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与旅游开发整合创新研究

2009-09-03 02:54张河清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8期
关键词:旅游产业文化产业

张河清 洪 梅

摘要: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的宝贵财富,它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产业,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产业。历史名城既要弘扬民族文化,又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那就需要找到一个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的现代旅游业。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整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8-0004-02

1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关系

1.1相互依存关系

历史文化名城所具有的浓郁文化氛围、丰富的历史遗址、较高的知名度,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可以利用的资源,我们可以依托其发展相应的产业。如果把名城的历史氛围、文物古迹作为一种资源,那么也存在资源的最优使用问题。名城的资产需要保护和运作,其产业化运作的方法之一就是旅游业。旅游业可以把名城的丰富历史遗迹、文化氛围作为发展旅游业的基础。

1.2相互融合关系

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大量的历史遗存,在历史上,它们往往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文化功能由于历史的延续部分地被传承,溶进现代人们生活的潜意识,表现出强烈的地方文化特征,即在人们的观念、生活习俗、性格、哲学思想、音乐、戏剧审美、文学等方面具有独特性。历史文化名城是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但用什么来诠释历史文化名城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显示它的历史风貌,使全人类都能够从名城中有所启迪?旅游业应该是一种最好的传载方式,因为旅游者通过游览活动,能够体味名城的内在精髓相结合,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

1.3相互促进关系

从国内外旅游需求的变化趋势来看,富于知识性的文化旅游已是一种潮流。旅游者的文化品位越来越高,人们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名城有着特殊的兴趣。历史文化名城之旅,是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活动,事实上也是一种富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名城发展旅游业确实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基础,名城旅游业的产业优势也更加突出。从旅游业的需求和供给的资源基础来看,名城旅游供需结合较好。这是从旅游市场和经济发展中心观来看待名城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此外,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产业,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产业,但这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该文化产业需要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提高全体居民的素质,弘扬民族精神、地域文化特色等。但名城的文化产业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有新的表现形式,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名城既要弘扬民族文化,又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那就需要找到一个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应该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的现代旅游业。因为现代旅游业既要求实现经济上的可持续性,又要满足人们对文化的审美要求和实现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性。

总之,无论从名城或旅游业的内涵、功能和发展内涵等关系上,还是从名城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两个产业之间资源的相互利用等方面来看,旅游业与文化产业都密切相关。关键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业与文化产业怎样更好结合的问题,既发挥名城的社会功能,又要保护名城的珍贵文化遗产,从而实现名城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长沙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及其现状

长沙市是国务院首批颁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古就有“楚汉名城”之称。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绚丽多彩,遗存十分丰富。现已发掘春秋古墓300余座、战国古墓1800余座、汉墓8000余座、保护完好的出土文物2万多件,全市现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6处,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文物举世闻名。旧城区则是长沙主要历史文化遗存所在,城郊还有星罗棋布的历史遗迹和文物景点。长沙人文汇萃,有“潇湘洙泗”之称。屈原、贾谊、杜甫、辛弃疾、朱熹等历史文化名人。近代以来,伟人辈出,长沙成为“弘扬前驱,彪炳后世”的革命圣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黄兴、蔡锷等先驱,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有毛泽东、蔡和森等杰出革命家。田汉、齐白石等名人,在长沙留下许多胜迹。长沙风景秀丽,有“山水名郡”之称。岳麓山巍峨西峙,湘江穿城而过,桔子洲静卧江心,融山、水、洲、城于一体。这些都是我们不断推动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我们应当在城市建设中,注意保护好名城,充分利用和发挥名城优势。

长沙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互作用可以概括为:

第一,名城的文物古迹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依托。长沙及全国许多以文物观光为主的旅游城市,如西安洛阳等,都依赖其特有的文物古迹来发展旅游业。文物古迹、历史氛围等都是名城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如长沙的天心阁、岳麓书院、和毛泽东青少年时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湖南第一师范等。

第二,在用地空间上,既要保证现代化项目的优先发展,又要给文化景点留足地盘。用地方法规固定下来,决不能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侵犯。比如:长沙市确立了“西文东市”的城市格局,在东城区尽可以建高楼大厦,充分体现现代城市的新貌,西城区则以山、水、洲与旧城传统景观为主调,对楼层和建筑风格加以限制,保持宁静古朴的古城风貌,建筑的高低错落,城市的一动一静,构成鲜明对比,历史感与现代感的有机结合,构成了长沙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风貌。

第三,在城市建设发展思路上,既要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国际先进理念,保持与时俱进的活力,又必须注重保护城市独特的地方文化特征。比如:正在建设的长沙湘江风光带是一处现代化的大型游览项目,我们在建设中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使人造景观、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景观浑然一体,以期达到天人合一的高雅境界。在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只把文化的优势当作口头的资本,应该把文化融汇入经济大潮中。应该从战略上加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使之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推动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

一是要将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的地理、文物、典籍、名人、名胜和文化精神、文化传统等各种优势,渗透到农、工、商、运、建、服等各行各业及其产品、服务、经营、管理之中去,以期多角度、多侧面、多形式、多层次展示历史名城的人文精神风貌及文化特色,增加城市文化含量,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形成大经济与大文化互动共生的新的经济增长格局。

二是利用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典籍、文化名人、文化传统和人才优势,开发、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市场,以文生财,以文富民。

三是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发发展独具地方特色的集观赏、认识、教育于一体的新型文化旅游事业。长沙市可根据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把文化旅游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产业。总之,长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要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使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文立市,走向世界,形成有自己鲜明特点的现代化城市。

3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整合创新的目标模式

3.1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整合理念

两个产业的整合不应是浅层次的,而应是深层次的。不仅仅是旅游业利用文化产业作为资源基础,或文化产业利用旅游业获得经济收益而维持自身的发展,用旅游业收入补贴文化事业,这种整合是浅层次的,基本的。由于两个产业的运作机制是不同的,该整合过程中也必然会有一定的矛盾。旅游业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重视市场需求的导向。把握市场需求的潮流,更多地利用文化产业某些外在的、表层上的东西,利用它的表象,如文物古迹、庙宇、民俗表演、节庆日、历史传说等,从而使游客陶冶情操,获得审美体验。旅游业虽也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但表现形式更商业化、娱乐化,它并不要求保持文化的原生态,难免会带来文化展现的肤浅和庸俗,因为娱乐业更强调娱乐性和可享受性,而不是沉重的历史、民族文化反恩。一般游客追求的是感官的享受,适当的思考和启迪。旅游业从内在本质上不可能自觉关心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哦这种情况尤为明显。在一些人追求短期效应的思想下,旅游开发无序,旅游业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破坏文物这种显性行为,更多的是文化内涵表现的粗俗化。而且旅游业自身的发展对当地意识形态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这些方面来看,旅游业与文化产业有着内在的矛盾。而名城的文化产业更重视社会效益,以发扬人文精神为己任。但惟有资金上的支持,才能使其更可持续。总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整合应该是一种深层次的内在融合,这种整合要创新,两者在目标指向、内涵构成、表现形式等深层次方面要相一致。如何使两个产业的浅层次整合,变为真正的深层次整合,这是世界范围内都需要解决的难题。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辨证关系也是普遍存在的。不过名城表现得更为突出而已。

3.2名城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整合的目标模式与内在机制

名城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整合应该是有机的、内在结合的。名城文化产业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两者整合的基础不仅是资源和经济利益,而应有一个共同目标,即名城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理念的弘扬,两者应以发展和振兴文化产业为终极目标。名城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整合的目标模式是用文化产业来规制、引导旅游扑业的发展。也就是说,旅游业是必要的表现形式,文化产业为名城的神韵和内核。同时,应建立旅游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传导机制。也就是如何确保发展旅游业所带来的资金对文化产业、文物保护的投入和回报问题。除新兴建主题公园、民俗文化城、维修文物古迹等旅游景观使名城的文化事业发展和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这种形式之外,如何通过财政渠道来实现对名城文化事业的持续补助机制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因旅游业的发展对名城的财政有一定的贡献。除此之外,还应有更多渠道的资金来时实现对文化事业的补助。

对长沙这一历史文化名城来说,由于旅游业已有一定的规模,但还会引发许多的问题,如:文物与旅游该如何更深层次、进一步整合创新;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业究竟有怎样的发展历程;旅游业该如何避免破坏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文化氛围、淳朴的民风民俗和珍贵的文物古迹;文物古迹又怎样发挥起社会功能,而不是完全地与民众隔绝等问题。

总体来说,名城应该把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看成一个整体。在探讨名城资源最优使用的基础上,旅游业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积极弘扬民族文化,充分发挥旅游业对文化产业的有利作用,重视起社会效益。避免旅游业对文化产业的消极作用。

猜你喜欢
旅游产业文化产业
北京市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对文化产业创新模式的分析:以传媒类文化产业为例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