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静
“教师为主导”是“三为主”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其重要作用已为所有教学工作者认可,但是在新的教育思想涌现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重新认识。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必不可少
首先,任何形式的教学过程都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都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和形成思想品德的过程。”教学过程在本质上就是教与学的统一。
其次,教学目标的完成是要在一定的人为环境下才能实现的。这种环境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学法指导和教具使用、创造等,而这些都要靠教师完成,假如没有教师的指导而让学生自由地获取知识,即以所谓的“自然环境”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那么学生得到的知识必然是支离破碎,教学过程无法控制、教学目标也无法完成,学生无论从知识水平上还是从能力上都得不到充分发展,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其教学过程更具复杂性。比如,在学生学习圆的面积公式时,要将圆围绕圆心等分成若干分,并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等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于长方形,从而求出圆的面积。如果这个过程离开教师的指导而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不仅费时费力,还达不到好的效果。事实上,所有正确的认知理论都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如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思想强调由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索;“认知——指导”学习理论则强调了教师的教学设计;我国“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自学辅导教学实验”也同样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见,无论是注重学生创造能力还是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教学思想,都强调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性,都反对要学生“自发从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等于主宰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一个“导”字,其主要作用是搞好教学设计,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科学思维和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它要求教师利用一切辅助手段给学生创造一定的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开动脑筋去探索、获取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传统的教学方法也非常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遗憾的是它把这种主导作用绝对化了。把讲授看作教师主导作用的唯一体现,好像教师讲得越多,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就越充分。根本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把学生看作一部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教师的主导作用实际成了主宰作用。显然,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方法必然是“注入式”。这与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严重相违背,必须加以纠正。
三、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同学生主体相结合,必须以充分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原则。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认为要注重发挥教师以下三方面的主导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第一动机。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有两种方法值得借鉴:一是巧设悬念。比如,在讲幂函数知识时可给学生讲这样的故事。一个象棋盘,在第一个方格中放两粒谷子,在第二个方格中放四粒谷子,在第三个方格中放十六粒谷子,以此类推,那么在最后一个方格即第三十二个方格中放的谷粒的重量就相当于一个国家的粮食年产量。学生听了一定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相反,平铺直叙则味同嚼蜡,学生耐着性子去被动接受,效果可想而知。二是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搞一些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内在兴趣。如在学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时,可引导学生利用测图工具来测量教学楼、旗杆的高度等。
(二)启发、指导学生自己学习,变“教”为“学”
当今世界知识信息日新月异,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知识,即便是自己所掌握的所有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现有的或书本上的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如何去获取知识,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把“学法”当作第一教学任务,把“学法”与“教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过去经常说的讲、练习结合,转变为启发——自学——归纳——练习。即由教师拟出自学提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学习、讨论,再由教师个别或重点释疑,归纳总结,然后通过学生练习形成技能、掌握知识。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自学辅导教学法和魏书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法。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变“继承式的教”为“创造性的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很多,但人们的创新精神差、创造能力弱,恐怕是个重要因素,而这恰是我国传统教学的弊端所在。因此,在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提供环境和条件。在实际操作中本人以为要做到:一要创新教法。教师要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科学知识的发现、创造过程简捷地重演于课堂上,让学生参与发现、探索的过程;二要创新教学内容,教师要深入挖掘、开发教材中的探索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如现行人教版初中几何题及课本中的“想一想”等,也可把教材中的封闭题变成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去探究。如讲“浓度配比应用题”时,可把练习题“把含盐15%的盐水改制成20%的盐水,需加盐多少克?”改为“把含盐15%的盐水改制成20%~70%的盐水,应怎么办?”三要创新教学思想。表现在备课时注重运用启发性原则设计教学过程,课堂上教师要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标新立异的做法予以鼓励,并且课下多留给学生一些探索性问题。
四、重视知识过程教学,培养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展示知识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结果”,忽视、削弱乃至取消“过程”,正是思维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的症结所在。正如第斯多惠所说的:“一个普通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也正是这个道理。
综上所述,做为一名好的数学教师,要把握好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再者,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完全不可捉摸的,可以以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训练为主线,通过恰当地层开数学知识发生和应用的过程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