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爱红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能力的培养训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在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畏惧写作,把作文当成一项教师布置的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对作文的完成是敷衍塞责,甚至是把范文佳作拿来原封不动的抄袭。如何改善学生对于写作的态度,使他们不再产生畏惧心理,进而喜欢上写作成为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首先,小学作文教学应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抓起。理由是:小学生在入学时,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的语文训练并不是从零开始的。刚入学的学生,不仅已具有某些语言能力,而且已形成某种学习的模式,具有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的某种定势。据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初入学儿童看图说话,较好的占20.3%,能说20个字组成的一、二句通顺的话的占56%,较差的占22.6%。为此,初入学的儿童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原有的这种优势,因势利导,使之从听说能力向书面语言能力发展,逐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其次,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1.故事引导:那些奇妙的神话,优美的童话,丰富的风俗,曲折的传奇,有趣的传说,能激发智力、增长知识的谜语故事,历史故事等等,均能引起孩子的创作兴趣和欲望。先让他们听,听广播、听录音;然后让他们看,选择看各类生动有趣的故事;再让他们讲,一个讲或接龙讲;最后达到自己能编故事的目的。这样不间断地目染耳闻,潜移默化,学生的兴致都被提了起来。2.在写作文前寻找生活。一定要让学生们充分地“生活”,并在生活中努力观察。这生活指的是能在作文中表达的生活。教师组织好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是“生活”的重要途径。让孩子采撷在社会和家庭中发生的事件,捕捉和挖掘其中的“亮点”,是“生活”来源的第二条途径。另外,风花雪月、雾雨雷电、树木花草、鱼虫鸟兽、玩具用品、家庭校园,孩子们细细观察一番,也可用之入篇。高兴、生气、悲哀、喜爱、内疚、委屈等不同心情,均可细细体味,融其进文。3.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创设环境。教师应该紧紧抓住作文时的两个小时,尽量创设出乐学的环境。引用色彩、音乐等创设气氛是一法,有利于提高审美,追求诗化,调整情绪,增强感受。借助自然景物辅以感情是二法。让学生体会一往无前、奋勇前进的情感;领略伟大高远,虚怀若谷的精神;认识经受风霜雨淋,艰苦创业的人生;感受生命的活力,拼搏的顽强。这样,作文才能顺情感自然地写出来。
再次,采用启发联想方法,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比如拿出东晋时期谢安问儿女雪花像什么的经典故事讲给学生,让学生也讨论雪花像什么。教师对于讨论不作优劣评价,让学生自己比较谁的比喻更贴切。想象,必须有观察作依托。在调动眼耳鼻口手等器官进行看、听、闻、尝、摸之后,想象才有了正确的方向,否则只能是瞎想、胡想。因此,想象前一定要重视观察,观察后抓住特点,进而加以一连串的联想。在学生的小作文、日记等作业中,我常常发现这些充满灵气、富有想象力的好句子。有一学生赏梅归来写道:“那纯白、粉红、艳红的朵朵梅花宛如一只只镶有荷叶边的精巧的盘子;那花蕊就是盛在小碟子中的精美菜肴,黄色的、嫩嫩的,十分细巧。‘菜肴随风飘出阵阵香气,那不正像我们的饭菜香吗?噢,我猜到了,那是花仙子正摆开了宴席……”
总而言之,对于作文教学我的观点是:培养孩子们的真性情,使他们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把写作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不是去抄袭那些自己没有亲身感受过的范文。因此,我在上作文课的时候总是鼓励孩子们说:“你们写的都是范文,你们写得不比范文差。因为真正的佳作来自真情的流露,尤其是天真无邪的你们才能没有拘束地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创造出上乘的佳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