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中的爱情

2009-09-04 08:37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09年7期
关键词:王弗兰芝焦母

黄 慧

爱情,有人说,它像昙花一现般美丽而短暂;有人说,它像钻石般闪耀而永恒。但是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爱情都是无法解读的。也许,在这明媚而忧伤的青春里,爱情对于我们应该是苦甜参半吧!也许,现在的我们只能从课文中体会那所谓的爱情了!

“一言既出,至死不渝”

忘不了焦仲卿和刘兰芝对爱情的忠贞。在愚昧而专制的封建大家长焦母眼中,两人门不当、户不对,纵使兰芝是何等的贤良淑德!这是桩不被焦母接受的婚姻,他们的爱情当然也是不被接受的了。

还记得兰芝说过:“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可见,她对仲卿的爱情是至死不渝的,这是何等的坚持!以至于到最后的兄长逼婚,她以死来明志。兰芝啊,你虽是个柔弱女子,却在爱情面前表现得如此坚定、毫不犹豫!

“东西植松柏,左右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低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这对年轻的小夫妻,最终并没有天长地久,而是殉情而终。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忘不了《氓》中的那位被弃的少妇,她与丈夫的爱情,相比而言,就没有《孔雀东南飞》那般的缠绵悱恻了。面对丈夫的抛弃,她最初是那样的无奈与痛惜。曾经的海誓山盟,如今已事过境迁,一切已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让人不禁怀疑当年的“信誓旦旦”现在究竟算什么呢?对于一个封建社会的女人而言,她所能做的就是顺从自己的丈夫而已,“反抗”根本无济于事!面对“不思其反”的他,她也只能默默地忍受罢了,正如她所言“七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也让我想到一句:爱情面前吃亏的总是女人。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最终,认清了,明白了,对于他,而今的一切已经是“亦已焉哉”!

“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十九岁与同郡王弗结婚,嗣后入仕,夫妻琴瑟调和,甘苦与共。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的祖茔。《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便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亡妻后写的,此时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生者与死者虽阴阳两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如终存在。“不思量,自难忘”看似平常,实则发自肺腑,十分诚挚。是的,思念已不能形容自己对妻子的感情了,但却挥之不去,难以忘怀。一正一反,看似无情,其实是死生契阔而不曾一日忘怀啊!这种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无法消除。

爱情,究竟是什么呢?

是《氓》里最初的“信誓旦旦”,是《孔雀东南飞》中的从一而终,还是《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至死不渝?我想,应该都还不够吧!并未涉足的我们,也许渴望爱情,但是在没有了解它之前,是切不可轻易尝试的。因为爱情很美好,但未成熟的果子总是苦涩的。

有的人用一生的时间信守着当初的诺言,有的人视如儿戏般玩弄着自己的诺言,有的人深深地铭记着自己的诺言。

理想化的爱情人人都向往,但理想中的浪漫刺激并不是爱情的常态,人们常说平平淡淡才是真,爱情何尝不是如此?只有经历过生活的平淡仍不褪色的爱情才是真正伟大的爱情!

点评:黄慧的这篇《课文中的爱情》,撷取了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三首经典爱情诗篇,或信誓旦旦,或从一而终,或至死不渝,实乃想象爱情的三种方式。作者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逐一融入自己的理解和阐释,可谓纸上得来亦不浅。(李遇春)

猜你喜欢
王弗兰芝焦母
《找不同》上月答案
兰芝被遣只因焦母恋子
诗书未终老,梦里自难忘
红袖添香
千年梳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