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武
美点赏祈
人对水有天然的敬畏亲近。苏童与其说在揭秘河的心灵,不如说代表人在向河做虔诚忏悔。没探秘的神奇兴奋,没揭秘的畅快淋漓,只有神圣、敬畏、震撼、反思……
文章最美在“河流”这内涵丰富的意象,它给人无尽的理性的思考。“河流”是母亲,“人”是孩子,当你以一个无知顽劣、多错而又屡教不改的孩子身份走进作品时,你才能感知作者内心;当你有了虔诚向善之心,决定忏悔,跪请母亲原谅时,你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理解作者。“河流”神秘、博大、崇高,却又隐忍。国人好用“母爱如水”,是因水有三性与母亲太相似:“善利万物又不争”、“善下之”、“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水利万物又不争,故有“上善若水”,最上等的善良品质是不利于我的一种无私境界,这种境界当之无愧应属普天下的母亲;“善下之”故能成就江海之大以纳百川,“善下”不是“示下”,而是超凡的容人之量,这种胸襟恐怕也只属于母亲;“柔弱”而“攻坚”,水无形,但又具无尽之形,随万物而不改其性,大形也。至弱至柔,但又能淹没一切,毁灭一切,无坚不摧,这与身处困境却屡创奇迹的母亲何其相似,古希腊神话中的伊阿宋就是明证。母子关系本是这世上最和谐的音符,可它建立在母亲无尽包容和牺牲之上。因此我们对最亲的人往往伤害最深,爱一不小心就成了深深伤害,亲情、爱情如此,文中河流“瘦小”、“忧郁”、“牢骚满腹自暴自弃”、“思乡病”、“呓语的喃喃”、“懒惰”、“消极”、“敌意”等无不是超重错位的爱所造成。当爱变成黄金打造的枷锁时,“天人合一”成了“天人对立”。“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赋予了中华民族最大的智慧和最崇高的人品。河流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愉悦,更是心灵与宇宙意象的互渗互融,心灵净化。从《诗经》古朴浪漫的爱情,到“子在川上曰”的伟大叹息,道家水哲学、水文化,再到“谢陶王孟”对文人精神家园的固守,河流如此深刻地影响和塑造着国人的心灵和文化。作者说“所有热爱河流关注河流的心灵都是润湿的”,意为只有敬畏河流、热爱河流的生命才鲜活健康,睿智达观,超然物外。“心灵像一盏渔灯”“照亮岸边黑暗的天空”,作者极力批判那追逐金钱物质而不顾自然精神,歌颂高贵灵魂,他们总在迷失时为我们开启智慧之门,卸下心灵枷锁,导航至广袤黎明。
任何一条河都有灵性,母亲渡河是“精神”对“物质”做的深刻批判,虔诚是理性回归的唯一途径。人与河较量,失败的只能是人。顺应自然,学会和自然和谐共处才是真正智慧。结尾揭示河流神性,灵性,博大,深邃,可谓“大美无形”。化用西方话:想知道人与河较量结果,河能等,但人能等吗?
难点指津
本文抒情与说理结合,由于作者关照现实时有意隐藏了自己的主观情感,作品便获得了朦胧深刻的底蕴。大量诗化语的运用。虽增加了作品的意象美,但也带来理解难度。准确解读该文关键在于紧紧把握主旨——人类应抛弃那种自以为是的对自然肆意改变、破坏和征服,从而回归敬畏,融合,和谐。
“心灵都是湿润的”、“像一盏渔灯”,是歌颂那珍惜生命,热爱、敬畏自然,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灵魂。这些心灵湿润,鲜活,灵性,智慧。正是他们引导着迷途的世俗之人。“鱼类背叛了河流”、“河流把鱼类逐出了家门?”,人和自然本应“鱼水相欢”、“天人合一”,可人总试图颠覆这真理,打破这和谐,不管“背叛”还是“驱逐”,鱼只能死路一条。“它偏爱鱼类的眼睛,却憎恨人的眼睛——人们喜欢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河流憎恨的也许恰好是这扇窗户。”鱼眼高度近视,所以最易成为人的网中物,盘中味。鱼水和谐恰恰建立在鱼对水的高度依赖上,人对水同样如此,可人做了什么?不断折磨,拼命改变,像军事间谍,不断偷窥她的秘密,进而置她于死地。人比鱼更近视,鼠目寸光只会导致人更早灭亡!河流憎恨那充满铜臭的眼,拒绝那被物质充盈的心。母亲神奇瑰丽的描述,是以承恩者的切身体会阐释河流的灵性,自然的神秘伟大!“心灵漂浮在水中”、“无法打捞河流的心灵”照应开头,总结主旨。饱蘸深情地劝戒人类别在神圣自然面前自作聪明,河有灵性,有生命,比人更智慧。地球真正的主宰者是水,而不是自以为是的人,河流依旧,人呢?
考点训练
1、结合课文阐释结尾段的作用。
2、为什么说“所有热爱河流关注河流的心灵都是湿润的”?如何理解“有时候那样的心灵像一盏渔灯……让人敬重”的含义?
3、分析文章写母亲事例的深意。
附:参考答案:(见美点赏析及难点指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