能教学”的错误思想,有的体育课堂教学几乎脱离了运动技能的传授,一味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种种问题出现的根源在于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
1.5体育学理研究的必要性
种类繁多的体育运动项目(素材)难易的不清晰,究其原因是体育素材的分类和本质没有被揭示出来。把握不准体育素材自身的特点和难易,就无法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时数、教学内容的重复,也无法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有序的教学。应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体育素材进行分类、解析难易度是体育教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时数安排的问题如“教材低级重复”、“教什么”、“教多少”不明确;体育教学方法的不成熟性和使用时的不稳定性;体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学生学不会运动技能、教师教学生运动技能思想淡漠等问题的根源在于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学习规律与教学规律理论的“苍白”,体育运动学习过程中学的规律和教的规律没有被发现和总结出来,即体育学理不清楚,我们在体育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没有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必然要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体育教学的改善亟待教学基础理论的完善,目前虽然对体育学理的研究是初步的探索,但专家们认为这项研究是值得期待的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开端,是解决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突破口。
2体育学理的含义
在体育研究领域体育学理甚少有人涉及,查阅国内的大量文献资料发现,本研究是首次提出体育学理的概念并阐述了体育学理的研究层次。体育学理的含义是指体育学习过程中学与教的规律。即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时从不会到会、由初步学会到臻于完善的过程中存在的规律性。
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既有教的规律也有学的规律,一切教学和学习中出现的现象都离不开其背后本质的规律,这一过程中体现出的规律性就是学理。同时,这一过程的进展快慢、质量高低和收效显微,都不是一种简单的现象,它是由动作的性质、难易度、学生的基本条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训练水平等)、努力程度、教师的业务思想水平和教法是否得当以及
气候、物质设备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3体育学理研究的层次
3.1关于运动技能教学原理的研究
运动技能教学原理的研究包括运动技能学习过程规律研究和运动技能教学过程规律的研究两个方面。为什么体育学理研究是关于运动技能教学原理的研究呢?原因有以下三点:
1)运动技能历来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1903年癸卯学制颁布,体操是当时体育教学的唯一内容;1922年壬戌学制前后,“田径、球类、游戏、体操”成为近代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1927~1949年,国民党统治的22年时间里,“舞蹈、游泳、拳术”等也加入到了体育教学内容之中。新中国成立以后,体育教学所包含的运动技能较以前有所增多,从1961年的教学大纲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田径,球类、游戏、体操、武术”;1978年、1987年、1992年的体育教学大纲分别对学生需要学习的运动技能做了详细的规定,从1992年的大纲中可看出,当时必修-的教学内容包括“田径、体操、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舞蹈、身体素质”。从世界范围看,二十世纪是倡导终身教育的时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方法和能力成为学校体育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载体是运动技能的学习。可以说,如果体育教学离开了运动技能的教授,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学会1~2项运动技能是实现终身体育的必要条件
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的体育实践能力,也就是要教会学生身体锻炼的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以及欣赏体育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基础在于学生学习运动技能,并在12年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真正学会1~2项运动技能。这样学习者能够将学会的运动技能作为范例,学习者通过范例举一反三、认识体育。深入的运动技能学习能够帮助学习者体验运动技能的乐趣和本质。
3)一项被掌握的运动技能是学习者未来生活中的实用技能
学习者在从事体育学习的过程中,牢牢掌握的运动技能在学生未来的生活中是实用的技能。这些运动技能可以作为今后锻炼身体的内容,也可用于参加工作单位举办的比赛或参加社区的活动。
3.2体育学理研究方法的研究
由于无论是在体育理论研究的领域,还是在体育教学实践的领域,涉及到体育学理研究的内容微乎其微,即使明确了体育学理研究的重要性,如果没有科学可靠的方法进行探索,研究的目标仍然无法实现。特别是关于运动技能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规律的研究需要心理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等多学科的共同深入探讨,而研究方法的确立亦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在此研究背景下,本人在博士期间对体育学理进行了初创性研究,提供了验证运动技能分类假说的新的研究方法一行家调查法,并运用生物力学和肌电测试同步拍摄的方法,提供了进一步解析运动技能难易度的研究方法,这些研究方法的使用,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技能本质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与学的规律打下了坚实的研究方法基础。
4结论
1)本研究提出的体育学理的定义是:体育学习过程中学与教的规律。即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时从不会到会、由初步学会到臻于完善的过程中存在的规律性。
2)体育学理是关于运动技能教学原理的研究。它包括运动技能学习过程规律和运动技能教学过程规律的研究。
3)体育学理的研究层次包括关于体育学理研究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