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秋思》中的视知觉过程

2009-09-04 08:37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7期
关键词:小令天净沙秋思

刘 晶

一,完型心理美学与《天净沙·秋思》

在心理学术语中,“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人对外部世界大量刺激冲击我们感官的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从概念上看,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都是我们对现实的反映形式。人类所感知到的世界是物和人的世界,是一个以统一的整体作用于人的世界,而不是零碎的各种感觉。也就是说,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感觉和知觉是密不可分的,“纯粹”的感觉是不存在的。

在文学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作家或艺术家需要观察生活,这就主要用到了视觉器官;在文学艺术鉴赏阶段。读者或观众大部分也需要用到视觉器官。可以说,“视知觉”就是人借用视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和事物之间的关系的整体反映。当“感觉”系统中的重要部分“视觉”与“知觉”联系起来时,就开始变得复杂了。以至于美国著名文艺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专门著述了《艺术与视知觉》一书,来分析“视知觉”和美学的关系,从而系统阐述了他的“完形心理美学”。

阿恩海姆指出:“每一个视觉式样都是一个力的样式。……知觉对象的生命——它的情感表现和意义——却完全是通过我们所描述的这种力的活动来确定的。……所谓观看,多数是对于活动的知觉。”同时,阿恩海姆还认为:“艺术中所说的‘表达……。它‘表达出来的东西必须能够产生某种‘经验。……表现性就存在于结构之中……。所有的艺术都是象征的。”由此,我们可以推论,读者或观众也必须处于一种激动的参与状态,只有通过这种积极参与状态,才真正获得艺术经验。那么,在正论部分,本文将主要从“视知觉”角度,分析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力求在揭示从“感觉”到“知觉”的连贯过程的同时,也获得一种艺术经验。

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长期从事杂剧创作,有“曲状元”之誉。还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开始注意到需要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从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中可以知道,他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但仕途并不得意。

对于《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这样评点:“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王国维给予如此之高评价的小令,其实只有区区的二十八个字: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从视觉到视知觉

一般来说,绘画等艺术种类都是以视觉为主要欣赏手段的,然而文学主要借助的是语言,似乎与视觉的联系并不是那么紧密。但我认为,“视觉”可以说只是“视知觉”的前奏,“视知觉”这个概念本身就包含了“感觉”到“知觉”的过程。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我们同样可以利用“视知觉”来进行鉴赏活动。当然,把“语言”转化为视觉元素,又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因不是本文论域,略去不谈。所以,以下所有的分析,都有一个前提:诗的语言能通过各种途径转化为视觉元素。

而就具体作品而言,《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的前三句均由与景物有关的偏正结构的名词组成,没有一个动词,只有最后一句中有动词,可见这首小令的主要部分在绘景。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则是由“景”生出的“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瘦马”、“夕阳”、“断肠人”,这些名词很容易(其实心理过程很复杂)被我们转化为一个个“视觉”元素——干枯的藤子,厚皮的老树,黄昏归巢的乌鸦,精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古老的栈道,瘦弱的马匹,西下的落日,孤单的人。初步形成这些视觉元素后是不是就应该逻辑地“概括”出轮廓来呢?根据阿恩海姆的分析,答案是否定的。

阿恩海姆认为“视知觉从一开始把握的材料,就是事物的粗略结构特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几乎不用什么逻辑思维,就能在脑海中用这些分离的视觉元素迅速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但是,事实上,根据马致远的小令,我们每个人脑海中构成的“图景”总是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别的。阿恩海姆指出了其中一个原因:“一个‘部分越是自我完善,它的某些特征就越易于参与到‘整体之中。当然,各个‘部分能够与‘整体结合为一体的程度是各不相同的,没有这样一种多样性,任何有机的‘整体(尤其是艺术品)都会成为令人乏味的东西。”尽管阿恩海姆在分析“想象”时,主要是强调艺术家创作时的艺术想象,但不可否认,在赏析文学艺术时,读者或观众也在进行着“想象”。

一个知觉能力强的人,用较少的信息就能得出整体的结论来。而就我个人的理解而言,虽然根据“组合原则”(“相似性”、“形状的连贯性”、“由上而下”),读者在脑海中构成的图景有很大共性——夕阳正向西缓缓地落下,在古老荒凉的栈道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正驮着“我”蹒跚前行。不远处的一棵老树上缠绕着已经干枯的藤蔓,树枝上还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一座小桥下,有几户农家小院散落在潺潺的流水边——但各个读者的侧重的视觉式样或元素却有所不同。

有的读者更关注“夕阳西下”的时间背景,这样就会产生整体呈昏黄色的视觉图像,而黄色“在传统上还被用来表现羞耻和屈辱”。有的读者更侧重前三句中九种不同的深秋时节景物,这有点像电影镜头中“蒙太奇”的手法:一边是枯藤缠绕着凋零了的老树,一边却是潺潺的小桥流水,幽静而安逸的农家。有的读者在其中运用到通感和联觉,由“昏鸦”、“流水”这样的视觉式样联觉出一种寒鸦声声悲鸣、西风潇潇流水潺潺的听觉感受。有的读者则更注重动态的把握,看到“古道”“瘦马”就能产生一匹瘦弱的老马在沉寂荒芜的栈道上蹒跚前行的景象,“这种运动性质就是视觉经验的性质,……事实上,一切视觉现实都是视觉的活动造成的。只有视觉的活动,才能赋予视觉对象以表现性”。

这样,在分析了上述几种不同的从“感觉”到“视知觉”的主要过程后,本文最后还要阐述一下文学艺术的“表现性”问题。

三,表现与象征

阿恩海姆认为“每一件艺术品,都必须表现某种东西”,这种知觉式样使人获得某种“经验”,艺术表现不仅“表现内在的表象和行为”,而且把理性的间接推断排除在外。读者确实可以通过理论学习、查找资料、分析创作背景等各种理性方式分析出所谓《秋思》的“主旨”或“思想感情”。但与此同时,读者(特别是成年人)很容易忽略阅读初始时。从“感觉”到“知觉”的所把握到的“经验”,而这才是阿恩海姆所强调的东西。

《秋思》之“思”从何而来?了解马致远失意的仕途,了解中国文人以悲秋为主题创作的传承关系,了解其中各个“意象”在传统中积淀下来的含义……确实有助于读者从不同角度理解这首小令的“象征”,但纯粹的理性分析并不能展示文学艺术给我们带来的“经验”。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极高声誉,就在于它能够帮助人类去认识外部世界和自身,它在人类的眼睛面前呈现出来的,是它能够理解或相信是真实的东西”。尽管他的这段话主要针对的是视觉艺术,但在文学欣赏中又何尝不可借鉴呢。《秋思》中的“思”,最初就是由读者在脑海中浮现的那些深秋之景直接带来的“经验”——孤身一人在寒冷凄清、四下荒芜的秋季远行,看到几座农家小院的炊烟,就自然会对家的温暖产生了怀念吧。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选人中学语文课本,大家对它已经非常熟悉,而且从各个角度赏析评价它的人也不计其数。但是,也许就是因为太熟悉,人们对它的理解常常陷人一种狭隘的圈子而不能自觉。

从心理学角度讲,虽然在性质上,“感觉”和“知觉”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但事实上。从“感觉”到“知觉”却是一个连贯的无法分割的过程,特别是在进行文学和艺术欣赏时。上文所作之分析,就是从心理学中的“视知觉”角度出发,具体直观地展示了《天净沙·秋思》的“视知觉”过程,揭示“知觉”在艺术欣赏中的重要性,希望能唤起读者或观众欣赏文学和艺术作品时最初始的那份美的体验。可以说,在文学和艺术欣赏中,读者正是通过从“感觉”到“知觉”这一连贯过程,获得了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的艺术经验和美感。

猜你喜欢
小令天净沙秋思
秋思
闲吟小令
天净沙·春
秋思
掉坑
多面人生
WATING FOR THE SUNSET
天净沙·春思
元代散曲中的小令和套数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与白朴《天净沙·秋》的同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