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少凡
夏花初绽,笔者有幸参加了由广东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师范大学语文课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深圳松岗中学承办的第一届大陆、香港、台湾三地语文教学圆桌会议报告会暨散文教学研讨会,感悟颇深,现主要从语文课程知识重构的角度谈一谈与会心得。
一、碰撞与融合:搭建语文课程知识重构的新平台
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同文同种,都是以汉语作为自己的母语。但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大陆语文教学界与香港、台湾语文教学界沟通并不密切,相互之间处于一种不甚了解的状态。诚如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所言,“大陆对香港、台湾的语文教学界、研究界不了解,香港、台湾对大陆的语文教学界、研究界亦不了解”,但这并不意味着两岸三地在语文教学上没有共同的问题与沟通的必要。
进入新世纪之后,三地的语文教学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例如,台湾的一项国中写作能力调查显示,千余个调查样本中,六级分(优秀)占2.2%,五级分(一般水准以上)占9%,四级分(一般水准)占39.3%,三级分(未达水准)占32.3%,二级分(欠佳)占10.3%,一级分(差)占4.1%,零级分(不具写作能力)占2.8%,可见台湾青少年在写作上问题重重。香港亦面临着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下降的困窘,大陆的语文教学则被冠以“少、慢、差、费”之名。而造成三地语文教学窘境的共同原因之一,乃是语文课程知识长期因袭既往、固步自封、缺少更新。诚如王荣生教授所指出的那样,语文课程知识的不尽如人意,是造成语文课程与教学“少、慢、差、费”的重要原因。另外,语文课程知识与相关学科之间严重的不相关性,也是导致上述教学困境的一个原因。
对此,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曾著文进行批判,认为语文教育界关于文学的“观念”要至少落后20年~50年。此外,另有港台学者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批判,认为其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以文本为中心,以主题、材料、结构、表达、语言、体裁、文风、起草与修改等所谓的八大块知识为主要分析内容的传统写作理论,认为这一理论忽视了对写作主体这个决定性因素的关注,忽视了对写作过程的研究,有其明显的缺陷。
可见,语文课程知识亟待重构,但重构的基础与操作又如何把握呢?三地的语文教学界都存在类似的困惑,都需要一种新思路去打开解决问题的路径。三地语文教学界有着不甚相同的学术积累与研究范式,而这种差异又吸引着我们去碰撞思维,融合视域,为解决共同的问题而寻找教益,这次活动则为语文课程知识的重构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二、更新与发展:开拓语文课程知识重构的新视野
语文课程知识是文学、语言学、文章学等相关基础学科知识在中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的应用。目前,语文课程知识的发展长期落后于相关基础学科知识的发展,得不到及时更新;另外,语文学科与其相关基础学科的长效互动机制也没有有效建立起来,因而很难吸收一些相关基础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
有鉴于此,此次研讨会特意邀请了香港、台湾地区的一些文学、语言学专家,他们不但在自己的学科领域中颇有建树,还积极地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小学语文教学领域,角度新颖,为我们带来了新的视野。比如,台湾成功大学许长谟副教授立足于语言学视域,提出从语言的风格要素的角度来深度切入散文这种文体,这是风格学(Stylistics)研究成果在语文教学领域中的一种运用。他提出要从音韵风格(Phonological Stylistic)、词汇风格(Lexical Stylistic)、语法风格(Grammatical Stylistic)三个层面对散文的语言风格进行探究。而从语言风格的角度分析散文,有助于我们将目前语文教学中盛行的“综合”、“整体感知”、“主观直觉”、“抽象形容”的印象式评论,转以从“分析”、“客观”、“归纳”和“具体”的角度进行文本探究,这不仅是一种分析文本方法上的改进,更是一种思维范式的转换,对于散文教学大有益处。
台湾成功大学的仇晓屏副教授,则从章法学的角度论述了散文鉴赏与写作的方法。所谓章法,就是篇章中内容材料的逻辑关系。仇副教授以三种章法——“立破法”、“叙论法”、“状态变化法”为例,对基于章法学视角的散文鉴赏与写作予以阐释。章法分析不仅能够剖析文章篇章的结构,更能深入探究文章的内在意蕴。倘若我们能够运用章法观念指导学生进行写作,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运才与布局的技巧,也能让他们因此顺利地组织段落,使文章的层次更为清晰。更为重要的是,章法学运用于语文教学还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又如,香港教育学院的梁敏儿副教授,从经典文本对文学文体发展历史的影响角度,对经典文本的核心价值进行了挖掘。她以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和《老残游记》中的“月下打冰”一回为例,说明了写景散文写作中游踪与山水画元素的运用。从文体发展历史的角度来审视文本的核心价值,能更加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重点。
再如,香港教育学院的白云开副教授,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对描写的内涵细项进行了阐释。他认为,描写文字的本质就是感觉描写的文字,所谓培养“描写能力”就是培养“感觉描写的能力”。他通过研究分析,列出了各感官感觉的细项,以供分析描写文字以及培养描写能力之用。例如,他把视觉的感觉细项划分为色彩、光度、形状、方向位置、体积、线条、动觉、数量等八种,而色彩下面又可分为色彩类型、色彩浓郁稀稠淡薄等更小的细项。这种细致分类扩展了语文课程知识更新、发展、重构的空间,使语文课程内容由模糊笼统转向清晰具体,为语文教学的提高起到了切实的“脚手架”功能。
总之,来自港台几位专家的报告,将各自的研究成果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给我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拓展了语文课程知识重构的新视野。
三、交流与对话:同绘语文课程知识重构的新图景
要对语文课程进行改革,必然要求重构语文课程知识。这不仅需要语文课程专家的参与,更需要相关基础学科专家为我们打开新的视野。可喜的是,两岸三地的相关基础学科专家已经开始积极投入到语文教育研究之中,而两岸三地学界的交流与对话,也使我们期待语文课程知识重构能有更为精彩的新图景。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促进这种交流与对话,仍需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 规范研究术语
研究术语在学术交流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与支撑作用。研究术语的差别会带来理解上的偏差,甚至会致使研究对象、研究过程、研究结论难以廓清,以至降低交流与对话的成效。比如,两岸三地在文体术语的界定上就存在差异,致使有些讨论并非针对同一个对象。同时我们又看到,作为汉语母语教育的学科名称,“语文”一词已经为三地的专家所接受与使用,可见研究术语正在走向规范的发展趋势。
2. 整合研究方法
诚如与会的台湾东华大学刘汉初教授指出的那样,台湾、香港的语文教育研究倾向于一种“宏观的”、“聚拢式”、“量化”的研究,而大陆的语文教育研究则倾向于一种“微观的”、“凝聚式”、“质化”的研究。例如,台湾成功大学许长谟副教授、香港教育学院梁敏儿副教授都采用了量化统计的研究方法对数百篇作品进行了分析,而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则采用个案分析文本,以小见大,举一反三。总而言之,港台的语文教育研究多为归纳式,而大陆的语文教育研究多为演绎式,今后我们需要在三地的语文教育研究中,进一步整合这二种研究模式,以实现优势互补。
3. 叠加研究内容
两岸三地的语文教育有着各自不同的教学实际,因而也有各自不同的研究内容。虽然目前两岸三地的语文教育研究还存在“自说自话”的情况,但随着两岸三地语文教育研究界交流活动的增多,三地学者的研究成果彼此间也从陌生走向熟悉,三地学者可以发掘出更多共同的问题领域与研究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叠加研究内容,从而提高交流与对话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深圳市福永中学)
责任编辑 陈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